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武汉大学期刊中心
无数据
高级检索
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信息
联系我们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伦理声明
下载中心
编委风采
最新刊期
1981
年
第
3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 简报
另一种主元消去法
谭领
1981(3): 1-5.
摘要:我们提出一种主元消去法,其主元大于或等于通常主元消去法的主元,变换阵元素的模不超过1,是文献[5]中提出的一种斜映射方法。
38
|
3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044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大型结构频率方程的分块直接解法
叶碧泉
1981(3): 6-13.
摘要:本文根据结构频率方程简化的思想,将一个高阶广义特征值问题的求解,用逐步分块法(分块数由计算机内存容量大小决定)化成若干个较低阶的广义特征值问题进行计算。分块过程统一、简单,可望解决求解大型高阶广义特征值问题时,内存容量足以及计算时间过长的矛盾。
42
|
1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041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Laplace-Stieltjes变换所定义的函数在收敛半平面内的增长性
李至琳
1981(3): 15-28.
摘要:<正> Mandelbrojt S.[3],Blambert M.[2]和余家荣[6]等人研究过Dirichlet级数所确定整函数的Ritt级和型与级数系数之间的关系。余家荣[8]定义Dirichlet级数所确定函数在收敛半平面内的级和准确级,导出了Dirichlet级数的增长性与其系数之间的一些关系,这些结果包含并推广了Valiron G.[4]关于Taylor级数的结果。余家荣[7]在研究Laplace-Stieltjes变换所定义的整函数的Borel线时,引进了Laplace-Stieltjes变换所定义的整函数之"最大模"与"最大项"的定义,导出了它们的关系式,从而对Laplace-Stieltjes变换所定义的整函数建立了Liouville型的定理。本文按照文献[7],将Dirichlet级数在收敛半平面内的增长性的主要结果[8],相应地转移到Laplace-Stieltjes变换所定义的函数上。考虑Laplace-Stieltjes变换所定义的函数
44
|
13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050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整数环上二维线性群的一些性质
赖家镛
1981(3): 29-38.
摘要:<正> R为整数环,R上所有2级可逆矩阵组成一个群,称为整数环上的二维线性群,记之为GL
2
(R),显然其中每个矩阵的行列式为1或-1。华罗庚教授和I.Reiner[2]已经解决了GL
n
(R)(n为任意的自然数)的换位子群和自同构的问题。本文侧重讨论GL
2
(R)的一些性质,并除了讨论GL
2
(R)的一些子群的性质之外,主要的找到了GL
2
(R)的一类极大子群,进而得到Frattini子群,并证明了GL
2
(R)不是可解群。本节讨论GL
2
(R)的生成元素以及一切形如(??,λ、μεR,所生成的群,称该群为特殊二维线性群,记之为SL
2
(R)。首先证明下面的
40
|
2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062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GPC联用粘度计——Ⅰ、实验装置
程叔耀,田炳寿,付功成,韩可敏
1981(3): 39-44.
摘要:<正> 一、引言 GPC直接联用粘度计,对于扩大GPC的应用范围(如对高聚物支化的研究等)以及更加方便于对GPC柱组进行标定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用途。但是,由于GPC流出的各个级份的浓度较小,而且相邻级份之间的浓度差别亦不会很大,所以,如欲精确地测定各个级份的特性粘度,则对于各个级份在毛细管粘度计中流出时间的测量精确度以及温度的控制要求很高,实验技术上有较大的困难。因此,从64年Moore提出了GPC以来,在大量的GPC文献中,这方面的报导[1-7]并不很多;在国内尚未见到类似的报导。本文利用在GPC仪器的虹吸管下面直接联用毛细管粘度计,在恒温下,装在毛细管粘度计上的二个光敏管,当溶液流经时所给出的讯号,传给石英振荡毫秒计时器,自动记录每一虹吸级份在粘度计中的流出时间,达到了能够满足测量要求的精确度。
30
|
35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047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渗透压一点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
张俐娜,周光应,田黎
1981(3): 45-54.
