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武汉大学期刊中心
无数据
高级检索
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信息
联系我们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伦理声明
下载中心
编委风采
最新刊期
1997
年
第
6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吖啶橙-细胞DNA荧光抑制法初步筛选抗癌药物的研究
唐宏武,陈蓓,陈观铨,叶勇,曾云鹗,沈昊宇
1997(6)
摘要:以二倍体鼠肝细胞为标准细胞,用荧光探针吖啶橙(AO)示踪药物/细胞DNA的作用而提出了一种用Hadamard变换显微荧光图象分析法初步筛选抗癌药物的新方法.对D-氨基葡萄糖的3d过渡金属的配合物、D-氨基葡萄糖与β-萘酚醛的Schif碱及其与3d过渡金属的配合物和它们分别与甘氨酸形成的混配物共四个系列22种化合物与细胞DNA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Ⅲ)NG,Co(Ⅱ)NG,CuNG,CuGlu,NiNG,CuGluG,Fe(Ⅲ)NG7种化合物有明显的抗癌活性,其中CuGlu对G0期细胞更为敏感.
关键词:Hadamard变换显微荧光图象分析;鼠肝细胞;AO/细胞DNA体系;Schiff碱配合物;抗癌活性
27
|
141
|
26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262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水溶液中β-环糊精与苯甲酸雌二醇包络反应的光谱研究与应用
姚礼峰,罗兆福,马红燕,潘祖亭
1997(6)
摘要:在硫酸酸性介质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用紫外吸收、荧光光谱法对β-环糊精(β-CD)与苯甲酸雌二醇(EB)的主客体包络反应及协同增敏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水溶液中测定EB的荧光光度新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为4.9×10-9mol·L-1,其线性范围为5.3×10-9~2.0×10-6mol·L-1,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n=5).应用本法于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样品中EB的测定,结果满意
关键词:β-环糊精;苯甲酸雌二醇;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光谱分析;包络物
52
|
8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467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分子标记与QTL间连锁的检测与估计Ⅱ.利用双单倍体(DH)群体
胡中立,何瑞锋,章志宏,张学富
1997(6)
摘要:将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的“相关方法”应用到双单倍体(DH)群体,给出了适用于DH群体之标记座位(ML)与数量性状座(QTL)间连锁测验的统计方法,并进而给出了重组值及其抽样误差估计的理论公式.
关键词: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双单倍体群体(DH);相关方法;分子标记;连锁
27
|
162
|
1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288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Dunker)珍珠囊体外预培育的初步研究
刘汀,沈亦平,郑俊英,王亚平,张锡元,闫冰,陈晓汉
1997(6)
摘要:0.3%胰蛋白酶液(25℃)消化外套膜组织的第5~15min时间段所收获的细胞产物中,表皮细胞具有最高的纯度和贴壁活性;细胞悬液的体外短期培养过程中小牛血清和珠母贝组织提取物对于细胞在体外的生长和在珠核表面的贴附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合浦珠母贝;珍珠囊;体外预培育
20
|
74
|
8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314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人丙型肝炎病毒研究进展
郜金荣,徐进平,叶林柏,孟小林,曾晖
1997(6)
摘要:扼要介绍了近年来HCV研究的进展,包括病毒形态、基因组结构、病毒蛋白质及其加工、病毒流行病学、病毒与肝癌关系、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的发展及疫苗研究,并对抗体检测试剂的发展趋势和目前疫苗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人丙型肝炎病毒;检测试剂;疫苗
20
|
126
|
9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290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棉铃虫血淋巴凝集素的性质研究
范金水,罗志良,戴开甲
1997(6)
摘要: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血淋巴对人的A、B、O型红细胞有同等的凝集活性,对兔、小白鼠、豚鼠、蟾蜍、鲫鱼、鸡红细胞有不同的凝集活性,对山羊红细胞无凝集活性.其凝集活性能被D-半乳糖明显地抑制.对Ca2+无依赖性.70℃处理15min凝集活性趋于零.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诱导使其活性明显增加.化蛹早期及蛹期凝集活性下降.血淋巴凝集素通过盐析、凝胶过滤和纤维素层析得到分离.它在SDS-PAGE中表现为单一带,为糖蛋白,分子量为7.08×104.其蛋白质含量为98.74%,糖含量为1.26%.
