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武汉大学期刊中心
无数据
高级检索
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信息
联系我们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伦理声明
下载中心
编委风采
最新刊期
2000
年
第
6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包核为H
2
O
2
的超声造影剂研究
卓仁禧,丁雄军,傅功成,李威
2000(6): 645-648.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01
摘要:以双氧水为包核 ,以卵磷脂 ( PC) ,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 ( DPPC) ,司盘 6 0 ( Span 6 0 ) ,吐温 6 0 ( Tween6 0 )等为膜材 ,用逆相蒸发法或超声法制备了 12种囊泡 ,其平均直径在 0 .1~ 3μm范围内 .研究了囊泡的包封率、形状以及尺寸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得的囊泡稳定性较好 ;而膜材不同 ,囊泡的稳定性也有明显的差别 .选取包封率较高的一种囊泡 ,在 37℃ ,过氧化氢酶存在下测定了 H2 O2 的释放速率 .将部分囊泡通过静脉注射到家兔体内 ,观察到其肝部位的超声波信号有明显增强
关键词:超声造影剂;囊泡;过氧化氢;背向散射
52
|
6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209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7种喹诺酮类药物固体表面室温磷光或延迟荧光分析法研究
刘长松,董川,冯小花,晋卫军
2000(6): 649-654.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02
摘要:建立了滤纸为基质的 7种喹诺酮类药物的固体表面室温磷光 ( SS- RTP)或延迟荧光 ( SS- DF)分析测定的新方法 .对影响喹诺酮类药物发光强度的各种因素 ,包括介质 p H条件、重原子种类、浓度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实验表明 ,除氧氟沙星在 p H=6 .5条件下有较强室温磷光发射外 ,其余 6种药物均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强 RTP或 DF发射 ,其适宜 p H为 1.6或 1.8.方法的稳定性好 ,线性范围宽 ,检出限低 .7种喹诺酮类药物在尿样中的回收率最大为 10 4.3% ,最小为 97.7% ,能够满足痕量分析的要求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固体表面室温磷光;固体表面延迟荧光;药物分析
75
|
190
|
1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167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制备漂浮性海藻酸钠控释胶囊的一种新方法
祝志峰,卓仁禧,许新华,张先正
2000(6): 655-658.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03
摘要:提供一种制备漂浮性海藻酸钠缓释胶囊的新方法 .以添加发泡剂的方式 ,在多价金属离子交联海藻酸钠的过程中通过加热交联浴 ,使发泡剂受热分解 ,在固化后的海藻酸钠囊粒中形成密闭的泡孔 ,从而使其具备水中可漂浮性 .以 ( NH4) 2 CO3为发泡剂 ,2 ,4- D和 2 ,4,5 - T为模型药物 ,研究了发泡剂用量和药剂水溶性对该胶囊水中释放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海藻酸钠;胶囊;控制释放;漂浮
80
|
179
|
9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171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金属单质及含氟表面活性剂对碱性锌电极的联合作用
高翠琴,石建珍,胡经纬,周运鸿,傅妮娜
2000(6): 659-662.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04
摘要:通过测量碱性体系中锌电极极化曲线的方法 ,研究了单质金属 Pb,In,Bi和含氟表面活性剂 FSA,FSP,FC- 99,FC- 12 9,FC- 170 C,FC- 430对锌电极的影响 .并着重考查了这些单质金属和含氟表面活性剂的联合作用 .结果发现 ,两者联合使用 ,具有良好的叠加效应 .可以明显减小锌上的析氢电流密度 ,增大析氢超电势 ,减缓锌的腐蚀 .为碱性体系中锌电极代汞缓蚀剂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关键词:含氟表面活性剂;锌电极;极化曲线;缓蚀剂
51
|
131
|
2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213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在具有现场合成H
2
O
2
电极的TiO
2
光催化反应体系中降解SDS
蔡乃才,黄行九,霍耀东,王亚平,王鄂凤
2000(6): 663-666.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05
摘要:采用一种新型空气 (氧 )电极作现场光化学反应的 H2 O2 发生源 .该电极用空气中的氧作反应原料 ,在电极的电催化作用下生成 H2 O2 ,电流效率最高可达 90 % ,而且对溶液的 p H适应范围较广 .将这种新型的空气(氧 )电极引入光催化反应系中 ,使“光化学氧化反应”和“光催化氧化反应”同时发生在同一体系 ,在不改变光照条件下可提高有机污染物的光氧化速度 .本实验测定结果表明 :在含空气 (氧 )电极的光催化反应体系中 ,十二烷基磺酸钠 ( SDS)的降解速度比在两种独立体系中明显增大
关键词:空气(氧)电极;TiO2;光催化;光化学氧化
35
|
88
|
6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179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碘化4-(2-苯并噁唑)-N-甲基吡啶盐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蔡苹,张丙广,苟少华,段春迎,游效曾
2000(6): 667-670.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06
