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武汉大学期刊中心
无数据
高级检索
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信息
联系我们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伦理声明
下载中心
编委风采
最新刊期
1999
年
第
4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TiO
2
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光催化活性
沈伟韧,贺飞,赵文宽,王怡中,方佑龄
1999(4): 389-392.
摘要: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过程超临界干燥法制备了 Ti O2 纳米粉体,并通过 X R D、 B E T、 T E M 等方法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 制备的 Ti O2 气凝胶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488 m 2 ·g- 1),平均粒径为 4.6 nm ,具有锐钛矿型晶体结构,经500℃煅烧2 h 所得的纳米粉体,锐钛矿型晶体结构更为明显,平均粒径6.7 nm ,比表面积 158 m 2 ·g- 1. 将它用于甲基橙溶液的脱色反应,具有高的光催化活性
关键词:二氧化钛;超临界干燥;制备和表征;甲基橙;光降解
65
|
532
|
97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65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由游离的三氨基胍在非水溶剂中合成TAZ
余天祥,杨发福,崔启新,杨海欧,李常青
1999(4): 393-394.
摘要:由游离的三氨基胍和叠氮酸在非水溶剂中合成三氨基胍叠氮酸盐( T A Z),其结构由元素分析、质谱( M S)和 I R谱所证实
关键词:三氨基胍硝酸盐;三氨基胍;三氨基胍叠氮酸盐
57
|
7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54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ICP-AES研究负载奎宁树脂对金、铂、钯的吸附
刘怀志,江祖成,汪福意,彭天右
1999(4): 395-398.
摘要:利用奎宁能与贵金属的络阴离子发生络合作用的性质,将其负载到阳离子交换树脂上,制得奎宁负载树脂( Q C R) .以 I C P A E S为检测手段,详细考察了吸附材料在静态吸附条件下对贵金属络阴离子的富集分离性能.结果表明, 在盐酸(0.1~3.0 m ol/ L) 溶液中,负载奎宁树脂的化学稳定性好.以0.1 m ol/ L的 H Cl为吸附介质,贵金属 Au、 Pd、 Pt可实现定量分离富集,吸附于奎宁树脂上的贵金属可用0.1 m ol/ L 的 H Cl- 2 g/ L 硫脲混合淋洗液完全解脱.方法用于抗癌药物及催化剂中 Pt、 Pd 的富集分离与测定,分析结果满意
关键词:ICP-AES;奎宁;吸附材料;金;钯;铂
61
|
86
|
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48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直流辉光放电光谱分析铜合金的基本特性研究
黄卫红,胡斌,王雷,江祖成,廖振环
1999(4): 399-402.
摘要:用自行组装的直流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dc G D A E S)仪器对分析铜合金的某些基本特性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光源放电室结构、放电气体压力、放电电压等操作参数以及试样尺寸大小对放电性能及元素谱线强度的影响,并进行了优化 考察了在不同放电气压条件下样品的溅射率和优化条件下辉光放电的稳定性最后,分析了铜合金标准样品中的 Al和 Mn,结果较满意
关键词:直流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铜合金;基本性能
45
|
65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56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测定磷霉素的研究
胡玉玲,冯钰锜,达世禄
1999(4): 403-406.
摘要:分别采用全多孔型硅胶基键合强阴离子交换柱与氨丙基键合硅胶柱,在低波长 200 nm 处检测,分离测定了磷霉素 探讨了流动相条件,如p H 值、离子强度等对磷霉素保留及分离选择性的影响,优化分离条件,建立了一种测定磷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新方法方法简便、快速
关键词:磷霉素;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
54
|
185
|
1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63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谷氨酰胺热分解机理的研究
黎新
1999(4): 407-410.
摘要:用 T G、 D T A 和 I R方法测试了谷氨酰胺的热分解过程,用 A M 1 方法全优化计算了谷氨酰胺及其热分解中间产物、产物分子的几何构型,得到其总能量,键级等数据 通过对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如键级、定域轨道能的分析,提出了谷氨酰胺的热分解反应机理
关键词:谷氨酰胺;热分解反应机理;AM1
34
|
124
|
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55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乙酰丙酮-BrO
3
-
-Mn
2+
-H
2
SO
4
的非线性化学反应新特征
安从俊,甘南琴,刘义,蔡汝秀
1999(4): 411-414.
