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武汉大学期刊中心
无数据
高级检索
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信息
联系我们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伦理声明
下载中心
编委风采
最新刊期
1987
年
第
1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简报
关于Fuchs定理的一个附注
萧修治
1987(1): 1-5.
摘要:对带有多项式系数的线性微分方程,在奇点的邻域内,本文求得正则特解的一个上界,从而在一定意义下精确了Fuchs定理。
关键词:线性微分方程;线性无关;正则奇点;正则解;非正则奇点;非正则解
143
|
2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421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算子方程理论在非时齐Q过程中的应用
王道益
1987(1): 6-14.
摘要:本文利用[3]、[4]中建立的算子方程理论,研究了[1]中提出的非时齐q过程以及柯氏向后方程的几点性质.
关键词:非时齐q过程;算子方程;柯氏向后方程;最小q过程;最小非负解
55
|
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66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Hilbert空间上的各向同性的马氏场——停点、循序可测性、强马氏场、Feller场
高付清
1987(1): 15-21.
摘要:胡迪鹤教授在[2]和[3]中建立了Hilbert空间上的各向同性的马氏场模型。本文在[2]和[3]的基础上讨论了Hilbet空间上的各向同性的循序可测场、强马氏场、Feller场和停点的一些基本性质。对循序可测场,我们得到了一些与经典的循序可测过程相类似的结果,我们还得到了Hilbert空间上强马氏性的若干等价命题。这些结果推广了经典随机过程中相应的结果。最后,我们证明了Hilbert空间上连续的Feller场具有强马氏性。
关键词:停点;循序可测性;强马氏性;强马氏场;Feller场
51
|
1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419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现代计算机结构中的RAS系统
汪文华
1987(1): 22-32.
摘要:文章提出现代计算机系统结构中新的组织——RAS系统概念,并采用实例研究的方法,从硬件、软件、维护工具几个方面对第四代计算机的RAS功能加以描述,展示出实际的RAS系统结构。文章指出,目前出现的RAS系统受传统技术的束缚,不适用于构造复杂的无故障计算机。建议开展智能型RAS系统研究,利用门阵列的可编程特性和模糊数学方法解决多重故障问题。
关键词:RAS系统;RAS技术;容错技术;系统性能;系统恢复;系统评价
35
|
1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65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金属玻璃(Fe
0.6
Ni
0.4
)
82
Si
8
B
10
的等温晶化动力学研究
唐忠勋,胡昌霁,田德诚
1987(1): 33-38.
摘要:用热电势(TEP)、X射线衍射和差热分析(DTA)研究了(Fe
0.6
Ni
0.4
)
S
i
8
B
10
金属玻璃的晶化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其晶化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转变过程是;非晶态—→非晶态+立方Fe(Si)+立方(FeNi)—→立方Fe(Si)+立方(FeNi)+立方(Ni,Fe)+正方Fe
2
B.从TEP和DTA实验的结果估算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转变的表观激活能分别为2.8eV/atom和3.4eV/atom。对电阻率及反常Hall系数随等温退火时间的变化也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金属玻璃;结构弛豫;晶化动力学;势电势测量;Hall效应
46
|
3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29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微区大角范围摇摆曲线的会聚束电子衍射测定
王仁卉,刘达
1987(1): 39-44.
摘要:把中心入射束方向略不同但有一定关系的若干普通会聚束电子衍射花样适当地组合起来,可得到微区大角范围的实验摇摆曲线。本文讨论了这一方法的原理,并给出用这方法得到的奥氏体不锈钢(111)系列反射条件下微区大角范围实验摇摆曲线及其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
关键词:摇摆曲线;会聚束电子衍射;大角度会聚束电子衍射;系列反射
42
|
35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27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12GHz地空降雨衰减——三年实验和研究总结
张长清,李焕矩,张贵付,黄润生,严云英
1987(1): 45-52.
摘要:本文全面地总结了在武汉所进行的为期三年的12GHz地空降雨衰减实验研究。尤其是后两年用无源辐射计所进行的测量。在处理和分析这两年的降雨衰减实验数据中,利用辐射传输理论,考虑了雨滴散射和雨温随高度分布,研究了雨介质的特性并把它运用到计算地空降雨衰减中,给出了降雨衰减、最坏月分及相应降雨率的累积分布、持续时间和有效路径长度。文中还给出了具有较为普遍应用价值的降雨衰减预报模式。预报结果表明;预报值与实测值符合得相当好并优于CCIR的预报估算。
关键词:降雨衰减;降雨率;时间百分数
24
|
20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421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三异丁基铝体系催化硝基环氧丙烷的聚合反应
徐羽梧,汪文学,王洪祚,邓可喜,黄新华,曾泽夫
1987(1): 53-58.
