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武汉大学期刊中心
无数据
高级检索
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信息
联系我们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伦理声明
下载中心
编委风采
最新刊期
1998
年
第
6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邻菲咯啉钌(Ⅱ)化学发光分析测定环丙沙星
何治柯,袁良杰,马容明,罗庆尧,余席茂,曾云鹗
1998(6)
摘要:试验表明,在0.01molL-1NaAc-HAc(pH5.0)底液中,环丙沙星能增强Ce(Ⅳ)氧化Ru(phen)2+3的化学发光强度,据此建立了环丙沙星的化学发光分析法,线性范围为3.6×10-7~1.2×10-5gmL-1,检测限为4.4×10-8gmL-1,对8×10-7gmL-1和5×10-5gmL-1的环丙沙星平行测定9次,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8%和3.3%,该法用于片剂中环丙沙星含量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关键词:化学发光;钌(Ⅱ)-邻菲咯啉;环丙沙星
24
|
102
|
26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77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常压催化加氢合成邻氨基苯酚的研究
陈金芳,曲凡歧,黄筱玲
1998(6)
摘要:用硅溶胶改性的漆原镍催化剂,在常压液相催化条件下,氢化邻硝基苯酚制备邻氨基苯酚的反应过程,可分为诱导期、恒速吸氢阶段、吸氢衰减期3个反应阶段.恒速吸氢阶段的吸氢速率为5×102mol/(kg·min)且与体系的温度无关,诱导期随温度的增加而变短,吸氢衰减期的长短随溶剂量的变化而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邻氨基苯酚的收率在95%左右.
关键词:邻氨基苯酚;硅溶胶;加氢;镍
23
|
276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903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β-环糊精与四环素类抗菌素酸性降解物包络物的荧光光谱研究与应用
姚兵,罗兆福,潘祖亭
1998(6)
摘要:对四环素类抗菌素在浓硫酸作用下的降解物脱水四环素类抗菌素与β-环糊精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脱水四环素,脱水土霉素能与β-环糊精形成包络物,而脱水金霉素和脱水强力霉素与β-环糊精的包络作用则十分微弱,从四环素类抗菌素和β-环糊精的分子结构出发,对包络物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分别测定了包络物的形成常数,建立了利用转化荧光结构法测定四环素、土霉素和甲烯土霉素这3种四环素类抗菌素的新方法,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四环素类抗菌素;β-环糊精;包络物;荧光光谱
24
|
135
|
1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78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质量-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Ⅱ.利用DH群体或RIL群体
胡中立,章志宏
1998(6)
摘要:采用混合分布理论与极大似然法,拓展了适用于双单倍体群体(DH)和重组近交系(RIL)群体的质量-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方法.据此方法可以鉴别主-微基因的存在、了解主基因的作用方式、估计主-微基因的遗传效应和方差等遗传参数.
关键词:质量-数量性状;双单倍体群体(DH);混合分布;极大似然法;遗传参数
45
|
200
|
3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79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水稻红莲型粤泰不育系和保持系黄化苗及不同发育时期花药的mRNA分析
关和新,凌杏元,朱英国
1998(6)
摘要:分析了水稻红莲型粤泰不育系和保持系黄化苗、单核、二核、三核期花药约3000条mRNA,共观察到24条差异带,差异率为0.8%.说明绝大多数mRNA均是组成型表达.24条差异带中约50%的带银染着色深,其余的染色很浅.黄化苗期末能观察到差异带,单核期差异带为4条,二核期7条,三核期11条,另有2条差异带在保持系三核期出现而单核和二核期不存在.
关键词:水稻;雄性不育;黄化苗;花药;mRNA分析
18
|
52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80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含中心功能基Schif碱大环配合物和氮杂大环自由配体的合成
何永炳,王红军,牛长荣,吴成泰
1998(6)
摘要:使用Ba2+作为模板离子,将1,5-二(邻氨基苯氧基)-3-氧杂戊烷(3)分别与4-取代的2,6-二甲酰基苯酚(1a~1c)反应,获得高收率的Schif碱大环配合物(4a~4c),再经NaBH4还原解络,得到氮杂大环自由配体(L1~L3).本文研究和改进了4-取代的2,6-二甲酰基苯酚(1a~1c)的合成方法,由4-取代的2,6-二羟甲基苯酚经活性MnO2一步氧化,即可获得较好收率的产物(1a~1c).所有Schif碱大环配合物和氮杂大环自由配体均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等证实了它们的结构和组成.