关键词:棉铃虫;血淋巴;凝集素;糖蛋白
41
|
0
|
1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265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通过活性酯中间体合成大环酰胺的简便方法
徐汉生,徐伟,刘秀芳
1997(6)
摘要:通过活性酯中间体合成大环酰胺的简便方法徐汉生徐伟刘秀芳(武汉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72)关键词活性酯,合成,大环酰胺分类号O623.626由于结构与性能的特殊,氮杂冠醚与穴醚广泛受到重视.其合成方法有新的综述[1].通常使用的二酯氨解生成大环酰胺再...
关键词:活性酯;合成;大环酰胺
60
|
154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269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趋磁细菌研究 Ⅳ.好氧趋磁细菌HM-1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章勇良,卫扬保,杨清香
1997(6)
摘要:从黄石磁湖底部泥水样中分离到一株杆状好氧趋磁细菌HM-1,在pH7.0~8.0、30℃振荡培养的条件下培养时,每升培养基含4g柠檬酸,0.5g硝酸钠和50mmol·L-1FeSO4,分别是它生长和磁小体合成的最适碳源、氮源和铁源;此菌为G-,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阳性,不积累聚-β-羟丁酸,G+C的摩尔分数为64.08(HPLC);磁小体含一种矿质元素Fe.
关键词:趋磁细菌;磁小体;好氧趋磁细菌
37
|
207
|
2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269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FI-HG-ICP-AES测定痕量镉的研究
喻昕,廖振环,江祖成,陈建国,王松青
1997(6)
摘要:提出流动注射(FI)-氢化物发生(HG)-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原子发射光谱法(AES)联用技术测定痕量镉.对影响氢化物形成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在选择的最佳实验参数下,进样体积为300μL时,本法的检出限为0.2μg·L-1,精密度为1.2%(c=10μg·L-1,n=7).进样速率达75样次/h.该法用于茶叶及塑料浸取液中痕量镉的测定,结果满意.
关键词: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22
|
52
|
1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474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水杨酸锌的热分解反应机理
孙聚堂,王东利,张克立,王春林
1997(6)
摘要: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水杨酸锌,测定了其TG和DTA曲线.用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气相色谱和质谱法表征了各步热分解产物,研究了其热分解反应机理.整个热分解过程分两步进行:(HOC6H4CO2)2Zn→(OC6H4CO2)Zn→ZnO.第二步热分解的气相产物有苯酚、二苯并呋喃和氧杂蒽酮等.
关键词:水杨酸;锌;热分解;红外光谱
24
|
145
|
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270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AVM/蒙脱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水保水性能的研究
熊传溪,廖兰杰
1997(6)
摘要:通过乙酸乙烯酯/顺丁烯二酸酐(VM)共聚树脂的碱解,制备了水溶性的碱解VM树脂(AVM).用CaCl2将AVM水溶与蒙脱石水悬浮体共凝胶,制备了AVM/蒙脱石复合材料.吸水性和保水性测试结果证示:当CaCl2用量为10%,蒙脱石用量为15%时,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和保水性最好.粒度测试结果表示蒙脱石在水中的粒径为0.75μm,属于超微细分散.SEM照片显示,AVM/蒙脱石复合材料具有疏松的凝胶结构.
关键词:乙酸乙烯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蒙脱石;吸水保水性
27
|
101
|
6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425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己烯雌酚荧光性质的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潘祖亭,姚礼峰,马红燕
1997(6)
摘要:基于己烯雌酚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水解产物的荧光性质,建立了一种测量己烯雌酚的荧光光度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环境介质对产物荧光性质的影响,着重探讨了不同增敏剂在不同酸度下的作用机理.在比较了β-CD与CTMAB的增敏作用之后指出:在强酸性条件下,β-CD的增敏效果优于CTMAB;在强碱性条件下CTMAB优于β-CD.并通过小分子醇对包络物荧光强度的影响对包络机理作了详细的阐述.利用本法测定片剂中己烯雌酚的含量,结果较好.
