English Version
武汉大学期刊中心
无数据
高级检索
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信息
联系我们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伦理声明
下载中心
编委风采
最新刊期
1979
年
第
2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素数最小正原根g(p)=0(p
1/4+s
)的一个新证明
方华鹏
1979(2): 1-3.
摘要:<正> 令 p 表示充分大的素数,g(p)为其最小正原根,ω(n)表 n 的互异的素因子的个数。记ω(p-1)=.И.М.Виноградов,华罗庚,P.Erds 依次得到g(p)<2
m
p
1/2
log log p,g(p)<2
m+1
P
1/2
,和 g(p)=O(p
1/2
ilg
17
p).目前,最好的结果属于王元,他的结论是:
53
|
5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618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W
l
L
p
(Φ)空间的迹定理与强非线性变分问题
丁夏畦,罗佩珠,方惠中,顾永根
1979(2): 4-15.
摘要:<正> 我们在[1]中建立了 W
2
Lp(Φ;E
n
+
)的迹定理,但在[1]中是利用调和函数作反嵌入定理的,这个方法不适用于ι为任意的情形。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任意的ι用平均函数作反嵌入定理,其思想来源于[2].然后把它应用于一般区域的、被积函数是指数型增长的多重积分的极小问题。
51
|
37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641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双路引力波弱信号锁定检测系统的研究
张平华,田景发,谭大均,保宗悌,蒋自明,方志豪
1979(2): 16-28.
摘要:本文介绍了常温振子型引力波探测器的接收原理,对其中的电子学放大检测部分——即锁定检测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对实验中的要点进行了讨论。笔者利用研制成的这套系统能够检测出10
-9
伏的微弱信号,表明整个系统运转正常,已符合设计的初步要求.
62
|
4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667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摄象机视频通道输入网络和予放级器件的最佳选择
王延平
1979(2): 29-34.
摘要:一些文献给出了予放级只有噪声电压源时抗噪声电感的计算。本文分析了具有一般情况即噪声电压源和电流源时抗噪声电感的计算,并指出器件的最佳噪声匹配电阻随通道频带的增宽应该愈小。摄象机视频通道予放器的最重要的指标是保证整机的分解力和足够高的信噪比。尤其对低照度和微光电视而言,信噪比的指标更是首先应当考虑的。而由于作为信号源的摄象管是一个有分布电容的电流源,为了保证图象的分解力,视频通道的带宽就需要相当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保证信号源和予放级之间有如一般窄带系统的最佳噪声匹配。另外由于用摄象管作为信号源,其输出电阻近于零,因而不能采用噪声系数的概念而用信噪比的概念来评价电路的噪声性能。为提高电路的信噪比,通常在摄象管和予放级之间加入输入网络,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失配的状态。下面我们按照[3]中的噪声相关概念来设计这一电感及讨论予放第一级器件的最佳噪声选择。
38
|
1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613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丙烯酸氟代烷基酯的合成、聚合及其化学稳定性的研究
董世华,范昌烈,刘振华,汪文学,王洪祚,徐羽梧
1979(2): 35-43.
摘要:在浓硫酸催化下由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与α,α,ω-三氢代全氟烷基醇直接酯化制得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氟代烷基酯;探索了在过氧化苯甲酰或高氯酸硝酰存在下的聚合反应,得到了带羧基和羟基的粘性液体聚合物,可用全氟乙酸铬、氮丙啶及甲苯二异氰酸酯交联得到具有一定强度的弹性体,这类聚合物对强酸性强氧化剂如高氯酸硝酰和双-(N-三硝基乙基)硝氨乙烷等是化学稳定的。
49
|
64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633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肿瘤治疗剂—二芳基硼酸α-氨基酸酐的合成
董世华,张国敏,达世禄,刘家俊,张仕林
1979(2): 44-56.
摘要:<正> 作者曾在第1报中报导了四十个二芳基硼酸α—氨基酸酐化合物及其对肿瘤组织培养(Hela 细胞及 L—16细胞),小自鼠肉瘤—37的药理试验初步结果,其中化合物ⅩⅩⅪⅩⅩⅩⅨ及ⅩⅩⅩⅩ对 Hela 细胞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达95-100%,对人体肝癌细胞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 L-16细胞的抑制率达89.5-94%.且ⅩⅪⅩ对小白鼠肉瘤-
38
|
32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620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环烷酸萃取铕的机理研究
庞伦,席美云,季振平,庞静
1979(2): 57-64.
摘要:本文研究了环烷酸对稀土元素铕的萃取.确定了被萃络合物的组成及其在有机相中的聚合度。环烷酸铕(111)在有机相中的组成为:[EuR
3
·3HR·(1—2)H
2
O]
2
36
|
53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666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早秈杂交水稻及三系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
肖翊华,何芳禄,陈克成,何之常
1979(2): 65-78.