摘要:用动态渗透压法和粘度法得到聚[4-(4′-八甲基四硅氧基)二苯醚]和聚氯乙烯各分级试样的第二维利系数A
2
、数均分子量
n
、特性粘数[η]及斜率常数β.结果表明,在四氢呋喃中25℃时,聚[4-(4′-八甲基四硅氧基)二苯醚]和聚氯乙烯的A
2
~
n
关系式及A
2
n
/[η]平均值分别为:A
2
=2.8×10
-2
n
-0.27
;1.2及A
2
:8.8×10
-2
n
-0.38
;1.1. 基于Yamakawa和Gundiah的工作,由我们的渗透压实验数据提出经验式: A
2
M
n
/[η]=β/0.1157,它可用于近似计算A
2
,并且由此得到一点法计算数均分子量的经验方程: M
m
=RT/(π/c)(1+4.32c·β·[η])
2
这里c—浓度,π—渗透压,R—气体常数,T—绝对温度。用实验和文献数据按一点法与常规法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
29
|
156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048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碘量法测定铜时配位体缓冲溶液的应用
王志铿,赵藻藩
1981(3): 55-60.
摘要:<正> 配位体缓冲溶液是Tanaka[1]提出的一种络合缓冲体系。目前,它在光度分析中应用较多。我们曾研究了有关配位体缓冲溶液的理论[2]和在酸碱滴定中的应用[3]。本文报告碘量法测定铜时配位体缓冲溶液的应用。采用通常的碘量法(NH
4
HF
2
法)测定铜时,一般需加NH
4
HF
2
掩蔽Fe
3+
,这将带来两个缺点:1,NH
4
HF
2
对玻璃的腐蚀和对环境的污染;2,试样中碱土金属离子的含量较高时,由于所产生的氟化物沉淀对铜的吸附作用,致使测定结果偏低。对此,文献[4]曾提出用1:1的Z
n
2+
-EDTA作为配位体缓冲溶液代替NH
4
HF
2
掩蔽Fe
3+
。我们在此项工作的基础上作了较深入的研究。由配位体缓冲溶液理论可知,较理想的情况是:K
FeY
》K
MY
》K
CuY
。我们试验表明,虽然K
ZnY
(10
16·5
<K
CuY
(10
18·
),但仔细考察一下,便会发现只要在Zn
2+
-Z
n
Y中保持适当大比例的游离Z
n
2+
量,就有可能较完全的掩蔽Fe
3+
,而不致影响
24
|
10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046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两种昆虫病毒的分离
1981(3): 60.
摘要:<正>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的重要害虫。我们从自然慛病死虫中分离获得一种GV。电镜下其形态略呈椭园形,大小为200-300×350-500nm,粒子短杆状,大小为55-100×300-360nm。用此病毒感染C.medinalis,1—2龄幼虫死亡率仅达20—40%;但在GV中加另一种NPV混合感染可达80—85%。经超簿切片发现两种病毒同时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分离获得。另外,1980年与林科院热林所协怍从铁刀木粉蝶(Catopsilia pomona)的自然罹病虫体中分离一种非封闭型细小病毒(Parvovirus)。病毒无囊膜,粒子呈球形,直径21—23nm,为20面体。这种病毒在室内外对C.pomona幼虫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五天内死亡达84—
32
|
4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060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分光光度研究稀土-偶氮氯膦Ⅲ-溴化十六烷基兰甲胺三元络合物
罗庆尧,史广昭,曾云鹗
1981(3): 61-67.
摘要:<正> 偶氮膦Ⅲ在pH1-2的酸性介质中与稀土元素形成兰绿色的络合物,广泛地应用于铸铁、低合金钢中稀土总量的光度测评[1-4]。但是,一些重金属如铬、镍、铜、钻、锰、钨等的干扰仍较严重,当用于复杂试样中稀土测定时,仍需采取分离步骤。我们在探讨稀土、偶氮氯膦Ⅲ与各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反应行为的基础上,研究了稀土—偶氮氯膦Ⅲ—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三络合物体系,反应适宜酸度是1.5~2.0N HCl,络合物最大吸收在721~723nm。显色反应体系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可不经分离直接光度测定合金钢中微最稀土元素总量。
58
|
19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059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大功率碱性MnO
2
-Zn二次电池研究(Ⅳ)——MnO
2
电极结构的影响
白力军,李国栋,查全性,廖丹雄
1981(3): 68-76.