关键词:己烯雌酚;β-环糊精;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荧光分光光度法
22
|
195
|
18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272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聚γ-(甘-丙二肽基)丙基硅氧烷钯催化剂的合成、加氢活性及结构表征
陈诗煌,刘基万,游江,张晓慧
1997(6)
摘要:合成了不同N/Pd摩尔比的聚γ-(甘-丙二肽基)丙基硅氧烷钯催化剂,用元素分析、红外差谱、XPS表征了它们的结构,讨论了催化剂对不同底物的加氢活性以及N/Pd摩尔比、溶剂、反应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关键词:高分子催化剂;氨基酸;加氢活性
23
|
28
|
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273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无胶毛细管电泳分离碱基对范围宽的DNA片段
赵涛,刘绮萍,程介克
1997(6)
摘要:提出一种无胶毛细管电泳分离碱基对范围宽的DNA片段的方法.用DB-1气相色谱毛细管柱,以羟乙基纤维素为筛分介质,研究了λDNA/EcoRⅠ+HindⅢ限制性片段的分离,分离效率达1.2×106板/m,检测限为2.1×10-17mol.应用于一种鲤鱼种族鉴别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的分离鉴定,结果与实际相符,分离速度比传统电泳方法提高20倍.
关键词:无胶毛细管电泳;DNA片段;PCR扩增产物
31
|
45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299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一株木麻黄弗兰克氏菌的细胞化学组分
胡传炯,郝勃,袁德军,梁蓉芳,周启,丁鉴,张忠泽,苏凤岩,李忠伟
1997(6)
摘要:采用薄层层析和氨基酸分析仪检测了细枝木麻黄弗兰克氏菌菌株Cc01的细胞化学组分.表明它的全细胞特征性糖为木糖和半乳糖;细胞壁氨基酸组分在薄层上只显示有赖氨酸.而无meso-DAP和甘氨酸;但在氨基酸分析仪上除含有谷氨酸(GLU)、甘氨酸(GLY)、丙氨酸(ALA)和二氨基庚二酸(DAP)以外,尚有较高含量的天冬氨酸(ASP)和赖氨酸(LYS).由这些氨基酸的分子比得出,菌株Cc01与胞壁Ⅱ型和Ⅲ型的参考菌株均明显不同,其特征性氨基酸分子比为Glu∶Gly∶Ala∶Dap∶Asp∶Lys为1.00∶0.13∶3.50∶0.21∶0.53∶0.78,其DAP含量仅为Ⅲ型菌株的1/6.表明Cc01的胞壁类型和其它弗兰克氏菌不一样,是一种特殊类型.
关键词:细枝木麻黄;弗兰克氏菌;细胞化学组分
15
|
75
|
9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275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珍汕97不育系和保持系水稻花粉发育过程中RNA含量变化的研究
江勇,王明全
1997(6)
摘要: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对珍汕97水稻不育系及保持系的花粉发育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幼小的单孢花粉到单核边位出现中央大液泡时期,不育系花粉细胞RNA含量与保持系无显著差异,单核末期不育系开始败育,双核期RNA含量与保持系双核期花粉细胞相比有显著下降,说明RNA含量下降是珍汕97不育系花粉败育的一个重要生理特征,不育系花粉在单核末期以前发育是正常的.
关键词:雄性不育水稻;花粉发育;RNA;花粉败育
38
|
65
|
9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430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张 ■教授与我国的植物科学
肖翊华,周凌云
1997(6)
摘要:张(1884—1950),植物学家和生物学教育家.中国近代植物学的先驱、现代实验性植物生理学和植物生态学的奠基人.最先自编我国第一套植物学、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种子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和植物生理学教科书.长期从事植物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我国的生物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建立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切知识和力量.
关键词:自然科学史;植物科学;张
40
|
4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302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短时间内Pt-SPE气敏电极上CO氧化电流的衰退研究Ⅰ.Pt表面氧化深度的影响
杨静,严河清,陆君涛
1997(6)
摘要:对短时间内Pt-SPE气敏电极上CO氧化电流的衰退现象的研究表明,Pt表面无CO吸附态情况下,衰退主要与电极阳极极化后Pt表面氧化程度加深有关;采用动电势扫描法可使电极对CO氧化的催化活性基本恢复,但随着电极的进一步极化,衰退仍会继续.