摘要:首次报道了乙酰丙酮 Br O-3 Mn2+ H2 S O4 体系化学振荡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及浓度范围,研究了温度对振荡反应的影响,获得振荡反应周期、振荡寿命所对应的表观活化参数分别为 Ep = 100.68 k J·m ol- 1、 E L =48.05 k J·m ol- 1 ,首次报道并较为详细地研究了这一体系的新特征,对振荡反应中间物及产物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振荡反应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乙酰丙酮;化学振荡反应;机理
52
|
80
|
16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49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紫外光固化的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何东保,李庆云,范昌烈,刘振华
1999(4): 415-418.
摘要:以环氧树脂和丙烯酸为原料,合成了可紫外光固化的环氧丙烯酸酯的预聚物( A E O),研究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的加入量与加料方式对反应速度和产物性能的影响;同时也测定了不同类型的光敏剂对 A E O 的光固化速率,筛选了一种合适的光固化体系,并且用 I R 表征了环氧树脂与丙烯酸的混合物、 A E O 和光固化了的 A E O 的结构特征
关键词:紫外光固化;环氧丙酸酯预聚物;涂料
48
|
549
|
37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59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微量热法研究富勒烯衍生物对HL-60细胞代谢
李强国,曾煌,冯英,汤厚宽,屈松生,郑从义,屈三浦
1999(4): 419-422.
摘要:用微量热法研究了两种水溶性富勒烯衍生物对 H L60 细胞系的作用,发现除0.5 m g/ L富勒烯衍生物( I)对 H L60 细胞系有抑制作用以外,其它富勒烯衍生物对 H L60 细胞系的生长代谢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微量热法;富勒烯衍生物;HL-60细胞系
58
|
91
|
2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547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β-环糊精包合维生素D
2
的稳定性及结构研究
彭湘红,张俐娜,黄进,杨光,张平义,王业文
1999(4): 423-426.
摘要:用β环糊精(β C D)在60% 乙醇水溶液中与维生素 D2( V D2 )形成包合物在光照、高温、高湿度加速实验条件下测定包合物(β C D V D2 )中 V D2 含量变化3 个月的加速实验表明二年后包合物中 V D2 保持 85% ~95% ,而未包合的 V D2 量仅剩17% ~22% 因此“龙牡”壮骨冲剂使用包合物不仅可节约大量昂贵的 V D2,而且有利于产品质量稳定用红外光谱( I R)、 Xray 衍射、差热分析( D T A)、 U V 光谱研究了包合物的结构 结果表明该包合物形成了分子间氢键和新晶型,从而提高了其稳定性
关键词:β-环糊精;维生素D2;包合;稳定性
28
|
350
|
2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39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有机物添加剂对碱性锌电极的影响
高翠琴,罗列超,石建珍,周运鸿
1999(4): 427-431.
摘要:通过腐蚀实验,测量了锌在碱性溶液中的腐蚀速度,比较了几种有机物添加剂的缓蚀效果 用恒电位极化的方法研究了锌的沉积电流随时间的变化企图用该方法考查一些有机物添加剂对二次碱性锌电极枝晶生长的抑制作用 测量了多孔锌电极在含有各种有机物添加剂的碱液中的阴,阳极极化曲线结果发现,季胺盐型有机表面活性剂 C T M B在碱性溶液中对锌具有一定的缓蚀作用还可以抑制二次锌电极上枝晶的生长 又不会严重影响锌电极的阳极放电行为为碱性电池中锌电极代汞缓蚀剂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关键词:锌电极;表面活性剂;腐蚀;极化测量
61
|
207
|
4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67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含DDQ的Phen、Bipy及En金属配合物研究
胡培植,季立才,胡朝晖,张伦,汪凤珍,龙翔云
1999(4): 432-436.
