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信息
联系我们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伦理声明
下载中心
编委风采
最新刊期
1985
年
第
卷
1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学术活动
全国第六次核物理会议综述
刘燕平
1985(1): 62-64.
摘要:<正> 中国核物理学会委托武汉大学筹备,于1984年11月10日至16日在武汉大学召开了第六次核物理会议。全国一百二十个单位的三百多名代表其中包括核物理学界的著名科学家赵忠尧、何泽慧、杨澄中、胡济民、朱洪元等出席了会议。加拿大多仑多大学王肖明教授和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彭仁杰博士也应邀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会上交流了核物理学研究成果论文三百多篇,并已汇集编成《第六次全国核物理会议文集》。内容分为低能核物理,中高能核物理、少体及核力,实验核物理,实验技术与方法,核物理应用等五大部分。其中低能核物理部分包括核结构、核反应、裂变物理、核衰变和重离子物理等五个专题。下面就这些论文略加综述。
50
|
46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71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研究简报
武昌快速地磁脉动记录的一个现象
王燊,吴大传,陈松柏,王洲
1985(1): 127-128.
摘要:<正> 用一台单分量磁通门式磁力计,从1982年至今在武汉大学校区和中南民族学院区内,对H分量(南北方向)所作的观测记录表明,在东经120°,时间0500,1645和2330前后,屡屡有曲线形状非常相似的变化: (一) 未用滤波器时,在0500和1645前后曲线常有向H增大方向上的移动;在2330前后,情况恰恰相反,如图1。
85
|
3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37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新书简介
《综合有机金属化学》简介
王玉璇,莫元烈,罗桂霞
1985(1): 132.
摘要:<正> 《Comprehensive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The Synthesis,Reactions andStructures of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这套多卷集的工具书是由从事有机金属化学方面的广泛研究而获得1973年诺贝尔化学奖金的杰弗里·威尔金森(Geoffrey Wilkinson)主编,世界上101位有机金属化学方面的专家撰稿。1982年由培尔加蒙(Pergamon)出版社出版。全书9卷60章共9,460页,收录了1980(少量1981)年前的资料,并包含有4万篇参考文献。有关有机金属化合物方面的书籍世界各国出版了不少,如著名的《盖墨林(Gmelin)无
83
|
9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43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一类半鞅随机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
胡则成
1985(1): 11-18.
摘要:本文讨论随机微分方程的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Mt为(Ω,F,P,Ft)上连续局部平方可积鞅。f(t,x),g(t,x)定义在R+×C
1
上。在f(t,x),g(t,x)满足所谓"广义Lipschitz条件"下,本文得到了两个基本定理。这两个定理,推广了[1]和[2]的相应结果。
58
|
43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46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Fuchs常微分方程的渐近解
罗华珪
1985(1): 19-27.
摘要:本文将线性常微分方程的Fuchs理论推广到方程的渐近解中。在复数域内证明了这种渐近解的存在与唯一性;在实数域内,对CS°函数类也证得了渐近解的存在与唯一性。
80
|
3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45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关于因子系的一个定理的证明
郭锂
1985(1): 28-32.
摘要:本文给出有限维中心单代数理论中关于Brauer因子系和Noether因子系的关系的一个基本定理的初等构造性证明,并由此证明得到了原定理的改进形式。
55
|
3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40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一个计算固体总能的程序包—TEBPKG
邹宪武,金准智
1985(1): 33-40.
摘要:以Gauss轨道线性组合法计算固体电子能带的程序包BNDPKC为基础,建立了一个计算固体总能的程序包-TEBPKG.它是用FORTRANⅣ语言编写的应用软件,在用夏复迭代法求得单电子方程的自洽解的基础上计算电荷密度,Coulomb势、交换相关函数等的Fourier分量,最后计算出固体的总能。由于TEBPKG包括了BNDPKG的全部功能,在计算固体总能的同时,也完成了固体能带结构的计算。作为检验,对锂进行计算,其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很好。用这个程序包进行计算,首次得到了描述金属当晶格参数不断增大,以致各原子趋于自由的全过程的总能曲线,首次定量地描述了锂晶体在上述过程中发生的铁磁-顺磁和金属-绝缘体的转变.
