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武汉大学期刊中心
无数据
高级检索
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信息
联系我们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伦理声明
下载中心
编委风采
最新刊期
1987
年
第
4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武汉大学学人谱
集函数过程与Frechet空间的核性
刘培德
1987(4): 1-9.
摘要:记M(Σ,E)是定义在代数Σ上取值于Frechet空间E的有界变差有限可加集函数全体。对于递增子代数列(
n
),定义集函数渐近鞅。本文讨论了M(Σ,E)上的两种拓扑,与(
n
)适应的集函数过程成为渐近鞅的等价条件,渐近鞅的Riesz分解,变差拓扑下的收敛性及其导函数序列的a.e收敛性,上述请条件与空间E的核性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向量测度;渐近鞅;Frechet空间;核性
45
|
1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77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三次样条函数与Cauchy型奇异积分的数值计算
王小林
1987(4): 10-18.
摘要:本文利用三次样条函数给出了Cauchy型奇异积分的近似计算公式。为了便于研究和叙述,我们在第一部分中利用Hilbert子空间理论, 给出了三次样条函数借助于再生核的表示式。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先在某个特定的Hilbert空间上给出了Cauchy型奇异积分的近似求积公式,作出了误差估计,然后很方便地推广到一般函数类上。
关键词:三次样条函数;Hilbert子空间;再生核;Cauchy型奇异积分;求积公式
90
|
101
|
2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91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关于非时齐马氏过程的强遍历性的几点注记
王志明
1987(4): 19-24.
摘要:胡迪鹤教授在[1]中给出了在转移函数P(s,t,x,A)属于的条件下强遍历收敛的充要条件,本文证明了当P(s,t,x,A)属于更广泛的类
1
+
∪
2
-
时,有[1]中同样的强遍历收敛的充要条件。另外,给出了一种求强遍历极限的方法。
关键词:转移函数;强遍历;非时齐;Banach代数,位势
45
|
3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92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裂纹在交线上的圆形平面焊接问题
黄孝军
1987(4): 25-30.
摘要:由不同弹性材料焊接一体的平面断裂问题,因工程上的需要,一直受到数学力学界的重视。近年来,以F.Erdogan教授及路见可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工作,对内嵌入裂纹情况作了较为完善的研究(见[1])。对裂纹穿透,接触或完全位于交线上时,研究还不完全(见[2])。就笔者所知, 目前仅对裂纹、焊接线皆为直线的第一基本问题,有少许工作。本文,用复变方法,对某些裂纹完全位于交线上的圆板拼接问题进行了一般讨论,并给出了一些具体情况下的封闭解。
关键词:平面焊接断裂问题;正则型奇异积分方程;Riemann边值问题;Колосов应力函数;弹性理论的唯一性定理;循环对称问题;应力强度因子
58
|
14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75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非晶合金的滞弹性和粘弹性内耗
卢长勋,王子孝,石展之
1987(4): 31-42.
摘要:本文结合Fe
S
i
2.7
B
13
C
2.6
及Pd
S
i
17.5
两种非晶合金内耗及应变弛豫实验探索室温到(Tg-100K)温区内耗的唯象描述和微观机制。首次证实非晶合金在结构弛豫阶段的内耗不仅具有滞弹性性质,且具有粘弹性性质。提出了滞弹性应变和粘弹性应变模型,推导出激活能谱及原态,退火态和等温内耗表达式。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相符。
关键词:非晶合金;内耗;滞弹性;粘弹性;静力应变弛豫
58
|
153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85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反应溅射型射频固体离子源
程世昌,傅德君,张辉
1987(4): 43-48.
摘要: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高熔点固体元素离子源—反应溅射型射频离子源。源的结构是在通常的电感耦合射频离子源中引入一对平板状溅射电极, 电极由所要离化的高熔点固体元素或其化合物组成,使用该固体元素的气态氧化物或卤化物作为工作气体。离子源中活性气体离子通过反应溅射作用,与溅射电极中的固体元素化合成气态化合物进入离子源中,增加源中固体元素分子成分,从而获得较大的难熔元素离子束流。该源仍具有一般射频离子源的结构简单,工作寿命长以及性能稳定等特点。该源在最佳条件下靶上可得到80μA左右的碳离子流;获得的硼离子束流也比普通射频离子源要高。
关键词:反应溅射;射频离子源;碳离子;硼离子
45
|
6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74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UTD计算圆锥面上天线辐射的基本公式
黄锡文,徐鹏根
1987(4): 49-56.