关键词:氮杂冠醚;Schif碱大环配合物;模板合成
44
|
181
|
1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81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新质源水稻雄性不育系马协A的遗传分析
黄青阳,李如亮,张端阳,朱英国
1998(6)
摘要:用马协A和珍汕97A与13个水稻品系杂交,对两者的遗传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马协A和珍汕97A的恢保关系基本相同;它们与丛广41B、密阳23的杂交后代表现一对基因的分离规律,与明恢63的杂交后代表现2对基因的遗传规律;等位性测验表明两者的核不育基因是等位的.马协A和珍汕97A在遗传上属同一类型.
关键词:细胞质雄性不育;遗传分析;水稻
22
|
54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83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中国人CD59cDNA克隆、序列分析及其表达
黄健,苟德明,郑从义,夏总平,李文鑫
1998(6)
摘要:用RT-PCR方法从中国人胚胎总mRNA中扩增出420bp人补体终末阶段同源限制因子(CD59)的c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CD59cDNA与文献报道中的基因序列完全一致,含CD59全长编码区.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在3T3细胞中得到了表达.
关键词:同源限制因子;RT-PCR;序列分析;真核细胞表达
76
|
61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58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嗜碱细菌NTT33碱性β-甘露聚糖酶的纯化与性质研究
杨清香,曹军卫
1998(6)
摘要:报道了嗜碱芽孢杆菌NTT33产生的碱性β-甘露聚糖酶经纯化后,在PAGE电泳上呈现一条蛋白带,分子量为3.89×107,等电点为3.0~4.0,酶反应最适pH为9.0~10.0,最适作用温度为80℃,稳定pH为6.0~9.0,稳定温度为60℃以下.金属离子Cu2+,Ba2+,Mg2+,Al3+,Co2+对该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而Ag+,Hg2+,Mn2+对该酶有明显抑制作用,经薄层层析鉴定,该酶水解槐豆胶后产生葡萄糖、甘露糖以及低聚糖.
关键词:嗜碱芽孢杆菌;碱性β-甘露聚糖酶;纯化
24
|
131
|
36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84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两类新的酰胺型和酯型双冠醚的合成
牛长荣,石浩,何永炳,吴成泰
1998(6)
摘要:用邻、间、对苯二氧乙酰氯分别与4′-氨基苯并-15-冠-5缩合,制得了3种酰胺型双冠醚(8a,8b,8c);再以上述3种二酰氯与6-羟基二苯并-16-冠-5缩合,得到3种双酯型双冠醚(9a,9b,9c).上述6个双冠醚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及MS进行了表征和确认.
关键词:酰胺型双冠醚;酯型双冠醚;缩合反应;合成
56
|
51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59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σ
70
因子抗体能特异性地识别其他转录因子
侯松旺,龚睿,马辉文
1998(6)
摘要:通过免疫印迹法研究了抗大肠杆菌RNA聚合酶σ70因子的抗体对产气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不同生长阶段的天蓝色链霉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免疫识别作用.结果表明,抗大肠杆菌RNA聚合酶σ70因子抗体能特异性地识别上述微生物细胞内的一些蛋白质.对这些蛋白质的属性作了讨论,认为它们是RNA聚合酶的转录因子.本研究还发现,抗大肠杆菌RNA聚合酶σ70因子抗体识别的产气杆菌细胞内的蛋白质,在数量和种类上几乎完全与大肠杆菌相同.
