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武汉大学期刊中心
无数据
高级检索
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信息
联系我们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伦理声明
下载中心
编委风采
最新刊期
1980
年
第
3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简报
样本变异系数的极限分布及其应用
张尧庭,刘传良
1980(3): 1-8.
摘要:本文讨论了一总体和多总体样本变异系函数的极限分布,并将此结果用于以总体变异系数为指标的因子试验问题,得到了用正交表安排试验时,检验因子水平效应是否相同的统计量以及相应的极限分布。
72
|
92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879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周期应力平面弹性理论中的一点注记
路见可
1980(3): 9-10.
摘要:<正> 我们在[1]中曾经证明:在平面弹性系统中,如果应力已知是周期的(且设有界),则其相应位移必定是准周期的,即每经过一周期,位移要增加一常数;因此并得出周期应力第一基本问题的一般提法。这里我们要指出,其逆也成立,即,我们有:
51
|
22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871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带域调和分析(Ⅰ)
吴学谋
1980(3): 11-29.
摘要:<正> 本工作用转化的观点发展一种关于复数域上的Fourier变换的研究,同时探讨带域解析函数的边界性质和构造性质,引入了一些新的概念,讨论了复概周期函数及有关问题,得到一些新型的直接定理、转化定理、反定理、嵌入定理和延拓定理,包括一些有关作者相应工作的发展与推广:Bohr,Besicovitcch,Jackson,Paley,Wiener,Weyl,等。
41
|
1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888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代德景问题的机械算法
刘初长
1980(3): 30-38.
摘要:<正> 数学定理的证明是人类演绎能力的最集中表现,能否使数学定理证明机械化,是人工智能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六十年代以来,定理的机械证明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2]。由于电子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快,许多需要通过大量计算才能获得结论的问题,就可以利用计算机求出部分结果,猜出部分结论,然后编好程序,让机器进行自动证明。文献[1]就是利用这种方法,得到了关于代德景问题的重要定理,而使三个变量的代德景问题完全解决。但四个变量或更多个变量的代德景问题,还在摸索之中。为了最后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的计算。本文是作者在利用手算和计算机考虑一些特例时,提出的一种机械算法。根据这种方法,利用计算机可以较迅速地获得许多育用的公式。如果不考虑时空的限制,理论上可以得出计算任意多个练条生成的自由分配格所含元素总数的公式。
24
|
7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874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自由分配格的一种矩阵表示及其阶的计算
戴大为
1980(3): 39-50.
摘要:借计算机进行公式推演是定理的自动证明研究中一个有意义的课题。文献[1][2]对此作了一些探讨,并把这种思想用于Dedekind问题的研究,获得了新的结果。本文是这一工作的继续。狭义的Dedekind问题是:n个元素生成的自由分配格D
n
应有多少元素?以D(n)表示D
n
元素的个数。我们知道,在阈逻辑中,D(n)恰是变量数目不超过n的正伪阀门函数的个数[3]。因此,Dedekind问题本身有它的实际意义。虽然Dedekind提出这一问题已有80多年的历史[4],但至今仍未求得计算D(n)的公式。本文给出了计算D(n)的一种算法。广义的Dedekind问题是,求r个链条生成的自由分配格的元素的个数[l
1
,l
2
,…,l
r
].文献[2]解决了三个链条的情形,得到了计算[l,m,n]的公式为: [l,m,n]=(l+m+n+2)!! l!! m!! n!!/(1+m+1)!!(m+n+1)!!(n+l+1)!!式中l!!=l!(l-1)!…3!2!1!,0!!=1.本文对广义的Dedekind问题的一些特例提供了一种算法。
28
|
1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883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激光照射下钢板表面温度场的计算
梁家宝
1980(3): 51-53.
摘要:<正> 一问题的提出这个工作是为某工程技术部门研究激光船体除锈问题所作的理论分析与计算。这个工作不仅为激光船体除锈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其他激光表面处理新技术,例如激光金属热处理和激光半导体表面掺杂等问题提供了一般方法。要掌握激光船体除锈新技术的特点,理论上必须弄清楚激光照射下钢板表面层的温度场,即在钢板表面层内求解方程
33
|
6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873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场效应管噪声特性的研究
方志豪
1980(3): 54-66.
摘要:本文介绍结型场效应管的噪声源及其表示方法,利用y导纳参数模型得出共源、共栅及共漏场效应管低、中、高频段噪声特性的实用计算公式,并对三种配置场效应管的噪声特性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低噪设计的一些原则。
28
|
139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882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低纬度哨声接收装置
保宗悌,陈松柏,王挺柱
1980(3): 67-75.
摘要:为了克服低纬度哨声观测的困难和研究低纬度哨声与纬度的关系,接收装置采用大面积屏蔽环形天线,无输入变压器的低噪声前置放大器和有源高、低通滤波器。本文对这三部分的原理作了简要的讨论。
35
|
26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892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SYV型同轴电缆的多路电视传输
保宗悌,王挺柱
1980(3): 76-85.
