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武汉大学期刊中心
无数据
高级检索
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信息
联系我们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伦理声明
下载中心
编委风采
最新刊期
1986
年
第
4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武汉大学学人谱
含Hilbert核非正则型的奇异积分方程
林玉波
1986(4): 1-7.
摘要:本文继续[1]§3的讨论,把[1]和[2]中的方法结合起来,解决了条件(3)满足时含Hilbert核奇异积分方程(1)的求解问题,得出了(1)的解及其可解条件的积分表达式。
60
|
13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81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非线性变分问题Galerkin解的收敛性
雷晋干,曾钟钢
1986(4): 8-16.
摘要:本文旨在以泛函分析为工具,讨论Hilbert空间中非线性变分边值问题a(u,v)=b(u,v)的Galerkin解的收敛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非线性边值问题以及更一般形式的问题的Galerkin解的收敛性。
68
|
8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403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随机积分算子的谱论
黄志远,廖玉麟
1986(4): 17-24.
摘要:在平方可积鞅构成的Hilbert空间
2
中,我们构造了可料σ-代数上的一个谱测度Π,证明了对每一可料过程X,随机积分算子Ⅰ
X
可定义为X关于谱测度Π的谱积分,因而它是在
2
中稠密定义的闭自共轭算子。
37
|
3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88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有限生成模唯一性定理的新证明
靳平
1986(4): 25-26.
摘要:主理想整环上的有限生成模可唯一地分解为循环子模的直和,这是模论中的一个经典结果【1】,但其唯一性部分的证明很复杂。本文利用初等矩阵知识直接给出此唯一性定理的一个简洁证明,并将其中的主理想整环减弱为交换环。
63
|
46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82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纠单向错误码的几个问题
张焕国,覃中平
1986(4): 27-32.
摘要:纠错编码是一种重要的容错计算技术。近年来纠错码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纠非对称错误,特别是纠单向错误码方向。本文将n中取m码推广到群J
q
上,使之能够检测J
q
上的所有单向错误,特别当q=2
b
时将适用于检测计算机系统中的字节单向错误。此外,1982年B.Bose和T.R.N.Rao提出一类群论SEC-AUED码。但如何得到最高信息率的码,他们没能解决。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些明确的结论,为码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39
|
23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417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金属玻璃Fe-Ni-Mo-Si-B的低频内耗
石展之,赵忠勇,陈中山,王子孝
1986(4): 33-37.
摘要:本文用低频扭摆研究了金属玻璃Fe
75.1
Ni
3.0
Mo
1.6
Si
6.5
B
18.8
在结构弛豫和晶化过程中的内耗及室温冷轧形变的影响,并用多弛豫过程激活能谱的模型对结构弛豫阶段的内耗行为作出定性解释。
82
|
2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89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群代数方法计算Mg
2
、Xe
2
、He
2
分子的振动—转动能谱
贺英侠,胡承正
1986(4): 38-44.
摘要:本文利用群代数方法计算了处在电子基态的Mg
2
,Xe
2
,和处在电子第一激发态的He
2
的振动—转动能谱,并与传统方法进行了比较。在考虑多体项的影响下,对描写双原子的哈密顿量进行了修正,并计算了修正后的期待值、改善了代数方法与传统方法得到的结果的符合程度。
77
|
6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79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离子注入硅激光和热退火缺陷比较
沈厚运
1986(4): 45-48.
摘要:本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了同一注入剂量(5×10
14
—1×10
16
cm
-2
),分别经cw CO
2
激光和热退火,磷离子注入硅中缺陷。在1×10
16
cm
-2
。激光退火样品中,观镜到高密度瓣状衬度的位错环;在热退火样品中观察到规则分布的位错网络。对注入剂量≤5×10
15
cm
-2
的样品,激光退火能完全消除注入损伤,但经热退火仍有弧状衬度的位错环。最后,用弱束技术对瓣状位错环进行了衬度分析。
65
|
5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85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电离层不均匀体与电波吸收的测量
侯杰昌
1986(4): 49-56.
摘要:本文讨论电离层不均匀体散射对电波吸收测量的影响。得到了修正因子Q的表示式,最后提出了用实验确定电离层一、二两次调制作用间的相关系数D的方法。
78
|
59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401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自适应压扩量化帧内DPCM图象编码
萧自美
1986(4): 57-64.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电视信号帧内DPCM编码的自适应压扩量化新方法。图象编码器采用了一个与图象局部统计特性相适应的,按照局部活动性调节其大小的压扩因子和一种避免斜率过载的有效措施。与其它的量化方法主、客观性能相比较,表明了本方法的优点。对自然图象为3.5bits/pel,对分辩率测试卡为4bits/pel时,恢复图象与原图象相比较无明显差别。对于各种类型图象,大的恢复误差明显减少。
80
|
2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83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有机硅聚合物过渡金属络合催化剂的研究——Ⅸ.聚-γ-(乙二胺基)丙基硅氧烷钯络合物的合成及其活性
萧超勃,林颐庚,任小锋,陈远荫
1986(4): 65-71.