摘要:本文应用微分几何学原理导出了以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UTD)计算导电圆锥上天线辐射问题时必要的短程线及有关参量的一系列公式,以及坐标变换关系等。所得结果在计算圆锥的电磁波的散射问题时也是必需的。
关键词:电磁辐射;导电圆维;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
59
|
34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84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无限长导电圆柱上磁振子辐射场的GTD近似
李永俊,黄锡文,王勇
1987(4): 57-64.
摘要:对无限长导电圆柱上磁振子的辐射场,本文先给出经典解,经Waterson变换化为路积分,然后求得绕射的几何理论(G.T.D.)的近似式,从而给出了一个典型问题的解。
关键词:电磁波的散射、绕射;电磁波的辐射;绕射的几何理论
93
|
1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87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按参与反应电子数的反应分类讨论
周梅初
1987(4): 65-74.
摘要:本文按球堆集模型的八面体和四面体模式分别讨论了4n+2和4n’电子数分类的反应机制问题,发现这两种模式分类可推广至原认为非周环的协同机制和离子型反应。对奇数电子体系可按4n+1和4n+3电子数分类,它概括了游离基、基式离子及单电子的氧化还原过程。这样,可统一为4n+m(m=0,1,2,3)的反应电子数分类方案。并就各主要有机化学反应类型作了列表分类,同时也对各类反应物种(包括有关无机试剂)作了列表分类。按各分类举例作了简要说明,在此过程中,指出了4n+2、4n+3的组合较为稳定,这两类物种较为惰性,而4n,4n+1则相反的事实。对4n+1、4n+3两类物种活性差异,给予了一种数理方面的解释。
关键词:有机反应分类;4n与4n+2反应;4n+1与4n+3反应;八面体式反应过渡态;四面体式反应过渡态
48
|
2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71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稀土硼氢化合物的研究 Ⅲ.稀土十氢十硼酸盐的2,2′-联吡啶配合物
张伦,丁自荣,张国敏
1987(4): 75-80.
摘要:在EtOH-H
2
O介质中,通过Ln
2
(B
10
H
10
)
3
·nH
2
O与2,2′-联吡啶(dipy)的配体交换反应,合成了化学式为[Ln(dipy)
]
2
(B
10
H
10
)
3
·4H
2
O(Ln=La,Nd,Sm,Eu,Gd,Ho,Er,Tm,Yb,Lu)的稀土十氢十硼酸盐的dipy配合物。元素分析,热重分析、IR和摩尔电导率的数据证实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
1
H NMR谱及DTA的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中配体的质子化学位移和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均与Ln
3+
的4f电子构型有关。
关键词:稀土;配合物;2,2′-联吡啶;十氢十硼酸盐
26
|
4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76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微分脉冲极谱法测定废水中微量硝基苯化合物
韦进宝,李培标,王小玉
1987(4): 81-85.
摘要:本文研究了用微分脉冲极谱法测定污水中微量硝基苯化合物的方法。在0.05MNH
4
Cl-0.029N NaOH-0.001M EDTA的底液中,硝基苯产生一灵敏的峰电流。峰电位约为-0.58伏(相对于银-氯化银电极)。硝基苯浓度在1.0×10
-8
-1.0×10
-4
M范围内,浓度与峰电流具有线性关系。检测限可达10
-9
M。常见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一般不干扰测定。曾用本方法直接测定不同类型污水中的硝基苯,结果是满意的。此外,对硝基苯胺,对硝基甲苯,2,6-二硝基苯胺、2,4,6一三硝基甲苯,它们在本底液中也产生灵敏的峰电流。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峰电流与浓度有线性关系,也可用于分析测定。
关键词:硝基苯;微量分析;极谱法
29
|
27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81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CdF
2
—BaF
2
—NaX(X=F,Cl,Br)体系卤化物玻璃的形成和性质
张克立,夏幽兰,袁启华
1987(4): 86-90.
摘要:本文叙述了三元系CdF
2
-BaF
2
-NaX(X=F!Cl,Br)卤化物玻璃的制备和性质。新制得了二元系CdF
2
-NaCl,CdF
2
-NaBr玻璃。确定了玻璃的组成范围。在这些玻璃中,CdF
2
-BaF
2
-NaCl系成玻性能较好,可制得厚度为2-4mm的样品。测定了该玻璃的特征温度和透过波长范围。其从0.3μm到10μm左右都透明。玻璃组成最佳化的选择,将使它成为红外透过和红外纤维有吸引力的材料。
关键词:玻璃;红外玻璃;卤化物玻璃;玻璃的形成;玻璃的性质
36
|
26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80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利用紫外线对纤维素酶产生菌黑曲霉原生质体进行诱变的研究
曹军卫,陈漱涢
1987(4): 91-95.