摘要:<正> 一前言 1965年A·Kozawa和J.F.Yeager首先提出,在碱性溶液巾MnO
2
电极的阴极还原分两步进行[1],随后大量实验工作更深刻揭示了其反应机理。A.Kozawa在[2]中详细综述了影响两步反应的各种因素,指出第一步为均相反应,第二步为非均相反应,并涉及到可溶性反应粒子。 1975年P.Ruetsohi联合使用电位扫描与光学显微镜方法,观测了MnO
2
在碱性、中巾性、酸性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3],指出在碱性溶液中可溶性反应粒子起着重要作用,并拍摄了反应粒子溶解前后的照片,进一步证实了下列反应机理:
51
|
27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042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氢在金属中的扩散——(Ⅱ)常温下测定钢铁中氢扩散系数的研究
顾弘,周仲柏,陶映初,姚录安
1981(3): 77-90.
摘要:<正> 一前言自从M.A.Devanathan和Z.Stachrski 1962年提出应甩电化学方法研究氢在钯中的吸收和扩散[1]以来,由于这种方法具有简便、灵敏等特点,很快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并广泛地用来研究在不同条件下、氢在不同材料中的吸收和扩散行为。鉴于钢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许多与氢有关的问题(例如氢脆等),故试验工作主要集中在钢铁材料上进行。但从很多作者发表的氢扩散系数来看,即使应用纯铁作试样,数据分散性仍然很大[2],有的甚至达到几个数量级之差[3]。对这问题曾有不少学者在各自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加以讨论,以求得相应的解释[3-12]。但还未见到这方面工作的系统报导。常温下应用电化学方法测定钢铁中氢扩散系数时数据分散性大,表明在测试过程及数据
45
|
339
|
1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052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生物遗传基本规律的数学表达初探
吴国凯,彭明
1981(3): 91-110.
摘要:本文给出一个数学表达F=K×G
i
×g
i
*
,Gi∈♀(♂)、g
i
∈♂(♀) (F为子代合子基因型展示阵,K为与G
i
×g
i
*
同阶的系数方阵,G
i
和g
i
为配子基因型向量列阵,g
i
*
为g
i
的转置矩阵,"×"表矩阵相乘。)统一描述遗传学的三条基本规律——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连锁互换规律。
46
|
2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056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应用同工酶分析技术对小麦提型和斯型不育系的初步研究
*
徐乃瑜,王许莲
1981(3): 111-118.
摘要:三氯氢硅或烷基二氯硅烷在氯铂酸催化下与m-或p-卤代烯丙苯加成,得到十一种新型γ-卤苯基丙基三氯硅烷和γ-卤苯基丙基烷基二氯硅烷。产率一般为60~70%,个别达到80%。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氢硅化反应的定位规则表明它们具有预期的结构。这些单体与正硅酸乙酯共水解和聚合,得到十种新型的含有γ-卤苯基的共聚物。
32
|
1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051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49号光学玻璃防雾剂鉴定会在汉召开
1981(3): 117.
摘要:<正> 我校高分子教研室研制的49号光学玻璃防雾剂,解决了水晶棺光性膜的保护问题,为毛主席纪念堂工程作出了贡献。同时,在多种光学仪器和光学另件冷加工中也得到广泛应用。经湖北省科委受国家科委委托,最近在武昌主持召开了这项科研成果的技术鉴定会。专家们经过反复讨论和认真审查技术资料,认为该研究首次开发了有机硅化合物在光学玻璃防雾领域的应用,其综合性能优于国内外现有的玻璃防雾剂,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这种防雾剂的成膜工艺简单,生产工艺合理,具有材料易得、应用广泛、使
30
|
2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058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尼罗罗非鱼Tialpia nilotica卵巢中类脂滴液晶态的电镜观察
孙建民
1981(3): 119-124.