关键词:抗σ70因子抗体;免疫识别;转录因子
35
|
71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911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马协型杂交稻不育系和保持系花粉发育的细胞学比较
丁毅,余金洪,朱英国
1998(6)
摘要:对湖北马协型杂交稻不育系A和保持系B从花粉母细胞至花粉发育过程各时期进行了细胞学的比较观察.醋酸洋红染色结果表明马协A和马协B都能顺利地通过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采用改进的快速银染法对花粉粒发育的细胞学观察,表明马协A的败育主要发生在二核期末至三核期初之间,先是营养核解体,生殖核后解体.说明马协A是一种新型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对快速银染法的优越性和马协A的败育途径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水稻;马协A雄性不育系;减数分裂;花粉;银染
45
|
66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61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热分析法研究马协水稻花药的发育及败育过程
周培疆,胡云楚,梅启明,周涵韬,屈松生,朱英国
1998(6)
摘要:用热分析法研究了花粉不同育期马协保持系与不育系水稻花药的热分解过程,获得了花粉不同育期马协保持系与不育系水稻花药的TG/DTA曲线,初步探讨了马协水稻花药的热分解规律及发育过程中花药干物质含量与发育期的关系.计算了马协保持系水稻花药发育的表观动力学参数,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经验式,并讨论了马协不育系水稻花药的败育过程.
关键词:马协水稻花药;发育;败育;热分析;动力学
26
|
5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62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制备十足目甲壳动物AGH蛋白的研究
颜金莲,张菁,陆仁后,徐盈
1998(6)
摘要:对十足目甲壳动物的雄性腺体激素(AGH)蛋白成分的分离、制备,本文研究了两种不同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排阻色谱法(SEC)分离AGH效果显著,分析速度快,分离完全,流动相易得、易处理,便于AGH纯品的收集、制备.
关键词:雄性腺体激素;分析;制备;高效液相色谱
44
|
67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913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武汉东湖的污染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张良轶,韦进宝
1998(6)
摘要:通过对武汉东湖40多年来的水生生物、周边环境和水质变化的分析比较,论述了东湖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和变化情况,在对东湖的环境容量研究计算以及最大可持续养鱼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东湖水体的综合功能,提出了武汉东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东湖;水污染;水生生物;可持续发展
26
|
669
|
3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89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含硫氮双齿配位体有机硅聚合物负载的铂络合物的催化作用
肖超渤,毛璞,林颐庚
1998(6)
摘要:含硫氮双齿配位体的有机硅聚合物和K2PtCl6反应,得到固载在二氧化硅上的聚-γ-N(β-苯硫基)乙基胺丙基硅氧烷铂络合物,并用XPS研究其结构.选用十二烯、癸烯、苯基烯丙醚、烯丙基苯、氯代十一烯、丁烯腈等7种底物与三乙氧基硅烷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另用丁烯进行氢化,均选用铂络合物为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铂络合物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在1.2~2.2h之间,含有4.9×10-6mol铂络合物可将苯基烯丙醚、十二烯、癸烯、烯丙基苯、氯代十一烯5种底物硅氢化,产率均在79%以上,其选择性在98%~100%之间.对丁烯的催化加氢效果也很好,第一次脉冲氢化时,直接形成0.045~0.049mol/molPt
关键词:聚-γ-N(β-苯硫基)乙基胺丙基硅氧烷;铂络合物;催化剂;硅氢化;氢化
28
|
58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915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胸苷激酶的免疫化学研究
皮新春,邹国林,吴传京,刘辉,万卉芳,黄晓玲,李宗山
1998(6)
摘要:采用免疫化学方法,以胸苷激酶(TK)抗体检测了5种培养的细胞(4种癌细胞和1种正常细胞)及12种人类癌组织切片.结果表明,正常细胞呈阴性结果,4种癌细胞及12种癌组织均呈阳性结果.提示此种方法在癌症的临床诊断方面可能有意义.
