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武汉大学期刊中心
无数据
高级检索
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信息
联系我们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伦理声明
下载中心
编委风采
最新刊期
1996
年
第
1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周期多连通区域的标准化
路见可
1996(1): 1-5.
摘要:证明了一个多连通的周期区域,经单叶共形映照,可标准化为全平面、半平面或直边带形的Ⅰ型或Ⅱ型周期区域,即除外边界外,区域内部分另有一些与周期方向垂直或平行的裂纹。
关键词:连通型;单叶共形映照;Ⅰ型和Ⅱ型周期区域;准模数
37
|
3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03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可分辨信号空间理论 Ⅰ.采样定理
王桥
1996(1): 6-10.
摘要:建立了可分辨信号空间的概念,构造性地建立起该空间内函数的采样定理,由此将以Shannon采样定理为核心的信号处理方式纳入新的体系。
关键词:可分辨信号;采样定理;小波分析
35
|
124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091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亚纯函数的充满圆序列及Borel方向
高宗升
1996(1): 11-17.
摘要:构造了适合有限正极、无穷级和部分零级亚纯函数的充满圆序列,证明了这类函数Borel方向的存在性。
关键词:亚纯函数;充满圆序列;Borel方向
29
|
38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10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一类Lévy过程的击中概率方程式
胡迪鹤,胡晓予
1996(1): 18-22.
摘要:研究了一类特殊的Levy过程——强Levy的subordinator的击中概率,得到了一个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方程式。这种方程式,在随机分形中经常用到。
关键词:Lévy过程;击中概率;强Lévy过程;从属过程;随机分形
57
|
4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05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随机发展方程适度解的存在唯一性(Ⅱ)
许明浩
1996(1): 23-30.
摘要:讨论如下Hilbert空间中的半线性随机发展方程的Cauchy问题 dy(t)=[Ay(t)+f(t,y(t))]dt+G(t,y(t))dw(t) y(O)=V
u
的适度解的存在唯一性,在更一般的条件下,得到了该问题的适度解的存在唯一性。
关键词:随机发展过程;适度解;存在性;唯一性
30
|
2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237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拟鞅不等式与Banach空间几何性质
梁汉营,甘师信
1996(1): 31-36.
摘要:建立了B值p-拟鞅与其P方函数的包括凸Φ-不等式在内的若干不等式,反过来用这些不等式刻划了Banach空间的凸性和光滑性;并建立了B值拟鞅变换的凸Φ-不等式,得到了UMD空间的刻划,推广和深化了已知鞅的相应结论。
关键词:拟鞅;拟鞅变换;凸φ-不等式
28
|
43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092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界面强度对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性能的影响
叶碧泉,靳胜勇,羿旭明
1996(1): 37-41.
摘要:用 界面元来连接纤维与基体,利用界面元的力学特征来模拟纤维与基体的粘结特性,计算了纤维单向周期排列的多层板在横向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问题,计算结果表明,中间相力学特征的变化对纤维和基体的应力分布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复合材料力学;界面相;界面元
44
|
301
|
6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096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CORBA
++
:一个具有自卫智能体的扩展CORBA
李巧云,李健东,代大为
1996(1): 42-48.
摘要:将自卫机制加入OOP成为AOP以提高CORBA中软件的强健性和防卫能力,在CORBA这个异构环境中,一个对象申请服务之后就需等待,如果应答迟迟不到则有可能永远等待下去,为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和蔓延,在客户和服务方的行为中加入超时机制(timeout mecha-nism)并采用利己或利他策略,使得对象可独立地根据当前环境和时间决定下一步骤,将这种在协作者失败的情况下仍能生存的对象称为自卫智能体,加入白卫智能体的CORBA称为CORBA
++
,由于智能体可在任何条件下生存,CORBA
++
可为用户提供可靠的服务,也就能实现CORBA
++
中软件构成的强健性。
关键词:智能体;自卫;强健性
28
|
26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23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思维的多时空模型初探
朱冰,陈莘萌
1996(1): 49-54.
摘要:给出一种拓扑意义上的记忆多空间模型,探讨了思维的多时空性,提出了思维的多时空模型,阐述了建立在思维多时空上的思维压迫机制等问题,并用思维的多时空模型解释了某些思维现象和规律。
关键词:思维时空;思维质子;思维的多时空模型;思维压迫机制
49
|
63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06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计算逻辑中的波动策略
印鉴,张黔
1996(1): 55-62.