关键词: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铂;一氧化碳(CO);气敏电极;电流;衰退
56
|
28
|
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277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推拿治疗颈椎病53例临床疗效观察
徐秀芝
1997(6)
摘要:运用推拿治疗颈推病患者53例,总有效率100%,并特别注重临床症状消除或减轻后的疗效巩固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治疗机理.
关键词:推拿;颈推病;骨质增生
29
|
4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431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人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诱发Vero细胞凋亡的研究
李小锋,彭艳华,齐义鹏,林宏,李昌功
1997(6)
摘要:用人脊髓灰质炎病毒分别感染Vero细胞和稳定表达p35基因的Vero35细胞,经细胞核DAPI染色,细胞DNA琼脂糖电泳和TDT生物素原位标记等方法证实病毒感染的细胞具有典型的凋亡细胞学特征和生物化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人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Vero细胞诱发的细胞死亡能被昆虫杆状病毒凋亡抑制基因p35抑制,为ICE类蛋白水解酶途径的细胞凋亡.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病毒;Vero细胞;感染;细胞凋亡;p35基因
53
|
107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432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武夷慈姑珠芽营养繁殖的生物学研究
王海洋,陈家宽,周进
1997(6)
摘要:对武夷慈姑的珠芽形成动态、珠芽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武夷慈姑的珠芽于6月底开始形成,至11月初成熟,成熟珠芽在植物生物量中所占比例较大,珠芽数目与植株大小有关,珠芽适宜于土表和水面萌发,其幼苗的定植需在水深小于10cm处.
关键词:武夷慈姑;营养繁殖;珠芽
36
|
117
|
9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278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吲唑氧衍生物对水稻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丁自荣,张永钦,何之常,王小明,丁强
1997(6)
摘要:报道了10个新吲唑氧衍生物在指定浓度范围内对水稻幼苗根长,根数,芽长的影响,并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吲熟酯(Ethychlozate)和吲哚乙酸(IAA)进行了比较,为进一步研究吲唑氧衍生物的生理特性提供了基础性数据.
关键词:吲唑氧衍生物;吲熟酯;吲哚乙酸;水稻
24
|
4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279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茨藻科(Najadaceae)植物的果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孙坤,王青锋,陈家宽
1997(6)
摘要:用扫描电镜对国产茨藻科6种代表植物的果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茨藻科植物在果皮表面细胞形态、径向壁凸出与否、切向壁上的疣状颗粒以及角质突起的类型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作为种级水平分类的依据,并根据果皮微形态特征作出了茨藻属植物分种检索表.茨藻科植物在果皮表面具较密集的疣状颗粒等方面与水鳖科水筛属和苦草属等类群十分相似,因而支持了Miki(1937)和Shaffer-Fehre(1991)等关于茨藻科和水鳖科近缘的观点.
关键词:茨藻科;果皮;微形态
41
|
62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433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电化学方法检测非电活性气体二氧化碳的若干问题研究
周仲柏,柳文军,钱芳,章金谋
1997(6)
摘要:就非电活性气体CO2检测所遇到的若干电化学问题,诸如CO2电还原和直接电流法测定、O2的干扰以及CO2和O2气体的同时检测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先后提出并建立了微电流法、耗尽电解除氧法、调制电位脉冲-电流/库仑法等电化学测量方法,最终实现了常温下CO2和O2气体的快速电化学方法联合检测,既消除了O2的干扰,又无需CO2在电极上直接还原.
关键词:非电活性气体;二氧化碳;微电流法;耗尽电解除氧;调制电位脉冲-电流/库仑法
22
|
11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282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小菜蛾颗粒体病毒DNA限制性酶切分析及基因组DNA片段克隆
孟小林,肖红,吕颂雅,徐进平,叶林柏,SuzanneM.Thiem
1997(6)
摘要:小菜蛾颗粒体病毒DNA用BamHI和XhoI酶切,经0.75%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别得到12条带和8条带,平均分子量为113.0kb.用Supercos1Cosmid作载体,将Sau3AI部分消化的PxGV-DNA随机片段插入该载体的BamHI酶切位点,转化于XL1-Blue受体菌,经Amp平板筛选转化子,挑出256个Amp+菌落,以32P-dCTP标记的PxGV-DNA为探针,斑点杂交筛选得到59个阳性重组体,再经电泳检测,得到了59个不同大小的PxGV-DNA片段克隆.