关键词:胸苷激酶;癌细胞;癌组织;免疫化学
57
|
49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63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博莱霉素与DNA的作用机理及其类酶性研究
邹国林,周晖
1998(6)
摘要:详细介绍了博莱霉素(BLM)与DNA的结合作用、活化BLM与各种自由基在BLM介导的DNA断链反应中的作用以及BLM类似酶的催化行为等多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关键词:博莱霉素;DNA;三元活性复合物;自由基;作用机理;类酶性
36
|
105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65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SPE电极上Pt单组分及Pt-Au双组分还原态CO
2
阳极剥离电化学氧化行为研究
于玉忠,严河清,陆君涛
1998(6)
摘要:采用循环伏安法,对SPEPt电极以及SPEAu-Pt电极上还原态CO2的电化学氧化行为研究表明,此类电极的电化学特性与光滑Pt电极一致:CO2在氢原子吸附电位区0~250mV(vs.RHE)处,可与电极上化学吸附的氢反应,生成还原态的CO2,通过线性扫描,还原态CO2即发生一不可逆电化学氧化过程(阳极剥离).在SPEPt系列及SPEAu-Pt系列上CO2的电化学行为表明,当SPEPt系列上Pt的载量为2.5mL的0.01mol·L-1H2PtCl6的Pt时,对还原态CO2的电催化活性最好,当Pt的载量相同时,在SPEAu-Pt上,催化剂对还原态CO2的电化学氧化行为比SPEPt电极更强,这是由于预先沉积的Au对后沉积的Pt有调制作用.
关键词: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还原态CO2;阳极剥离
43
|
4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071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耐碱细菌NTT36耐碱基因的克隆及表达产物的分析
龚勇,曹军卫,刘同明
1998(6)
摘要:耐碱芽孢杆菌NTT36总DNA经EcoRI酶不完全消化,与质粒pUC18的EcoRI酶切产物在体外重组后,转化大肠杆菌HB101.在碱性平板上直接筛选耐碱转化子,转化子经检测具有氨苄青霉素(Ampr)抗性,分析表明转化子具有15kb大小的重组质粒.用此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HB101、DH5α和XL1-Blue,均产生大量同时具有耐碱性和Amp抗性的转化子.通过Southern杂交和点杂交证明此重组质粒(定名为pGCA)由pUC18和NTT36总DNA的片段组成.分别提取上述3种克隆转化子和NTT36细胞膜蛋白,进行SDS-PAGE梯度凝胶电泳,发现在pH10.6条件下培养的转化子和供体菌NTT36与在中性培养基中生长的转化子和受体菌相比,有5条多肽带有明显差异.表明这5条多肽带与耐碱性有关.
关键词:耐碱芽孢杆菌;耐碱基因;克隆;表达
24
|
103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92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层理鞭枝藻的藻蓝蛋白和藻红蓝蛋白α-亚基及其色素肽的光化学与光谱性质
赵开弘
1998(6)
摘要:用紫外可见吸收和圆二色光谱研究了层理鞭枝藻的藻蓝蛋白α-亚基色素肽和藻红蓝蛋白α-亚基色素肽的可逆光化学,这些研究表明藻蓝蛋白α-亚基色素肽和藻红蓝蛋白α-亚基色素肽分别相应于藻蓝蛋白和藻红蓝蛋白的辅基色素结构域.藻蓝蛋白α-亚基色素肽的光谱性质和可逆光化学与藻蓝蛋白α-亚基的相应性质很相似,藻红蓝蛋白α-亚基色素肽的光谱性质和可逆光化学与藻红蓝蛋白α-亚基的相应性质相似,不过藻红蓝蛋白α-亚基色素肽还具有一种新的可逆光化学性质,本文中称为类型Ⅲ可逆光化学,藻红蓝蛋白α-亚基在1mol/L硫氰化钾和4mol/L尿素中也具有该类型Ⅲ可逆光化学.
关键词:藻蓝蛋白;藻红蓝蛋白;可逆光化学;吸收光谱;圆二色光谱
38
|
110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66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苯甲酸锰的合成及热分解机理研究
张克立,陆剑华,袁继兵,袁良杰,孙聚堂
1998(6)
摘要:用半固相反应合成了苯甲酸锰,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确定了它的组成和晶体结构,它属单斜晶系,为层状结构.用DTA和TG研究了它在空气和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并用红外光谱表征了热分解产物.苯甲酸锰在空气中一步分解生成氧化锰,在氮气中除分解生成氧化锰外,生成的气相凝聚物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成分是二苯甲酮和三苯甲烷等.