摘要:在甲醇乙腈水介质中将邻菲咯啉( Phen)的 Cu(Ⅱ)、 Zn(Ⅱ)、 Pb(Ⅱ)配合物,2,2联吡啶( Bipy)的 Zn(Ⅱ)、 Pb(Ⅱ)配合物及乙二胺( En)的 Cu(Ⅱ)、 Zn(Ⅱ)配合物分别与 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阴离子的季铵盐( Et4 N D D Q)反应,合成了未见报道的7 个含 D D Q 的金属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通过 I R、 U V Vis、 E S R、摩尔电导及固体电导的测定对其结构及性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金属配合物;合成及性质研究
32
|
8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68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8-羟基喹啉与醋酸钴固相配位反应的热化学研究
温德才,刘义,胡立新,李昕,屈松生
1999(4): 437-439.
摘要:用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反应热量计,以 4 m ol· L- 1 H Cl溶液为量热溶剂,测得8羟基喹啉与醋酸钴固相反应焓Δr Hm = 29.68 k J·m ol- 1,计算了配合物 Co(oxin)2 ·2 H2 O 的标准生成焓Δf Hm = - 764.6 k J·m ol
关键词:固相配位反应;热化学;8-羟基喹啉;醋酸钴
46
|
7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732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壳聚糖-明胶共混膜
余家会,杜予民,郑化
1999(4): 440-444.
摘要:用溶液共混法成功地制备了壳聚糖与明胶共混膜,并用红外光谱, X 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光率,吸水率及力学性能测试对共混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混膜中壳聚糖分子与明胶分子间存在强的相互作用及良好的相容性,壳聚糖的引入有利于减小明胶的吸水率,改善其力学性能
关键词:壳聚糖;明胶;共混;相容性
35
|
1123
|
14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42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键能的分子轨道理论研究Ⅳ.共价化合物稳定性的键能表征
胡宗球,陈琼
1999(4): 445-448.
摘要:按求键能 E A B的方法,对键能与共价化合物稳定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在 I E H M 计算的水平上,键能 E A B小于25 e V 的键是不稳定的,而大于7 e V 的键则特别稳定因此通过计算键能 E A B,可推测共价物质的稳定性
关键词:键能;共价化合物;稳定性;IEHM
23
|
29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557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4-溴邻苯二胺的合成
尚雪亚,陈金芳,巫循伟,黄筱玲
1999(4): 449-451.
摘要:采用两条路线合成4溴邻苯二胺,并对路线(Ⅱ)中水解一步作了探讨这两条路线是:1.用漆原镍催化氢化 4溴2硝基苯胺;2.邻苯二胺溴化后,碱水解中间体 N, N(4溴1,2苯基)双乙酰胺
关键词:4-溴-邻苯二胺;漆原镍;催化氢化;N.N-(4-溴-1.2-苯基)双乙酰胺
43
|
299
|
9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552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微波烧结Al
2
O
3
陶瓷的研究
周健,董学斌,程吉平,梅炳初,袁润章
1999(4): 452-454.
摘要:简要介绍了微波烧结的特点,对 Al2 O3 陶瓷的微波烧结过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同常规烧结进行了对比实验,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些结论,为陶瓷微波烧结提供了实验依据
关键词:微波烧结;Al2O3陶瓷;烧结工艺
48
|
277
|
2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64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及其恢复性的遗传
黄青阳,景润春,何予卿,朱英国
1999(4): 455-458.
摘要:以花粉可育率和自然结实率为指标,对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丛广41 A 与其恢复系配制的 F1 、 F2 、 B C1 和 B C2 等世代的育性表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丛广41 A 属配子体不育,其不育性受一对隐性核主基因和不育细胞质共同控制,其核不育基因与珍汕 97 A 不等位 其恢复性受显性单基因控制,密阳 23 有一对强恢复基因,珍汕 97 有一对弱恢复基因
关键词:细胞质雄性不育;遗传;水稻
51
|
163
|
27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44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Quox-1基因同源序列在豚鼠精子形成中的表达
黄诗笺,吴海,魏俊,张锡元,易清明,薛志刚
1999(4): 459-462.