摘要:本文报导聚-γ-(乙二胺基)丙基硅氧烷钯络合物的合成及其对1-己烯、硝基苯、苯乙烯、丙烯腈等不同底物的氢化,探讨不同溶剂、温度、载体等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甲醇溶剂中和一个氢压下20毫克分子的苯乙烯在含有0.0146毫克原子钯存在下(钯络合物Ⅰ)于40℃35分钟内可氢化90%。它的选择性也是明显的。各种溶剂对氢化活性的影响大致为:(底物硝基苯)甲醇>DMF>异丙醇>THF>丙酮>苯。以二氧化硅为载体制备的钯络合物的催化活性优于三氧化二铝、硅镁吸附剂的钯络合物。催化剂通过简单回收可再用,活性略有降低。
91
|
4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80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镍铁合金镀液中光亮剂的整平作用的研究
黄清安,陈永言,左正忠,陆强,胡新振
1986(4): 73-80.
摘要:本文用旋转电极法和假正弦波法测量了光亮剂ABSN的整平能力,结果表明:光亮剂ABSN具有正整平作用,并且整平能力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用极谱法和电势扫描法研究了光亮剂ABSN的阴极行为,结果表明:饱和醇及其衍生物(ABSN)能在电极上还原,光亮剂ABSN的整平作用机理符合O·Kardos理论。我们发现:在不同转速的线性扫描伏安曲线上有一个结点并称之为"整平节"。提出了"整平节"的概念,同时作了简要的分析。
47
|
3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87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N-取代二苯并氮杂冠醚的动态改性高效液相色谱
达世禄,赵文宽,刘丽君,盛平,吴成泰
1986(4): 81-86.
摘要:动态改性色谱是近几年来高效液相色谱的新进展。本文分别选择季铵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等作改性剂,研究亲脂性的N—取代二苯并氮杂冠醚在动态改性色谱中的保留机理和影响保留的因素。在无改性剂存在下, 甲醇一水,甲醇作流动相,不能从硅胶柱上将冠醚洗脱。用高甲醇含量的流动相,动态改性硅胶色谱可有效分离冠醚化合物,其分离选择性较优于键合ODS柱。
57
|
2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81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EDTA存在下单扫描示波极谱中氧畸峰异常现象的研究及应用
韦进宝,李培标,周性尧
1986(4): 87-94.
摘要:氧极大通常是属于第一类极大,电流大小表现出遵循欧姆定律。本文报导在低浓度的EDTA存在下,氧极大出现异常现象,电流不再表现出上述性质,而出现阶跃电流。用单扫描示波极谱法获得尖锐的导数峰。试验结果表明,此尖锐导数峰的出现与溶液中存在的EDTA、O
2
及某些阴离子有关。当EDTA和O
2
浓度固定时,其大小和位置与阴离子性质及浓度有关。我们曾运用这个方法测定了发光材料钨酸钙中的微量氯。
46
|
1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87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小鼠乳腺癌细胞系MA782/5S-8102染色体Giemsa分带核型研究
黄佩霞,李文鑫,胡解郁
1986(4): 95-102.
摘要:对小鼠乳腺癌细咆系MA782/5S-81002进行了Giemsa分带的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MA782/5S-8102细胞系是一个亚四倍体细胞系,染色体众数范围为61—68,主流数为65.有8种出现频率较高的标记染色体,即16/15,16/4,19/4,19/5,19/8和15/13罗伯逊易位的近中或近端着丝点染色体,分别称为M
1
,M
2
,M
3
,M
4
,M
5
,M
6
,另外还有一类微小染色体(M
7
),包含三种情况,大微小染色体,小微小染色体和点状染色体。 2号染色体长臂末端缺失是MA782/5S-8102细胞系突出特征。除此以外,还存在着其它的畸变类型。我们认为MA782/5S-8102细胞染色体这些多样型畸变显示出了它的恶性特征。本文对染色体畸变和癌变关系进行了讨论。同时也对染色体畸变与癌基因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51
|
18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84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动物毛纤维的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朱绫
1986(4): 103-107.
摘要: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分析仪对一些动物毛纤维进行了形貌观察,并对其元素组成和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各种动物粗毛纤维鳞片形貌各有特征,但绒毛纤维的鳞片形状彼此接近,需要通过元素组成才能加以鉴别。X-射线能谱半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各种动物毛纤维的元素组成有明显的差异。利用这些差异,不仅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动物毛纤维,而且也可以区分不同品种,不同地区和不同质量的同种动物毛纤维。这就有可能为动物毛纤维的分析鉴别提供一种较为客观、可靠的方法。
63
|
93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404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乌鱼胃瘘手术法和其胃消化过程的观察
温璋文,夏质彬,王元香,刘红
1986(4): 109-112.