关键词:苯甲酸锰;半固相反应;热分解
64
|
160
|
1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67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从作物根际分离的多粘芽孢杆菌固氮作用的研究
张高峡,卢振祖
1998(6)
摘要:用乙炔还原法,研究了从作物根际分离的51株多粘芽孢杆菌的固氮作用,结果表明:28株在有氧条件下培养能合成固氮酶并固氮,其中HW-1菌株固氮酶活性达78.3×10-6molL-1h-1.该菌株固氮活性在对数生长后期(36h)最高,最适固氮培养条件是35℃和pH8.0.该菌株在有5%氧气的条件下培养时,固氮活性最高,在初始培养和乙炔还原体系中分别注入50%氧气仍能检测到乙炔还原活性.培养基中NH+4阻遏该菌株固氮酶合成,但对已合成的固氮酶活性无影响.
关键词:多粘芽孢杆菌;固氮作用;乙炔还原
36
|
226
|
4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94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次黄嘌呤在铜电极上的伏安特性研究
胡胜水,张新萍,王政萍
1998(6)
摘要:研究了次黄嘌呤(Hxa)在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发现,以1.96×10-3~4×10-4mol·L-1NaOH作支持电解质时,在-0.25~-0.40V的电位范围内有一灵敏的阴极峰,它是吸附于铜电极表面的Hxa与Cu+络合物的溶出伏安峰.在选择的实验条件下,峰高与Hxa的浓度在1.46×10-6~2×10-3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5.6×10-8mol·L-1,可用于痕量的Hxa的检测.
关键词:次黄嘌呤;溶出伏安法;伏安特性;铜电极
39
|
81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69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水稻根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某些性质研究
刘翠兰,张楚富,林清华,李常健,李泽松,王许莲
1998(6)
摘要:对水稻根两种不同形式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ra和GSrb)进行了动力学性质研究.GSra对热比较稳定,而GSrb比较敏感;GSra的最适温度为55℃,GSrb为43℃.GSra和GSrb的最适pH都为7.5.GSra对L-谷氨酸、羟胺和ATP的表观Km分别为4.16、0.60和0.34,而GSrb分别为15.73、0.60和0.58.MSO对两者均表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
关键词:水稻根;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动力学
41
|
149
|
1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70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高分子键联金属钌(Ⅱ)和锇(Ⅱ)卟啉的合成
李早英,李聪,梁江林,严琨
1998(6)
摘要:5-(对羟基苯基)-10,15,20-三(对甲氧基苯基)卟啉(H2Por)在氮气流下分别与十二羰基三钌[Ru3(CO)12],十二羰基三锇[Os3(CO)12]作用得到钌(Ⅱ)、锇(Ⅱ)羰基卟啉配合物[Ru(Os)(Por)(CO)(MeOH)](2和3).2和3分别与氯甲基化聚苯乙烯反应,得到载有高分子链的钌(Ⅱ)、锇(Ⅱ)羰基卟啉配合物4和5.新的金属配合物经IR,UV-Vis,1HNMR光谱和元素分析得到证实.
关键词:高分子键链金属卟啉;配合物;合成
89
|
101
|
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71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染料中间体2-氨基-6-萘磺酰甲胺的合成研究
张治民,邱孝群,李庆云,梁淑彩
1998(6)
摘要:详细报道了以工业布龙酸(2-氨基-6-萘磺酸)为原料合成染料中间体2-氨基-6-萘磺酰甲胺的方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产物经元素分析、红外、核磁、质谱测定,与结构相符,并用液相色谱分析了产品的纯度.
关键词:布龙酸;2-氨基-6-萘磺酰甲胺;中间体
49
|
67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72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5,7,12,14-四甲基-二苯并-1,4,8,11-四氮[14]轮烯[H
2
tmtaa]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孙绍发,胡培植,张伦
1998(6)
摘要:报道了通过固-液相模板反应合成H2tmtaa稀土配合物的新方法.经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可见、核磁、差热分析、摩尔电导及固体电导测定,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四氮大环席夫碱;稀土配合物;合成与表征
64
|
70
|
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026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电化学制备Ni-Cu/Cu超晶格多层膜
喻敬贤,陈永言,黄清安,杨汉西
1998(6)
摘要:采用单槽双脉冲恒电位制备了超晶格Ni-Cu/Cu多层膜,测试结果表明:Ni-Cu层与Cu层间界面清晰,各层均匀连续、相互覆盖,具有良好的周期结构;Ni-Cu4.6nm/Cu1.4nm是具有良好外延生长的超晶格结构,铜、镍生长的择优取向面为[111]晶面,该材料表现出特殊的阳极溶解性能.