摘要:以计算逻辑为基础,介绍了定理机器证明中一种新的启发式方法——波动方法,它是一种在证明中通过处理归纳结论来激活归纳假设的策略。
关键词:定理机器证明;波动;波前;繁殖;聚元;汇点
47
|
3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099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面向对象的软件原型化可操作模型OPM
何克清,宫本卫市,何非
1996(1): 63-70.
摘要:基于OMT(Object Modeling Technique),面向软件原型化领域,提出了可操作模型OPM(Object-Oriented Prototyping Modeling)。OPM是在对象模型OM(Object-Model)之上的一种二维的模型化方法,纵向,功能对象的APO抽象与继承的自顶向下模型化机制;横向,功能对象的有穷状态机中,状态对象的AKO抽象与继承的逐步细化的模型化机制。OPM通过当前状态对象的转换、消息授受来描述系统行为,原型化深度通过上述二维的对象模型化粒度来刻划,并给出了OPM应用的具体例子。
关键词:面向对象;原型化;状态转换;消息授受;动态行为
22
|
5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097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解“时间表问题”的启发式算法
黄干平,刘娟
1996(1): 71-74.
摘要:给出一种并行无回溯的解“时间表问题”的启发式算法,它能在O(nlogn)时间内找到一种满足给定的约束条件的可行时间表,如果这种时间表确实存在的话。
关键词:时间表问题;启发式算法;O(nlogn)复杂性;可行时间表
35
|
67
|
1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01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费米子动力学效应对胶子凝聚的贡献
杨平雄,刘觉平
1996(1): 75-78.
摘要:研究了费米子动力学效应对两胶子、三胶子凝聚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胶子凝聚值比未计及费米子动力学效应衰减得更快;并且随着夸克味数的增加,加快衰减.当味数N
f
=3时,胶子凝聚消失的温度为T
0
≈200MeV。
关键词:费米子动力学;瞬子媒质;胶子凝聚
30
|
2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13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量子色动力学求和规则和矢胶怪球
陆文韬,刘觉平
1996(1): 79-82.
摘要:计算了J
PC
=1
-1
三胶子流的两点函数并推导出其量子色动力学求和规则;在零宽度近似下,得到了矢胶怪球1
-+
的质量mv=1.9GeV,这与格点规范计算结果比较接近。
关键词:量子色动力学;求和规则;矢胶怪球
27
|
2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095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γ辐照InP的正电子湮没研究
马莉,李世清,陈志权,胡新文,鄢和平
1996(1): 83-86.
摘要:用
60
Co γ辐照对3种导电类型(P、N、SI)和不同掺杂浓度的InP晶体进行辐照,辐照剂量分别为10
3
GY,10
4
GY,10
5
GY。在室温下测量了样品辐照前后的正电子寿命,发现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正电子平均寿命基本不变或呈减小趋势,一方面是由于γ辐照使晶体内原子发生电离,导致晶体内空位型缺陷的电荷态发生变化,缺陷的负电性增加。另一方面γ辐照在晶体内产生缺陷,但大多数缺陷在正电子寿命测量前已在室温下退火,表明InP晶体具有较强的抗辐照能力。
关键词:γ辐照;正电子寿命;缺陷;电荷态
42
|
3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00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钠米金属颗粒膜的光学非线性
任大志,熊贵光
1996(1): 87-90.
摘要:应用有效介质理论和非线性光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小尺寸(nm)金属颗粒膜的等离子体激元共振增强效应,给出了描述局域场增强的表达式,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和讨论了局域场增强因子的质量厚度并得到金属微粒尺寸的相关特征。
关键词:金属颗粒膜;非线性光学;局域场增强;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
29
|
87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08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用二维光栅产生三维物体多重全息像
王取泉,答孝义
1996(1): 91-94.
摘要:提出利用浮雕型正交位相光栅产生多重全息像的方法,计算得到了多重全息像的位置和强度分布,给出了产生几个等光强全息像的条件,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正交光栅;多重全息像;全息术
54
|
8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094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Bi
4
Ti
3
O
12
薄膜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周正国,周殿清,李江鹏,黄良安
1996(1): 95-100.