摘要:本工作用三种不同的三异丁基铝催化体系[即三异丁基铝——乙醚——水(Ⅰ);三异丁基铝——磷酸——水(Ⅱ);三异丁基铝——磷酸——N,N-二甲基苯胺(Ⅲ)]进行了硝基环氧丙烷和甘油内醚硝酸酯(即缩水甘油基硝酸酯)的聚合和共聚合反应。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三异丁基铝催化体系均能引发硝基环氧丙烷的均聚合,但不能引发硝基环氧丙烷与四氢呋喃的共聚合。对于甘油内醚硝酸酯,(Ⅰ)和(Ⅱ)均难引发其聚合。(Ⅲ)虽能引发其聚合,但速度慢,产率低。三异丁基铝这些催化性能与三氟化硼——醇体系比较,有很大的差别。
71
|
5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423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α—D—甘露糖的标准燃烧能和标准生成焓
吴鼎泉,A. Finch,P. J. Gardner
1987(1): 59-63.
摘要:用静弹燃烧量热计测定了α—D—甘露糖在298.15K 101325Pa压力下的标准燃烧能为—15.6123±0.0065KJg
-1
,计算出该物质的标准生成焓为-1263.37±1.24KJmol
-1
,实验误差以二倍平均值的标准偏差表示。
91
|
1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419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新型含磷无机离子交换剂的研究——Ⅲ.贵金属元素在焦磷酸锡上的薄层色谱分离
刘良斌,刘锦春,黄志强,程介克
1987(1): 64-70.
摘要: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贵金属元素在新型含磷无机离子交换剂—焦磷酸锡上的薄层色谱分离。探讨了各种酸、碱、盐和醇对它们色谱行为的影响,成功地分离了一系列二元和三元混合物。
66
|
4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424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希土冠醚配合物的研究——Ⅹ.希土硫氰酸盐及高氯酸盐与2,4-二酮-16-冠-5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
萧文锦,杨智宽,万婕,倪筱玲
1987(1): 71-78.
摘要:本工作合成了希土硫氰酸盐及希土高氯酸盐与2,4-二酮-16-冠-5醚的配合物。经元素分析其组成为Ln(NCS)
3
·C
11
H
13
O
7
·nH
2
O(Ln=La,Ce,Pr,Nd,n=1,1.5)、Ln(ClO
4
)
3
·C
11
H
18
O
7
·mCH
3
CN·nH
2
O(Ln=La,Nd,m=0,n=1,2;Ln=Er,m=1,n=1),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电导测定、差热分析等,对配合物的性质及合成条件进行了探讨,发现配体通过环上醚氧与希土离子相键合,环上羰基也有一定的作用,此外不同的阴离子(NCS
-
、ClO
4
-
)与希土金属离子配位情况不同。
65
|
10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36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部分金属离子的薄层色谱分离——Ⅱ.正丙醇体系的研究
罗焕光,王辉
1987(1): 79-84.
摘要:用薄层色谱法,研究了正丙醇体系的四种展开剂中各组份比例变化对部分金属离子分离的影响:(1)展开剂Ⅰ——正丙醇/乙酸乙酯/浓HNO
3
的最佳体积比为10∶30∶1.0时,可成功地分离Pb
2+
—Fe
3+
—Ni
2+
—Co
2+
(或Cd
2+
、Zn
2+
)—Cu
2+
.(2)展开剂Ⅱ——正丙醇/二氯甲烷/浓HNO
3
的体积比为10∶30∶1.0时,可将Sn
4+
与Co
2+
、Cd
2+
、Zn
2+
、Ni
2+
、Cu
2+
分开;而当选用其体积比为30∶10∶1.0时,可满意地分离Pb
2+
—Fe
3+
—Cd
2+
(或Ni
2+
、Co
2+
、Zn
2+
、Cu
2+
).(3)展开剂Ⅲ——正丙醇/环已烷/无水乙醇/浓HNO
3
的体积比为20∶15∶15∶1.0时可获得Pb
2+
—Fe
3+
—Cd
2+
—Co
2+
(或Zn
2+
、Cu
2+
)的完全分离。(4)展开剂Ⅳ——正丙醇/石油醚/四氢呋喃/浓HNO
3
的体积比为25∶15∶15∶1.0时,可将Pb
2+
—Fe
3+
—Ni
2+
(或Co
2+
、Cd
2+
)—Zn
2+
(或Cu
2+
)分离。
63
|
30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30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棉酚的紫外光谱研究
卢永志
1987(1): 85-90.
摘要:本文报导了棉酚在各种不同溶剂中测得的λmax和εmax,深入研究了棉酚在不同极性的溶剂和酸碱性溶液中的UV吸收光谱变化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从UV吸收光谱的观点讨论了棉酚三种异构体的存在方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42
|
5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420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棒状细菌(棒杆菌、短杆菌)的原生质体形成、再生及融合
高忠翔,陈漱涢
1987(1): 91-100.