76
|
3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44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振子激励导电圆锥辐射场
鲁述
1985(1): 41-44.
摘要:本文用并矢格临函数法计算导电园锥上振子天线的辐射场,得到了级数解。和利用二重性原理所得的结果一致。
60
|
25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39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等离子鞘套中的电波传播
冯德光,焦淑卿
1985(1): 45-54.
摘要:本文评论了某些与等离子鞘套中的电波传播有关的理论,其中包括电波在无限厚的指数层、双指数层以及平面分层的复杂形状的鞘套中的传播,并着重讨论鞘套的反射系数。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还讨论了如何把已知的鞘套拟合成理论模型的问题,并算出了与再入飞行器的高度相应的鞘套的反射系数。
58
|
126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41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计算机模仿人的视觉瞬视特性对多阶统计特性相同的纹理进行分类
廖孟扬
1985(1): 55-61.
摘要:根据研究视觉特性的最新理论,人的视觉瞬视系统中信息处理的过程可用一系列具有一定带宽的空间频率滤波器和取向模板摸拟。本文企图用计算机模仿人的视觉瞬视特性。各种空间频率滤波器采用高斯锥运算。挑选具有不同取向的几个特征提取算符作为模板。用计算机合成的几种多阶统计特性相同的纹理对子按Fisher线性判决进行了试验,在匹配较好的情况下,分类准确度均在93%以上。
89
|
3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42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毛细管型电化学氧传感器的响应时间
陆君涛,严河清,王鄂凤
1985(1): 65-70.
摘要:本文对毛细管型电化学氧传感器响应时间的影响因素作了讨论。在通常情况下须考虑两个暂态过程,即空气电极双层电容的充放电及气室内氧浓度的调整过程。前者决定于双层电容和回路电阻;后者决定于气室体积和电极反应速度常数。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提出了缩短响应时间的原则。
58
|
60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40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有机钼、钨化合物的研究Ⅱ.Fischer型钼、钨卡宾络合物对炔烃的催化聚合作用
刘德海,叶大铿,周文圣,刘道玉
1985(1): 71-76.
摘要:本文研究了钨卡宾络合物组成的催化体系对炔烃的催化聚合作用。结果表明,这些络合物和催化体系都对单取代乙炔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金属Fischer型卡宾络合物中,取代基R对其聚合催化活性的顺序是此外,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对苯乙炔的催化聚合作用。
70
|
46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41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水合溴氢氧化镧及其结构分析
孙聚堂,何喜庆,蒋昌武,杜秀珍,钟兴厚
1985(1): 77-84.
摘要:本文提出了La(OH)
2
Br·1.5H
2
O和La(OH)
2
Br·H
2
O以及La(OH)
2
Br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用热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和粉末X射线衍射法进行了结构分析。测定了比重。确定了晶体结构,并进行了指标化。
60
|
4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37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一种高灵敏度测定微量钴的分光光度法——用四(4-三甲铵苯基)卟啉为显色剂
谢能詠,潘祖亭,徐勉懿,茹赤峰
1985(1): 85-89.
摘要:<正> 微量钴的测定,近年来多用偶氮类显色剂光度法。S.Shibata[1]和王金甫[2]报导用3,5-二溴-PADAT测定钴,灵敏乏度较高,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42×10
5
和1.16×10
5
。童沈阳等[3]研究了T(3-MPy)P与钴的显色反应,ε为1.13×10
5
、与此同时,我们采用α、β、γ、δ-四(4-三甲铵苯基)卟啉(简称TAPP)光度法测定钴,较系统地研宄了TAPP与钴(Ⅱ)的显色反应条件、络合物组成及其共存离子的影响等。特别是实验中还发现在乙二胺介质中显色后测定,灵敏度显著提高,摩尔吸光系数ε为2.78×10
5
,是已知光度法中测定钴灵敏度最高的一种方法。钴(Ⅱ)在0.—6.0微克/25毫升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应用本法于茶叶、某些药物等试样中微量钴的测定,所得结果及回收试验较为满意。
64
|
48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44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肽的柱上合成法研究亮氨酸脑啡肽和抗毒素Antamanide类似物线型10肽的合成
卓仁禧,陈衢生,李宗曲
1985(1): 90-96.