摘要:以地高辛标记的 Quox1 基因c D N A 的c3 片段为探针,与豚鼠基因组 D N A 作 Southern 杂交,结果表明,在豚鼠基因组中存在 Quox1 基因同源序列以抗 Q U O X1 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对成年豚鼠睾丸、附睾和幼年豚鼠睾丸的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发现在豚鼠精子发生中精子细胞分化为精子阶段有类 Q U O X1 蛋白表达,提示 Quox1 基因同源序列可能对豚鼠精子发生中的精子形成过程有调控作用
关键词:同源异形框基因;Quox-1基因同源序列;类QUOX-1蛋白;精子形成
61
|
26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53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电脉冲激活猪卵母细胞的研究
陈乃清,赵浩斌
1999(4): 463-465.
摘要:通过对猪卵母细胞的电激活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电场强度为 1 250 V/cm ,脉冲时程为40、60 μs时,效果较好,一次脉冲激活率可达85.3% 和87.1% ;而对于体内成熟卵母细胞,电场强度为1 500 V/cm ,脉冲时程为40、60 μs 时,效果较好,一次脉冲激活率达85.7% 和88.2% ;增加脉冲次数并不能显著提高激活率,反而使卵母细胞裂解率显著增加;激活液选用0.3 m ol/ L甘露醇(含0.1 m m ol/ L Mg S O4 )时,添加 0.1 m m ol/ L Ca Cl2 ,获得较好的激活率(87.8% )电脉冲激活卵母细胞后进一步培养,体内和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发育率并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电激活;卵母细胞;猪
28
|
43
|
1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51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卵母细胞的卵龄对猪核移植效率的影响
陈乃清,赵浩斌
1999(4): 466-468.
摘要:对核移植中,猪卵母细胞的卵龄对核移植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外成熟培养 48 h 的猪卵母细胞最适合作为核受体,其激活率达 78.3% ,并无裂解;去核率高达90% ;在作为核受体进行核移植时,融合率为75% ;重构胚胎的卵裂率为64.6% 卵龄进一步增大,激活率略有增加,但去核率、融合率和卵裂率均下降
关键词:核移植;卵龄;猪;卵母细胞
54
|
63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41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黑色素对流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抑制效应
郑从义,胡国斌,屈三甫,彭方,段晓红,彭珍荣
1999(4): 469-472.
摘要:用荧光染色技术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方法研究了 A1/京防861 和 B/沪防931 两株流感病毒感染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利用嗜麦芽假单胞菌黑色素抑制流感病毒诱导 M D C K 细胞凋亡的可能性 结果显示:黑色素在 100 m g· L- 1 浓度范围内,对 M D C K 细胞无细胞毒性; A1/京防 861 和 B/沪防 931 两株流感病毒均可诱导 M D C K细胞凋亡,但二者存在毒力差异(p< 0.05)病毒感染12 h 后,荧光染色可观察到典型的凋亡核形态,流式细胞仪则可检测到病毒诱导 M D C K 细胞产生的凋亡峰,且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7.02% 和 2729% ;20 m g· L- 1 的黑色素可有效抑制两株流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凋亡指数从25% ~35% 降至3% 以下 结果表明,黑色素可以抑制 A 和 B型流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
关键词:嗜麦芽假单胞菌黑色素;流感病毒;细胞凋亡
41
|
106
|
28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550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精子介导的报道基因在转基因泥鳅胚胎中的表达
常洪,余其兴,周荣家,郭一清,刘利,吴海
1999(4): 473-476.
摘要:以含lac Z基因的质粒 p C H110 为外源 D N A,采用外源 D N A 和精子在保存液里混合保温处理,再进行精、卵的体外受精的方法,观测了精子介导的报道基因在转基因泥鳅胚胎中的表达,4 次重复实验均获得了较稳定的实验结果 有 9.6% 的个体呈现lac Z基因表达的阳性对有关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泥鳅精子;LacZ基因;表达;转基因
22
|
86
|
1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57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AFLP在水稻线粒体DNA研究中的应用
凌杏元,关和新,周培疆,朱英国
1999(4): 477-479.