摘要:采用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复合靶的射频溅射法,在S
1
,Au,Pt和Ti基片上沉积制备Bi
4
Ti
3
O
12
(BTO)铁电薄膜,对不同基片沉积的BTO薄膜,以及不同退火温度下的薄膜的相结构、成分及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TO薄膜的结构与退火温度和沉积基片有关,不同基片上钙钛矿结构形成的温度按T
t
<S
t
<Au<Pt递增,SEM形貌观察也得到证实。
关键词:Bi4Ti3O12铁电薄膜;钙钛矿;相结构
35
|
60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14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基于神经网络射线非直线传播的层析成像
唐雪原,黄华萍
1996(1): 101-106.
摘要:讨论了如何利用走时数据重建声波地震波或某些电磁波这类波长较长的射线慢度(波速的倒数)分布问题。首先根据费马原理,利用加权有向图求射线在给定介质中的最短传播路径,然后,基于Hopifield神经网络的联想功能,提出一种射线非直线传播的重建慢度分布的方法,计算机模拟表明,迭代是收敛的,并且能得到较好的慢度重建结果。
关键词:层析成像;慢度;神经网络
65
|
3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04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快速光线跟踪算法
孙晓安,陈淑珍,王永昌
1996(1): 107-111.
摘要:在三维真实感图形生成过程中时间与空间的平衡问题上,给出了一种新的光线跟踪的快速算法——轴向交非法,这种办法把场景中的物体沿三个轴向分裂、排序,以很少的内存开销,实现了对场景空间的任意分割与快速求交。通过实验,初步建立了一个微机三维真实感图形生成与显示系统,显示的图形真实感强,图形生成速度比一般的包围体法提高近一个数量级。
关键词:真实感图形;光线跟踪;轴向交并
47
|
251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16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ANSERLIN天线辐射方向图的研究
李永俊,顾朝晖,张凤珍,甘师尧
1996(1): 112-118.
摘要:指出了圆形基底上的环形行波磁流的辐射场与圆环扇形——辐射线(ANSERLIN)天线的辐射场强的等效性,用一致性几何饶射理论(UTD)求得了基底边缘的边缘绕射场;阐明了计入二次绕射的必要性;用等效边缘电流法(EEC)算得焦散区的绕射场,将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做了比较,二者基本符合。
关键词:ANSERLIN大线;磁流环;致性几何绕射理论;等效边缘电流法;二次绕射
77
|
29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09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金属-EDTA螯合物法制备Pb(Zr,Ti)O
3
超细粉的研究
方佑龄,赵文宽,张蕾,康俊明,袁良杰,黄玲
1996(1): 119-123.
摘要:以硝酸盐和EDTA(乙二胺四乙酸)为原料,用金属-EDTA螯合物热分解法制备均匀性好的Pb(Zr,Ti)O
3
超细粉,经FT-IR光谱,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表明:硝酸根离子可加速金属-EDTA螯合物的热分解,仅在250C时便有Pb(Zr,Ti)O
3
相生成,除PbO外不生成其它中间相,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中间相PbO逐渐消失,经700C1h煅烧所得到的单一Pb(Zr,Ti)O
3
相超细粉,平均粒径为34nm。
关键词:锆钛酸铅(PZT);金属-EDTA螯合物;凝胶前驱体;超细粉
33
|
187
|
1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11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高强度氟化物玻璃光纤的研制
康俊明,黄纪珍,黄玲,方佑龄
1996(1): 124-128.
摘要:以高纯无水的氟化物为芯玻璃原料,聚全氟乙丙烯塑料(TEFLON-FEP)为皮层,采用新的方法制备了ZrF
4
-BaF
2
-LaF
3
-AlF
3
-NaF(ZBLAN)氟化物玻璃光纤预制棒,并拉制出光纤,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光纤抗弯曲强度和光纤损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消除氟化物玻璃光纤中的微晶、气泡等缺陷,改进光纤表面及芯皮层界面状况是非常有效的,可明显地提高氟化物玻璃光纤的抗弯曲强度,降低光纤损耗,所制得的氟化物光纤的抗弯曲强度大于1100 MPa,光纤损耗低于0.25dB/m,该光纤已应用于某短程传输系统中。
关键词:氟化物玻璃光纤;聚全氟乙丙烯塑料;抗弯曲强度;影响因素
71
|
18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24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加载中...
上一期
下一期
批量引用
0
批量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