摘要:安装乌鱼(Ophiocephalus Sp.)胃瘘管手术的操作技术,基本上与哺乳动物的相同。手术切口选择在乌鱼左侧腹壁,腹鳍上方。胃瘘管安装在胃左侧囊状部分。乌鱼空腹时,胃内容物量少。食泥鳅后,胃内容物的量增加。摄食后1~3天,胃内容物酸度较高,胃蛋白酶活性也较强,4~6天胃消化基本完毕。
54
|
1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404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植物分类学家——孙祥钟教授
1986(4): 113-114.
摘要:<正> 孙祥钟教授,汉族,安徽桐城人,生于1908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植物分类学家。1933年,孙祥钟教授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并留校任教,在我国植物分类学奠基人之一的钟心煊教授等指导下,从事植物学研究和教学,积极创建武汉大学植物标本室(国际标本馆代号WH)。1936—1939年,去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深造,专攻植物分类学和园艺学,从事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五加科植物的研究,后因患病而提前归国,先后任武汉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之职。抗战期
67
|
9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79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简讯
《武汉大学化学系资料室藏俄文期刊索引》编印成册
1986(4): 72.
摘要:<正> 由化学系资料室胡文楠同志编写的《武汉大学化学系资料室藏俄文期刊索引》已编印成册,它是1965年编印的《化学系藏科技期刊目录》俄文部分的续编。该《索引》是读者尽快地熟悉本室俄文期刊目录体系和进行多途径检索的有力工具。
29
|
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81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利用“鄂协Ⅱ号”人工卵繁殖舟蛾赤眼蜂获得成功
湖北省赤眼蜂人工寄主卵研究协作组
1986(4): 86.
摘要:<正> 为了解决大量繁殖赤眼蜂中天然寄主卵供应的不足,湖北省赤眼蜂人工寄主卵研究协作组于1980年成功地研制出"鄂协Ⅱ号"人工寄主卵,并能利用它大批量繁殖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拟沃洲赤眼蜂Trichogramma confusum防治松毛虫、甘蔗螟虫等害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扩大应用,1986年6月开始用"鄂协Ⅱ号"人工卵繁殖舟蛾赤眼蜂Trichogramma closterae的工作,并取得了成功。原种采自湖北省嘉鱼县
60
|
4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82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研究简报
中国慈姑属植物的染色体研究初报
陈家宽,孙祥钟,王徽勤
1986(4): 108.
摘要:<正> 1984年7月至1986年10月,我们对分布在我国境内的泽泻科慈姑属植物的八个分类群的染色体进行了初步考察,其中多数分类群的染色体数目在国内外尚未见到报导。目前,我国慈姑属植物已知种类的染色体数目均被笔者研究完成,并在下面加以报导。实验材料在野外作居群研究时直接取得。凭证标本存放在武汉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在野外截取良好的根尖,经α—溴萘饱和水溶液处理3~4个小时后,用卡诺固定液固定24小时左右,用0.1N的盐酸溶液在60℃中解离12~18分钟,再用0.5%的苏木精染色和压片制备染色体标本。每种慈姑属植物的学名、取材地点及染色体数目详见下表:
57
|
28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86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硼化合物研究——ⅩⅧ.含B-N内配键的二噻吩基硼螯合物的合成
袁国正,王向东,张国敏
1986(4): 115-118.
摘要:通过(N,N-二乙胺基)二氯硼烷和α-噻吩基Grignard试剂的反应,以85—88%的收率制得二噻吩基硼与氨基乙醇或8-羟基喹啉的相应螯合物,此外还通过二噻吩基硼酸与各种α-氨基酸反应制得六个新含硼化合物。所得到的化合物均经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证明。
41
|
5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79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中国慈姑属的特有种Sagittaria potamogetifolia的居群研究初报
陈家宽,孙祥钟,王徽勤
1986(4): 119-120.
摘要:<正> 单子叶植物泽泻科慈姑属的Sagittaria potamogetifolia Merr.是中国的一个特有种,模式(type)产地为广东省信宜县。著名的美国植物分类学家E.D.Merrill根据蒋英教授在1929年采集到的标本(蒋英2726),于1934年发表为Sagittaria potamogetifolia Merr.新种。但是,世界慈姑属专家对该种持有异议,C.Bojin(1955)在修订全世界慈姑属植物的博士论文中提出该种可能为杂种,即同属植物Sagittaria pygmaea×Sagittaria sagittifolia的杂种;K.Rataj(1972)在修订东半球慈姑属植物时对该种又详加讨论,认定S.potamogetifolia Merr.为杂种而加以否定。
56
|
40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83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用浓度对数图讨论缓冲溶液的性质
孟凡昌,潘祖亭
1986(4): 121-123.
摘要:<正> pH缓冲溶液在化学、化工、生物生理等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用途。本文试图用对数图解法讨论缓冲溶液的一些性质,希望在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pH缓冲溶液,并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缓冲溶液的能力。
50
|
8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385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加载中...
上一期
下一期
批量引用
0
批量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