摘要:用紫外线对纤维素酶产生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097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变的研究结果表明,原生质体的存活率随着紫外线照射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从诱变处理后的原生质体再生菌落中,筛选到若干株在孢子颜色和产纤维素酶能力上都与出发菌株有较大差异的变异菌株。其中97V
3
—3除了孢子颜色由黑色转变为褐色外,其纤维素酶不同组分酶活力都有明显的提高,羧甲基纤维素水解活力比出发菌株提高了45.41%,滤纸水解活力提高了14.29%,β-葡萄糖苷酶活力提高27.72%,棉花水解活力提高28.21%。
关键词:原生质体诱变;紫外线诱变;纤维素酶;黑曲霉
73
|
130
|
8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82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白鲢胚胎发育热谱的测定
曹杰超,谢昌礼,徐桂端,戴云
1987(4): 99-104.
摘要:用微量量热学方法对白鲢胚胎发育完整的热谱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 白鲢在整个胚胎发育过程中,每颗卵的输出热功率为0.9至6.7微瓦间,该热谱曲线与白鲢胚胎发育的耗氧曲线变化趋势相似。并从能量代谢的角度讨论了它们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微量量热学;热谱;白鲢;胚胎发育
51
|
25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79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两种不同的染色方法比较分析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结构多肽
孟小林,刘年翠
1987(4): 105-110.
摘要: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了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茶毛虫核型多角病毒(Euproctispseudoconspers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简称EpNPV)的结构多肽,结果表明,EpNPV的包含体蛋白仅为一条主带,其分子量为27000d,病毒粒子结构多肽有17条。采用铵银染色法检测EpNPV的包含体蛋白要比考马斯亮蓝染色法灵敏50倍,比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EpNPV病毒粒子结构多肽灵敏8倍。铵银染色法的结果表明,EpNPV的病毒粒子结构多肽有25种,比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多显示出了8条带,这25条结构多肽的分子量范围在8—115×10
3
d。由此可见铵银染色法具有灵敏度高,反差强以及简便快速等优点。
关键词: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结构多肽;铵银染色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比较
48
|
26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71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鄂西南香蒲科、黑三棱科、眼子菜科和茨藻科植物的分布与生境的关系
何景彪,周凌云,王徽勤
1987(4): 111-119.
摘要:鄂西南这四科植物的分区,在水平方向上表现为:种类主要集中于宜昌—远安和利川—恩施两个区域。这与本区池塘和稻田等生境的分布状况密切相关。在垂直方向上,随海拔升高,眼子菜科和茨藻科植物种数和各个种的分布量减少,它们主要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下;但其余两科植物在一定海拔高程内,随海拔升高种数和各个种的分布量均有增加趋势。这与各科植物的生境密切相关联。水体类型、水的静流状态、水位涨落、水底基质、pH值、温度和人为因子是影响四科植物分布的重要生态因子。
关键词:香蒲科;黑三棱科;眼子莱科;茨藻科;分布;生境;鄂西南
34
|
79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94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数学家一路见可教授
贺发和,魏木林
1987(4): 123-124.
摘要:<正> 路见可教授,江苏宜兴人,1922年11月生。路见可教授天资聪颖,1939年以全国统考数学满分成绩进入武汉大学数学系。在大学学习期间曾多次获得武汉大学理学院和数学系的奖金,并于1940年获得全国高等学校一年级学生数学竞赛第一名。1943年毕业后,在陕西华县私立咸林中学任教一年。1944年迄今在武汉大学任教,现为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武汉大学数学系系主任,现任武汉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兼武汉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为中国数学会理事,湖北省和武汉市数学学会理事长,《数学杂志》主编。
58
|
2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70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研究简报
5-氟尿嘧啶及其氨基酸衍生物与聚乙撑亚胺接枝物的合成
陈衢生,范昌烈,胡卫东
1987(4): 96-98.
摘要:<正> 聚乙撑亚胺在体内、体外均显示一定的抗癌活性,但由于毒性较大,从而限制了它的应用。1974年Dixon发现将丝氨酸、组氨酸接枝到聚乙撑亚胺上,其毒性明显降低,而活性无明显下降。基于聚乙撑亚胺这种性质和联合化疗的思想,我们设想将5-氟尿嘧啶利用氨基酸作为一个桥接枝到聚乙撑亚胺上,得到的接枝物可能具有较高的抗癌活性和较低的毒性。通过5-氟尿嘧啶-1-乙酸对硝基苯酯,5-氟尿嘧啶-1-亚甲基碳酰甘氨酸对硝基苯酚酯,5-氟尿嘧啶-1-亚甲基碳酰苯丙氨酸对硝基苯酚酯分别与聚乙撑亚胺在二甲亚砜中反应,得到三个聚乙撑亚胺的接枝物,通过红外、紫外、元素分析确定了接枝物的结构及组成。
37
|
4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83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平面相界上矩形扭转向错环的应力场
丁棣华,张德洪,任强
1987(4): 120-122.