摘要:<正> 动物卵巢成熟期间和早期胚胎细胞中出现大量的类脂滴,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兴趣。很多实验都发现卵巢中的类脂滴与产生类固醇激素密切相关。近几年来,L·Bjessing(1967)对猪[1],Motta pietro(1971)对豚鼠[2],P·Lafbargne(1972)对大白鼠[3]等动物的卵巢中出现的类脂滴进行了研究。A·P·Mahowald(1979)在果蝇的卵母细胞[4],B·W·Mayer(1978)在鸡胚血管区[5]也观察到大量的类脂滴。了解这些类脂滴的结构和理化特性,对于认识这些类脂滴的生理功能无疑是极有裨益的。 1978年以来,已观察到鸡卵巢、鸡胚、鱼胚[6][7][8]中都有大量的类脂滴。它们在生物体内在一定的条件下以液晶态形式存在。在正交偏光显微镜下,有明显的双折射,呈现为一个具有十字交叉暗带的明亮小球(马尔它十字)。也用偏光显微镜对它的热效应、流动双折射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测量了相变点,同时用组织化学、薄层层析分析了它的成份。自从电子显微镜用于研究液晶结构以来,人们又结合X—光衍射,对以前难于确定的一
50
|
26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054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用衍射仪测定镀层织构的简易方法
魏铭鉴,孟锡明
1981(3): 125-127.
摘要:<正> 用X射线测定织构,通常有照相法和衍射仪法两种方法。这些方法用极图或反极图来表示测量结果,工作量都比较大。我们介绍一种只用一般衍射仪测得的数据,就能方便的计算出丝轴型织构择优程度的方法,其基本原理如下: 在衍射仪中,记数器是在赤道面上扫测的。对无择优取向的粉末试样,所测得的相对强度,就是德拜相上各谱线的相对强度。当样品有择优取向时,衍射光沿德拜环向一定的区域集中,从而实测的强度和德拜相上的强度不同。衍射仪只能记录和样品表面平行的衍射面上的反射。而电镀层的织构,通常是只有一个晶面和镀面平行,这个面叫择优面。择优面处于和洋品表面平行的几率较其它方位为大,因此它的实测强度就较德拜相上的相对强度为高。其它晶面因集中在其它方向上,其实测强度都将减弱,减弱的程度和样品的择优程度有关故可利用上述特点来确定择优程度。
33
|
32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037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微弱吸收的激光热透镜量热测定
盛蓉生,邓延倬,陈观铨
1981(3): 128.
摘要:<正> 前曾报导[1],用紫外记录示波器测量热透镜信号的方法,研究了激光热透镜效应的基本物理特性,并使用1.2 mW He—Ne激光,在5mc样品池中测得PAN—Co(111)氯仿溶液的Co浓度下限为12ppb。本实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测量装置,用稳频切光器调制通过样品池后的光束,由置于远场光斑中心的光敏二极管探测器转换成咏冲光电流。将此光电流信号和来自切光器的参考信号输入锁定放大器,用测量微弱信号变化的方法,测量加入样品后稳态光电流信号相对于空白时光电流信号(I’
o
)的微小变化(△I)。用双笔X—Y函数记录仪同时记录△I和参考光束功率P
1
。结果在He—Ne激光功率为4mW和1.2mW时,测得氯仿中PAN—Co(111)
62
|
37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040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研究简报
七科、二十三种鱼的染色体组型研究初报
1981(3): 14.
摘要:<正> 我们采用的鱼的肾组织PHA法培养和血培养、空气干燥法制片,对湖北地区部分常见鱼类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实验鱼的分类承国家水产总局长江水产研究所田见龙同志协助鉴定。现将巳研究的七科、二十三种鱼的染色体二倍数及染色形态特征表列简报如下。其中除有"*"的六种鱼外,其余十七种国内外均尚未见报导。
27
|
20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038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加载中...
上一期
下一期
批量引用
0
批量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