摘要:本文报导一个改进的柱上肽合成法。以对氯甲基苯丙基三氯硅烷处理过的无机高分子材料多孔硅球作载体,通过苄酯键将第一个保护氨基酸接到载体上。然后将载体装入一套简易的柱上肽合成装置的合成柱中,用简化的肽合成程序,每连接一个氨基酸,只需8次单元操作,在柱上合成了亮氨酸脑啡肽H·Tyr·Gly·Gly·Phe·Leu·OH和抗毒素Antamanide类似物的线型10肽H·Pro·Pro·Phe·Phe·Leu·Pro,Pro·Phe·Phe·Leu·OH。肽键形成反应采用对称酸酊法。合成的肽用4N HBr/AcOH溶液直接在柱上从载体解脱下来。
61
|
4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38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陕西省眼子菜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及生境特点
郭友好,孙祥钟,王徽勤
1985(1): 97-104.
摘要:眼子菜属植物在陕西省的具体分布受综合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主要集中于陕南汉中盆地、关中渭河流域及陕北长城一线的风沙草滩区,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规律,并显示出与不同化学性质水休在陕西境内地域性配置的密切相关性。水体的类型及静流状态、水深、水平面的波动幅度、水底基质及水的化学性质,均为生境的重要组成因子,不同程度地直接响影到该属许多种类的分布。能够在上述因子变化较大的环境中生存并建立起自身群落的种、多具有以种种有效方式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其它一些种类则表现出对生境的特定选择。
91
|
86
|
1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39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60)
C
o-γ射线辐照对早稻广陆矮四号M
1
代幼苗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植株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何之常,邓炜,皮勇建
1985(1): 105-110.
摘要:以早稻广陆矮(Oryza sativa L.)四号为材料,分析了水稻干种子在0、20、40、60KR(千伦)
60
Co-γ射线的辐照下,幼苗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并观察其在盆栽条件下的生物学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加大,酯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谱条带数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其生物学性状亦有着相应的表现。生育期随剂量增高而推迟;株高、实粒数、千粒重及每株平均产量均与辐照剂量成负相关,空壳率则正好相反。通过同工酶的变化与外部性状表现关系的分析,可能对加强辐射育种选择的预见性有所帮助。
65
|
40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36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小鼠乳腺癌MA782/5S—8102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特征
王桂英,胡解郁,黄佩霞,颜毓娟,王经建
1985(1): 111-118.
摘要:MA782/5S—8102细胞系是从小鼠乳腺癌实体型瘤株MA782/5S细胞,通过单层静止培养建立的,至今已体外培养三年余。培养液为含20%小牛血清的RPMI—1640,补加0.23单位/毫升的胰岛素和常规用量的青、链霉素。细胞形态以类梭形和多角上皮为主,少数为圆形或椭圆形,巨形细胞也常见。多数细胞为单核,少数有2—3核,个别巨细胞可多至10余个核。每毫升接种3×10
4
个细胞,培养五天可增长31.77倍。分裂指数可达60.5‰,染色体的主流范围为85—95,第一主流数为89。具多种标记染色体。细胞在浓度为50微克/毫升的刀豆球蛋白A的作用下,产生明显的凝集反应。细胞致癌率高。所有这些数据表明:MA782/5S—8102细胞系明显地保留恶性细胞的特征。
78
|
64
|
6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42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HLA与恶性淋巴瘤疾病相关的研究
郑从义,徐星培,汪超英,李全会
1985(1): 119-123.
摘要:本文报告了50例恶性淋巴瘤病人他HLA相关性研究的结果,有几个特点;①HLA—A和HLA—C位点(Locus)的抗原频率在对照组和疾病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②HLA-—B位点上大多数抗原频率在疾病组和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疾病组的HLA—Bw16和B40的抗原频率比对照组相应地高220%和138%,前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它们的相对危险率分别为2.5694和1.6620。此结果尚末见报导,这可能是东方人特有的和恶性淋巴瘤相关的HLA抗原。
101
|
36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39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批量引用
0
批量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