摘要:采用甘氨酸-青霉素复合预处理-蛋清溶菌酶酶解的方法制备原生质体,形成率可达80—90%。在对数中期加入青霉素预处理,形成率最高。EDTA和青霉素预处理及青霉素加入时的菌体生理状态都对原生质体再生有较大的影响。采用软琼脂上层再生培养基铺层法和在酶液及原生质体稀释液中加入牛血清白蛋白的方法都可使再生率提高。用间接选择法获得了原生质体种内融合子,融合频率为6.8×10
-7
。
关键词: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原生质体融合;棒状细菌
53
|
4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422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植物细胞中液泡膜H
+
-ATPase的初步研究
王延枝,斯海文
1987(1): 101-106.
摘要:利用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从燕麦幼苗根细胞中分离出液泡膜H
+
-ATPase。该酶对质膜H
+
-ATPase专一的抑制剂钒酸钠不敏感。阴离子可以激活该酶的活性(Cl
-
,Br
-
>HCO
3
-
,IDA
-
),酶活性的最适pH是7—7.5。最大程度地水解ATP。ADP和AMP的存在可竞争性地抑制该酶水解ATP。液泡膜H
+
-ATPase的活性和转运质子跨液泡膜的活性受NEM,DIDS、DCCD等抑制剂的抑制, 但叠氮化钠对该酶没有抑制作用。线粒体H
+
-ATPase受叠氮化钠的抑制。具有质子泵作用的液泡膜H
+
-ATPase是一种既不同于原生质膜H
+
-ATPsse,又不同于线粒体H
+
-ATPase的致电质子泵。
关键词:致电质子泵;质子通道;质子泵ATP酶;阴离子结合部位
112
|
174
|
1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27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马口鱼和泥鳅的核型研究,兼论鱼类染色体数目多态与分类的关系
李渝成,李康
1987(1): 107-112.
摘要:本文报道了分布于四川省雅安和乐山的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及重庆和泸州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的核型。马口鱼的核型为2n=74=6m+6sm+4st+58t,NF=86;泥鳅的核型为2n=50=8m+6sm+36t,NF=64。分别将它们与不同地理分布的马口鱼和泥鳅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对马口鱼和泥鳅的分类问题提出了看法,并对染色体多态现象与鱼类分类和物种进化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鲤形目;马口鱼;泥鳅;核型;染色体多态
80
|
170
|
26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26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光子静质量的研究
杨振凡,余钧,陈汉生
1987(1): 113-122.
摘要:本文总结了五十年来对光子静质量的研究。
63
|
10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25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平面相界上矩形楔型向错环的应力场
丁棣华
1987(1): 125-128.
摘要:<正> 本文的目的是导出平面相界上矩形楔型向错环(Wedge Disclination Loop)在两相介质中的长程应力场。所导出的应力张量各分量均是由初等函数构成的解析式,而不是复杂的积分式。以这种矩形环作为基本结构单元,可以较容易得到相界上较复杂向错组态引起的应力场。如图1所示,弹性常数和Poisson系数分别是μ
1
,v
1
(相Ⅰ)和μ
2
,v
2
(相Ⅱ)的两种各向同性介质填满以平面Σ为分界面的两个半无限空间。直角座标系oxyz的xoz平面与Σ重合,y轴正向指向相Ⅰ。设界面Σ上有一矩形楔型向错环S,ds′=dx′dz′是S内的一
40
|
1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30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椭偏术研究紫膜蛋白在硅片表面的结合
杨天权,曾军卫,邱万川,费镇明,陈漱涢
1987(1): 129-130.
摘要:<正> 紫膜蛋白具质子泵功能,在光照条件下,可形成质子浓度差,产生电化势能。不少学者试图对这种"质子泵"加以利用而进行着多方面的研究。也许将它固着在固体表面,有利于对其光电性能进行研究。椭偏术对表面膜层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国内尚未见用于生物科学方面。我们从盐生盐杆菌提取紫膜蛋白,用椭偏仪测量及扫描电镜观察了紫膜蛋白在硅片表面的吸附层厚度变化及膜层形貌,并将紫膜蛋白在硅片上的物理吸附与共价偶联作了比较。发现紫膜蛋白可以比较稳定地共价偶联于硅片上,进一步的研究在进行中。
50
|
1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40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武汉大学学人谱
空间物理学家——梁百先教授
1987(1): 123-124.
摘要:<正> 梁百先教授,汉族,湖南长沙人,1911年生,中共党员,民建会员,我国著名的空间物理学家。梁百先教授1934年毕业于武昌华中大学物理系。1934至1935年任教于长沙雅礼中学,同时兼任湘雅医学院物理讲师。1936年赴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理科硕士学位,后又获帝国理工学院D.I.C.文凭。1939年回国,受聘为武汉大学教授,兼北平研究院物理所通信研究员。解放后历任武汉大学物理系及空间物
43
|
3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25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加载中...
上一期
下一期
批量引用
0
批量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