摘要:对 A F L P应用于水稻线粒体基因组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A F L P分析对m t D N A 质量要求高,m t D N A 应完整并反复抽提以达高纯度 m t D N A 不完全酶切所造成的假阳性可经第二次酶切排除选择引物一个选择碱基最适合水稻m t D N A A F L P分析 另外,研究表明从银染后未经烘烤的新鲜银染凝胶回收的 D N A 扩增效果好、产物经纯化可直接用于克隆以及探针标记
关键词:水稻;线粒体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58
|
119
|
1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46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抑癌基因FHIT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黄赞,朱帆,蒋达和,李文鑫
1999(4): 480-484.
摘要:用 P C R 方法,从人脑c D N A 文库中克隆 F H I T 基因扩增得到553 bp 片段克隆于p G E M T 载体,测定了其 D N A 序列该序列包括 F H I T c D N A 编码区全部444 bp,以及5′端52 bp 和3′端57 bp 非编码区序列编码区有二处位点发生突变:第92位密码子中的 C突变成 G,是同义突变,不导致氨基酸改变;第112位密码子中的 C也突变成 G,导致由 Thr变为 Ser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 F H I T 基因编码区内部点突变导致氨基酸改变的报导
关键词:FHIT基因;克隆;序列分析
45
|
5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47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普通小麦和节节麦G-带核型的研究
佘朝文,宋运淳,刘立华,周兵红,刘明瑜
1999(4): 485-488.
摘要:用改良 A S G 法显出了普通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的两个品种和节节麦( T. tauschii L.或 Aegilopssquarrosa L.)的有丝分裂染色体 G带分析表明, 1) 全部供试材料 G带具有一些共同的的特征, 即带数多,细窄而大小相近,带间区小,分布较均匀, 着丝粒和次缢痕两侧及两臂末端都具带; 2)它们的同源染色体间带纹可较准确地配对; 3)普通小麦两品种虽带型相似,但总带数有差异; 4)节节麦与普通小麦中国春 D染色体组的 G带带型很相近,两者带数相同的臂为50.0%
关键词:普通小麦;节节麦;染色体G-带
46
|
69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43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博莱霉素切割DNA反应的定量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林元藻,邹国林,李鹏
1999(4): 489-492.
摘要:用硫代巴比妥酸反应分析了博莱霉素 A5 ( B L M A5 )对 D N A 的断裂作用在 Fe2+ 和 O2存在下, B L M A5能导致 D N A 链断裂研究了一些因素对 B L M A5 催化 D N A 断链反应的影响,设计并建立了 B L M A5 切割 D N A 反应的定量测定方法,并测得 Km 约为153 μm ol· L- 1, Vm ax 约为0046 A532nm Unit·s- 1
关键词:博莱霉素;切割DNA反应;定量测定
40
|
102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61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藻红蓝α亚基脱辅基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盛树斌,马晓军,霍海蓉,赵开弘
1999(4): 493-496.
摘要:用 P C R技术从层理鞭枝藻总 D N A 中扩增藻红蓝蛋白 α亚基脱辅基蛋白的基因(pec A), 将pec A 克隆于p Bluescript,然后将pec A 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 G E M D,形成的重组质粒在 B L21( D E3)中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蛋白形成包涵体.高效表达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19×103 ,与藻红蓝蛋白α亚基脱辅基蛋白的分子量一致,经 Dot E L I S A 进一步证实该表达蛋白为藻红蓝蛋白α亚基脱辅基蛋白
关键词:藻红蓝蛋白;基因克隆;基因表达
37
|
55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69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NaCl对水稻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及同工酶的影响
李常健,林清华,张楚富,李泽松,彭进,朱英国,PengShaobing,BennettJohn
1999(4): 497-500.