关键词:电沉积;Ni-Cu/Cu;超晶格;多层膜
46
|
139
|
2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98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用灰色模型预测同系物的液相色谱保留值
谢修银,颜承农,吴采樱
1998(6)
摘要:利用灰色理论的GM(1.1)模型研究了5-二甲胺萘-1-磺基胺盐酸盐(Dns胺)的同系物在不同组成流动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中的保留值与取代基碳原子数的关系.根据不同色谱条件下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和预测了6种Dns胺同系物在6种不同流动相组成色谱系统中的保留值k.并用相同的方法计算和预测了烷基取代苯和对氨基苯甲酸酯系列物的液相色谱保留值.计算和预测值的相对偏差小于3%.误差率高,预测精度比文献的预测结果好.
关键词:灰色模型;同系物;保留值;液相色谱
32
|
4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73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大鲵精子入卵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
邓凤姣,肖汉兵,熊定荣,张晴川,刘汀,张锡元,易清明
1998(6)
摘要: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大鲵精子的形状,受精过程中卵壳膜的变化,及精子入卵的过程.人工催产的精子头部具有棒状和辣椒状两种形状.卵壳膜随着受精时间的变化而出现皱褶、沟与嵴,受精完毕,皱褶消失.大鲵属于多精入卵,精、卵相遇60s,精子接触卵膜,授精75s精子头部一半进入卵内.授精90s精子头部和颈部完全进入卵内,但精子尾部留在卵膜外面;授精2min,受精完毕.
关键词:大鲵;扫描电镜;受精;壳膜
38
|
164
|
2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74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光敏胞质雄性不育小麦NAD激酶和NADP磷酸酶对光周期的反应
杨万年,何之常
1998(6)
摘要:研究了光敏感胞质雄性不育小麦及其对照可育系,在不同生育期叶片内NAD激酶和NADP磷酸酶的活性对不同光周期的反应.LD下可育核供体小麦叶片内的NAD激酶总活性、CaM依赖性和CaM非依赖性NAD激酶活性均略高于SD,但差别不显著;NADP磷酸酶活性在孕穗、抽穗和籽粒灌浆期均高出SD一倍以上.光敏胞质雄性不育小麦在LD和SD下,叶片中的NAD激酶总活性、CaM依赖性和CaM非依赖性NAD激酶活性以及NADP磷酸酶活性均有明显差别,而且LD下CaM依赖性NAD激酶活性逐渐被CaM非依赖性NAD激酶活性所取代.这反应出光敏胞质雄性不育小麦体内的NAD激酶和NADP磷酸酶活性比核供体正常可育系对光周期的反应更敏感,这可能是LD导致光敏小麦育性转换和花粉败育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光周期;光敏感胞质雄性不育小麦;NAD激酶;钙调素;NADP磷酸酶
35
|
76
|
2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901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含NiMo和稀土储氢合金的电催化析氢电极
范少华,蔡乃才,桂岳琼
1998(6)
摘要:采用合金电沉积和复合镀技术,将NiMo合金和稀土储氢合金的微粒修饰到镍基表面作析氢反应的催化层.介绍了电极的表面形貌及电极性能的测试结果.结果表明,电极的催化活性和催化层抗氧化能力高于NiMo电极,说明吸附氢起到了保持电极催化活性的作用.所以,在催化层中引入稀土储氢组分,不仅提高了电极对析氢反应的催化活性,更重要的是显著增强了催化层的抗氧能力,延长了电极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析氢电极;稀土储氢合金;NiMo合金
29
|
193
|
17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76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加载中...
上一期
下一期
批量引用
0
批量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