关键词:小菜蛾颗粒体病毒;酶切图谱;DNA片段克隆
28
|
86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284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伪狂犬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丁建华,付烈振,王家富,罗满林,谢小虎,张楚瑜
1997(6)
摘要:利用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湖北地方株胸腺核苷激酶(TK)基因和gG糖蛋白基因启动子(PgG),构建了PRV基因转移载体.通过β-半乳糖苷酶基因确定PgG控制下外源基因的表达并筛选出表达β-半乳糖苷酶的PRV重组病毒.采用PCR对重组病毒进行了初步鉴定,证实外源基因可由构建的转移载体导入病毒tk基因中,重组的PRV湖北地方株可用于表达外源基因.
关键词:伪狂犬病毒;gG糖蛋白基因启动子(PgG);胸腺核苷激酶基因
21
|
119
|
1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310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HaNPV穿梭载体的构建及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棉铃虫中的表达
朱应,齐义鹏,刘德立
1997(6)
摘要:HaNPV穿梭载体的构建及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棉铃虫中的表达*朱应齐义鹏**刘德立(武汉大学病毒研究所,武汉430072)关键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穿梭载体,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分类号Q78,S852.65杆状病毒表达载体被广泛用于表达各种外源基因.由于...
关键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穿梭载体;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17
|
63
|
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285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影响重组凝乳酶原再折叠的主要原因研究
唐兵
1997(6)
摘要:对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与GSH/GSSG促进重组凝乳酶原复性进行了比较.GSH/GSSG促进重组凝乳酶原复性的效率低于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但最终效果相似.GSH/GSSG与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促进重组凝乳酶原复性的反应没有叠加效应.在低蛋白浓度条件下进行复性时,二硫键的错误配对是影响重组凝乳酶原再折叠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重组凝乳酶原;再折叠;二硫键
28
|
85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311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植物激素脱落酸伏安行为的研究
王宏,胡胜水,周性尧
1997(6)
摘要:植物激素脱落酸在BR介质中还原产生一良好的还原峰,其微分脉冲峰峰电流与脱落酸的浓度在7.5×10-6~9×10-4mo1·L-1范围内有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10-7mo1·L-1.并对其还原机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脱落酸;微分脉冲伏安法;植物激素
34
|
97
|
18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286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漆树漆酶催化氧化对苯二胺反应的微量热法研究
谢修银,颜承农,吴鼎泉,屈松生,杜予民
1997(6)
摘要:在厌氧条件下,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中,用微量热法测定了298.15K时漆树漆酶与对苯二胺反应的摩尔反应焓ΔrHm=-163.36±0.36kJ/mol,米氏常数Km=5.58×10-3mol/L和表观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1=8.63×10-3s-1,及此条件下用对苯二胺作底物时的漆酶活性值EA=0.045IU.还利用阿伦尼乌斯经验公式计算了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并讨论了酶-底复合过程的结合能ΔG0的计算.
关键词:微量热法;漆树漆酶;对苯二胺;酶反应
73
|
124
|
6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261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黑卵蜂寄主识别利它素的性质研究
邓莉,罗志良,戴开甲,曹爱华
1997(6)
摘要:通过盐析、柱层析和分子筛层析,从松毛虫雌蛾附腺中分离到一种SP-I组份,经生化方法检测鉴定,此组份是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1.35×105,等电点为4.2,蛋白质含量92%,糖含量8%.它能引诱松毛虫黑卵蜂和松茸毒蛾黑卵蜂在非天然寄主上的产卵检查、刺探行为,是一种黑卵蜂寄主识别利它素.
关键词:松毛虫;附腺;黑卵蜂;寄主识别利它素;糖蛋白
45
|
68
|
7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287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加载中...
上一期
下一期
批量引用
0
批量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