摘要:在营养液中 Na Cl的胁迫下,水稻根和叶的谷氨酰胺合成酶( G S)的活性降低,但叶的 G S活性对 Na Cl浓度的敏感性大于根根和叶中的 G S活性变化与根和叶的平均质量和可溶性蛋白水平的变化是一致的 Native P A G E活性染色以及 Im m unoblotting 检测表明,根和叶的 G S活性的降低主要是由于 G Srb 和 G S2的活性及其相应蛋白质水平降低所致
关键词: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水稻;NaCl
65
|
324
|
127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558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纯品枸杞多糖对小鼠抗疲劳的效果
罗琼,阎俊,张声华
1999(4): 501-504.
摘要:将纯品枸杞多糖分为5,10,20,50,100 m g·kg- 1 ·d- 1等5 个不同剂量的实验组,灌喂小鼠,观察其对小鼠抗疲劳的效果纯品枸杞多糖能显著地增加小鼠肌糖原、肝糖原储备量;提高运动前及游泳后 90 m in 及 150m in L D H 总活力;降低小鼠剧烈运动后血尿素氮增量,加快运动后血尿素氮的恢复速率;以10 m g·kg- 1 ·d- 1 剂量组效果最佳 提示纯品枸杞多糖在提高机体对运动员负荷的适应能力,抵抗疲劳产生和加速疲劳的消除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枸杞多糖;抗疲劳;量效关系
50
|
447
|
3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70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温控表达载体的构建及HIV-1p24的表达与纯化
王宏伟,金宁一,龚伟,苏忠兰,殷震
1999(4): 505-508.
摘要:通过改造原核表达载体p B V220 和p E T28,构建出了一种新的通用型温控原核表达载体p V V5,该载体携带 Pr Pl串联温控启动子以及 His Tag 的纯化标签,利于目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将 H I V1 gag 基因的11481857 编码序列分别插入到p V V5b、p E T28b 的相应位点,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 p E G1b、p B G7b,二者在不同受体菌中,表达重组蛋白的量分别占全菌体蛋白总量的 42% 和28% 表达产物为融合蛋白并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该蛋白 N 端与含6 个组氨酸在内的30 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相连,利用 I M A C金属螯和层析柱,对包涵体中的重组p24 蛋白进行纯化, 其纯度超过 80% ;对上清中的可溶性p24 蛋白进行纯化,产物最终纯度超过67% 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可与 H I V1 型标准阳性血清发生较强的免疫学反应
关键词:表达载体;HIV-1;衣壳蛋白
39
|
78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50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猪瘟病毒HCLV株E
2
核苷酸序列与结构分析
傅烈振,朱燕,王家富,张芄玮,王宁,张楚瑜
1999(4): 509-512.
摘要:用 R T P C R技术从 C S F V H C L V 株 F482 代感染兔脾的细胞总 R N A 中分段扩增出了 C S F V E2 基因特异的3 个部分重叠的 D N A 片段(大小分别为 499 bp、572 bp 和 245 bp),并将之分别克隆到p G E M T 载体上 经核苷酸序列测定和片段重叠完成了包含 E2 全长基因的 1 144 bp 序列的测定,其 G C含量为49.0% :核苷酸序列与国外报道的各株病毒的 E2 基因同源性分别为83.5% ~97.5% ;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也分别为89.3%~96.2% ,变异主要分布在 E2 蛋白的 N 半部分
关键词:猪瘟病毒;囊膜糖蛋白E2;核苷酸序列;抗原漂变
37
|
34
|
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60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世纪之交的生物物理学
丘冠英,谭铮
1999(4): 517-520.
摘要:概述了生物物理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生物物理学是物理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学科,近十多年来发展很快,它在未来生物学发展中的重要性在迅速上升 新近美国不少著名大学纷纷成立物理学与生物学交叉学科研究院以及 Nature 杂志1999 年第一,二期接连对此所作的显要报道和评论,更令国际科技界瞩目
关键词:生物物理学;学科交叉;综述
36
|
303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62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加载中...
上一期
下一期
批量引用
0
批量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