摘要:<正> 在前一篇文章中,导出了位于平面相界上的矩形楔型向错环在两相中产生的长程应力场。本文将导出矩形扭转向错环(Twist Disclination Loop)在两相介质中的长程应力场。和[1]一样,各应力张量分量也都是由初等函数组成的解析式。这些结果的意义在于:若以矩形环作为缺陷的基本结构单元,那么只需较简单的数学手续,如求极限或求和等,就可以方便地由这些结果得到相界上较复杂组态的向错的应力场。并且所得结果具有普遍意义:只要假设两相的弹性性质相同,则所得结果就被简化为均匀介质中相应的应力分量,并且与Pertsev在均匀介质中所导出的结果完全一致。
51
|
18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75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BaYCuO超导材料降温升温过程的声发射研究
徐约黄,何沙,郭盈,黄哲,周骏
1987(4): 125-126.
摘要:<正> 高临界温度的BaYCuO超导材料的性能特点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正在用种种手段对它进行研究。声发射是固体材料内部结构发生瞬态变化时所发生的弹性波,声发射技术除广泛用于无损探伤外,微观方面可用来研究位错运动、磁畴壁运动、及无扩散根变等等过程。我们用它监听了BaYCuO超导材料的降温与升温过程,将结果与电阻测量结果作了比较。
80
|
1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72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TFM正交调制系统的实现
张肃文,吴利民
1987(4): 127-128.
摘要:<正> 平滑调频(TFM)是实现数字窄带传输的一种较为理想的调制方式。实践证明,它与16kB/s的话音DCDM技术相结合,则完全可在25kHz间隔的模拟调频信道内实现话音的数字化传输。从而基本解决了目前在移动无线系统中令人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TFM调制系统实现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正交调制系统,如图1所示。这种系统的核心部分是TFM受调相位的正、余弦函数的产生。因此,我们可采用全数字化电路来实现图1中的方框N部分。
45
|
2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82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相转移催化维悌希反应合成α,β不饱和醛
邓彦能,李汉东,吴文连,谭仲嘉,胡绪方,徐汉生
1987(4): 129-132.
摘要:<正> 用经典维悌希反应合成α,β-不饱和醛已有不少报导,反应条件比较苛刻。近年来相转移催化技术应用于维悌希反应的研究十分活跃,但迄今的研究主要是反应本身,关于带官能团的维悌希试剂的相转移反应报导很少。我们用带缩醛保护基的维悌希试剂在相转移条件上合成α,β-不饱和醛,立体选择性几乎百分之百,总收率较高。带其他官能团的维悌希试剂的相转移反应正在研究之中。另外,我们以乙酸乙烯酯为原料,与溴加成后直接与二醇缩合,一步合成了2-溴甲基-1,3二氧杂茂,产率70%,比文献报导的路线短、收率高。它与三苯膦成盐时加入适量溶剂,很方便地得到季鏻盐。
57
|
106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78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利用汞(Ⅱ)-四(4-三甲铵苯基)卟啉显色体系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氰化物
潘祖亭,徐勉懿,陈婉华
1987(4): 133-135.
摘要:<正> 将高灵敏度的卟啉类试剂用于微量阴离子的测定至今尚未见报道。本文根据汞(Ⅱ)可与四(4-三甲铵苯基)卟啉(简称TAPP)在室温下产生灵敏的显色反应(ε=2.85×10
5
),并允许大量常见阴离子存在的特性;又当氰离子存在时,则与汞(Ⅱ)离子生成稳定的、具有一定组成的汞氰配离子,从而抑制了与其相当量的Hg(Ⅱ)—TAPP配合物生成的原理,提出了利用TAPP作显色剂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氰化物的新方法。本法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应用本法测定了部分工业废水中的微量总氰化物,并进行了标准方法对照试验,结果良好,对CN
-
的检测限为0.04ppm,多次测定的精密度亦令人满意。本文将卟啉类试剂引入微量CN
-
阴离子的测定,扩大了卟啉的应用范围。
46
|
2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73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加载中...
上一期
下一期
批量引用
0
批量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