摘要:本文首先对SYV—78—5—1型同轴电缆的特性,在理论上进行分析,着重研究它的振幅和相位的频率响应,并用实验加以验证。同时研究它对不同频率的屏蔽特性。其次,对已试验成功的两路电视传输系统的电路设计作了扼要的阐述。
101
|
4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884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柠檬酸/酒石酸-锡酸盐电镀低锡青铜
黄清安,左正忠,陈永言,宋毓秀,邹云珍,陈环钗
1980(3): 86-92.
摘要:<正> 曾有从酸性镀槽和碱性镀槽无氰电镀低锡青铜的报导[1][2][3],而柠檬酸/锡酸盐镀低锡青铜的报导较少。1975年R·K Dube等人报导了在含有柠檬酸盐或酒石酸盐的镀槽中获得粉末状的沉积物的可能性[4]。同年国内也报导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5]。但是,还存在着电流密度低,阳极容易钝化,镀液稳定性较差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柠檬酸/锡酸盐体系中加入辅助络合剂酒石酸和光亮剂甘油,从而找到了一种较好的"柠檬酸/酒石酸—锡酸盐电镀低锡青铜"的新体系。镀液稳定,成分简单,配制方便。阴极电流密度较高(搅拌时D
K
=0.75~3.0A/dm
2
),阳极能正常溶解。阴极电流效率接近100%。当温度在25~45℃之间、pH值在8.5~10.5之间变化时都可获得含锡量大于8%的铜锡合金镀层。钢铁零件可
62
|
106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886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粳稻杂交后代生育期遗传的研究
汪向明,宋运淳,舒理慧
1980(3): 93-107.
摘要:本文总结了粳稻品种间(包括晚稻×早稻、晚稻×中稻、晚稻×晚稻)杂交后代F
1
-F
4
的生育期研究。以单株从播种到抽穗的生育日数为指标,F
1
的基本趋势是早熟对晚熟具有优势,在17个组合中有11个比早亲早或与早亲相同,5个属于中间类型或偏早偏晚,1个与晚亲相同。 F
2
各个组合的抽穗期都表现连续变异,出现从早亲到晚亲以及各种中间类型的抽穗期。 F
2
分离幅度大小与两亲生育期差异成正相关,个别组合在F
2
中出现比两亲更早的植株。 F
3
各株系平均生育日数与上一代单株的抽穗期呈现十分显著的回归关系,但F
2
是中间型的则F
3
分离幅度大。 F
4
各株系生育期遗传趋势与F
3
相似,近半数已趋稳定。本项研究对于粳稻杂交育种以及数量性状遗传研究有一定意义。
45
|
12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877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芽孢杆菌的异源转化
范秀容,林清华,付晓琴,郑从义,连业光
1980(3): 108-114.
摘要:<正> 遗传转化是一种比较能定向地培育优良菌种的方法,近年来国内已开始利喟这一方法进行育种(1),但由于在大量的菌株中只有个别菌株能作为受体(2),为了克服受体的此种局限性,节省工作量,当要求选育的菌种在种内尚未建立受体菌时,就需要利用已经建立的转化受体,进行异源转化;同时,在目前有些实验室条件较差以及用以证明转化体的DNA酶和RNA酶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转化实验所检出的转化体如何得到进一步证明,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苏云金芽孢杆菌是国内生产较多和应用较广的杀虫剂,而此菌的遗传转化国内外均未见有报导。基于以上三个原因,本实验选用了苏云金杆菌与枯草杆菌168受体菌进行了异源转化,并试用血清学凝集反应对转化体进行鉴定。
46
|
3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890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热裂解法合成二氟[2.2]对环番
陶文田,黄筱玲,旷富贵,李早英,曲凡歧
1980(3): 129-130.
摘要:<正> [2.2]对环番([2.2]paracyclophane)*及其衍生物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和化学物理性能,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都受到极大的重视[1][2]。据报导[3],二氟[2.2]对环番在减压下裂解生成的聚合物薄膜作为高能氧化剂的包复层,是同类化合物中性能较好的一种。关于二氟[2.2]对环番的合成方法,未见文献报导。我们采用铂催化2—氟代对二甲苯热裂解法合成二氟[2.2]对环番,产率15%。其反应式如下:
61
|
2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881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综合述评
脱氧核糖核酸序列分析的研究概况
王鄂生
1980(3): 115-128.
摘要:<正> 前言多年来的研究证明:核酸(特别是脱氧核糖核酸DNA)是遗传信息的贮存者相传递者,遗传信息是以密码方式编码在核苷酸的顺序上。因而现今人们把基因看成是一个特定的DNA片段,而且把认识遗传信息怎样贮藏在DNA分子上、怎样传递、又怎样调节控制等问题作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目标,从而指导肿瘤的防治,遗传缺陷病的矫正,DNA重组(真核、原核)创造新生物型类等。而揭示上述规律,无疑必须了解基因的结构,因此研究DNA片段的序列亦即DNA的一级结构具有理论的和实践的意义。
36
|
4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876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加载中...
上一期
下一期
批量引用
0
批量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