摘要:本文研究了红莲华矮15不育系配制的六个早釉杂交水稻组合及三系的生育期和不同发育时期的某些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六个杂交水稻的生育期为103—121天,宜于双季稻区作早稻栽培。生育期的长短主要足受恢复系(父本)的影响大,在选育新的杂交水稻组合如要求适宜的生育期,则恢复系生育期的选择特别重要。生长和生理特性的研究表明:发育前期根系代谢强盛,表现为伤流强度、α-萘胺氧化值和根部吸收
32
P 的量都要高于其亲本三系。茎杆和剑叶的干物质含量、主茎上部三片叶的叶面积等均表现为超亲。净光合强度和叶片中的含氮量都显示出优势。在不同的生育时期,杂种的呼吸强度略低于亲本三系,乙醇酸氧化酶活性也要低于其亲本三系,这些生理特性可以作为高产的生理指标。文中根据杂交水稻插单苗的秘型进行了分析,提出生育期短的杂交水稻在生产栽培中,每蔸不足插一苗,而是三苗左右,这样可利用杂交水稻分蘖习性强和叶面积指数大的特点,通过群体内部调节,减少高节位的弱小分蘖成穗,以达到提高结实率的目的。
68
|
38
|
16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618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水稻“红莲—华矮
15
”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花粉发育细胞学观察
徐树华
1979(2): 79-85.
摘要:本实验是杂交水稻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应用花粉压片法,主要是石蜡切片法,配合组织化学方法,对水稻红莲一华矮
15
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花粉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1.红莲-华矮
16
不育系花粉败育主要发生于二核花粉期。2.生殖核与营养核相继崩溃、解体,形成只剩下花粉壁的“园败”型花粉。生殖核败育,营养核尚有部分机能或败育较迟,形成含有淀粉粒的“染败”型花粉。少数花粉在二核期以前败育,剩下不规则形状的花粉壁,形成所称的“典败”型花粉。
52
|
56
|
16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614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第一次全国数学物理讨论会在武汉召开
1979(2): 85.
摘要:<正> 在1977年全国科学规划会议期间,由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合肥等离子体研究所、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等单位联合建议,召开全国性的、以数学物理命名的学术讨论会。经过一段时期筹备,第一次全国数学物理讨论会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
60
|
1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612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外沅激素在水稻花药培养中的作用
周嫦,杨弘远
1979(2): 86-95.
摘要:采用 N
6
基本培养基,以 MCPA(2ppm)作为外沅激素,对水稻花药培养中的激素作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在无激素条件下少数花粉可以进行雄核发育,但外沅激素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生长及其以后的分化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根据培养不同时期的花药转移实验,发现外沅激素的作用在去分化培养阶段的全过程中都有所表现。但激素在培养前期的作用侧重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在培养后期则侧重对愈伤组织生长及其以后分化的影响。
62
|
2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670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用于炼油厂罐区自动化中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李平安,张帮华
1979(2): 96-112.
摘要:<正> 随着工业生产自动化和电子技术的飞跃发展,电子计算机不仅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类型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而且逐渐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着重介绍301电子计算机对长岭炼油厂二垅罐区进行自动化管理的软件系统。计算机管理罐区生产,就是根据厂调度的指挥,通过在操作台上按操作命令,计算机进
73
|
17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611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小菜蛾颗粒体病毒的研究——病毒的分离、鉴定和田间试验
刘年翠,梁东瑞,邓绍琼,谭业平,张起麟
1979(2): 113-118.
摘要:<正> 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L.是世界性的蔬菜害虫之一。主要危害甘兰、大白菜、小白菜、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作物达三十九种。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小菜蛾抗药性增强,漫延全国各地,尤以长江流域各省危害最为严重。在武汉自然条件下终年繁殖十三代,世代重叠,连续危害,对蔬菜生产造成相当严重的损失。如武昌洪山公社井岗山大队1976年
32
|
69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616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武汉野生植物和常见栽培植物(续)
孙祥钟,周凌云,王徽勤,李益健,代伦膺
1979(2): 119-141.
摘要:<正> 140.香蒲科 Typhaceae(1)水烛毛蜡烛 Typha angustifolia L.(戴伦膺 T.2459)武汉市郊的湖岔、塘、沟边、渠边等地均有生长,花期6~7月,果期7~8月。水烛的叶子,通常叫“蒲草”,是造纸原料;还可编蒲包、蒲席等,雌花称“蒲绒”,可做填充物;花药称“蒲黄”,供药用,有止血,活血,消肿利尿的功效。
67
|
112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691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加载中...
上一期
下一期
批量引用
0
批量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