摘要:合成了标题化合物碘化 4- ( 2 -苯并唑 ) - N-甲基吡啶盐 ,并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 .晶体数据 :C1 3H1 1 IN2 O,Mr=338.15 ,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 C2 / c,a=1.0 0 16 ( 3) nm,b=1.782 0 ( 6 ) nm,c=0 .7399( 1) nm,β=10 9.16 ( 2 )°,V=1.2 434 ( 6 ) nm3,Z=4,Dx=1.81g/ cm3,μ=2 5 .3cm- 1 ,F( 0 0 0 ) =6 5 6 .结构偏离因子 R=0 .0 2 7,Rw=0 .0 35 .结构测定表明 ,有机阳离子中两个杂环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148.9°,是一个大的共轭体系 ,有可能实现自身内部的电子转移
关键词:合成;晶体结构;碘化4-(2-苯并唑)-N-甲基吡啶盐
32
|
95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191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新型染料中间体的合成研究——2-氨基-8-羟基-6-萘磺酰-N-甲基苯胺的合成
张治民,孙丽芳,潘吉力,傅妮娜,张玉蓉
2000(6): 671-673.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07
摘要:报道了以 γ-酸 (即 2 -氨基 - 8-羟基 - 6 -萘磺酸 )和 N-甲基苯胺为原料合成新型染料中间体 ( 2 -氨基 - 8-羟基 - 6 -萘磺酰 - N-甲基苯胺 )的方法 ,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 ,产物经元素分析、红外、核磁、质谱测定 ,与结构相符 ,该合成方法简便 ,反应条件易于控制 ,产率高 ,产品纯度好 ,为萘胺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
关键词:染料中间体;2-氨基-8-羟基-6-萘磺酰-N-甲基苯胺;γ-酸;N-甲基苯胺
49
|
179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180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药物荧光分析法研究进展
潘祖亭,刘义庆,刘小玲
2000(6): 674-680.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08
摘要:简要概述了药物分析中荧光分析法的研究现状、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特别评介了药物荧光分析中的表面活性剂增溶增敏作用及其机理、包络作用及其机理、荧光探针分析法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法等
关键词:药物分析;荧光光谱;包络作用;表面活性剂;荧光探针;三维荧光光谱
26
|
1468
|
78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185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黄原胶与魔芋葡甘聚糖马来酸酯的协同相互作用及其凝胶化的研究
何东保,彭学东,詹东风
2000(6): 681-684.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09
摘要:黄原胶 -魔芋葡甘聚糖马来酸酯 ( AME)通过改变各种比例成分制备了混合凝胶 .当多糖总浓度为1% ,黄原胶对 AME的共混质量比例为 70 / 30 ,并在 80℃水浴中恒温 0 .5 h,可达协同相互作用的最大值 ;研究了制备温度 ( Tp)和体系盐离子浓度对凝胶化的影响 ;并把改性的 AME-黄原胶与未改性的魔芋葡甘聚糖 ( AGM) -黄原胶的混合凝胶性能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 ,两者均具有相似行为 ,只不过黄原胶 - AGM的凝胶强度、粘度等比较低 .同时从其 FTIR谱图上分析了这两种多糖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机理
关键词:相互作用;凝胶化;黄原胶;魔芋葡甘聚糖马来酸酯
22
|
365
|
2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202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N-酰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取代度控制的研究
郑化,杜予民,余家会,肖玲
2000(6): 685-688.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10
摘要:对壳聚糖于醋酸 /甲醇介质中的 N-乙酰、N-丙酰、N-丁酰、N-己酰化反应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壳聚糖的 N-酰基化反应在室温 1h内接近完全 ,N-酰基取代度 ( DS)取决于醋酸和甲醇浓度以及酸酐与氨基的摩尔比( R) ,对醋酸和甲醇浓度及酸酐与氨基摩尔比进行控制 ,可制得不同取代度的 N -酰基壳聚糖 ,较为合适的反应条件为 :Me OH浓度 80 % ( w/w)、Ac OH浓度 1% ( w/w)、酸酐与氨基摩尔比 0~ 3.
关键词:壳聚糖;N-酰基化反应;N-酰基壳聚糖;N-酰基取代度
39
|
429
|
2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183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电化学沉积金属铅的二维枝晶生长及其结构
欧阳礼,任红轩,颜肖慈,罗明道,刘杰,杨锋
2000(6): 689-691.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11
摘要:用电化学沉积方法 ,在负电极周围生长出二维铅枝晶 ,通过处理其表面形貌 ,计算了铅枝晶的分形维数 .修改了 DL A模型 .据改进的 DL A模型 ,用计算机模拟了铅枝晶生长图像 .结果表明 ,铅枝晶明显具有分形的自相似特征 .对影响铅枝晶结构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电沉积;铅枝晶;分形;分维
53
|
190
|
1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177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对氯甲苯氨氧化法制备对氯苯腈研究
谢光勇,黄驰,郑穹,陈远荫
2000(6): 692-694.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12
摘要:在“微反 -色谱”联用装置上完成对氯甲苯氨氧化制备对氯苯腈的催化剂评比和筛选后 ,在内径 30 mm的石英管固定床反应器上印证并进行工艺条件实验 .考察了反应温度、氨比、空气比和空间速度对反应的转化率、摩尔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所确定的工艺简捷 ,在合适的条件下使用 PC97催化剂 ,对氯甲苯转化率高达 10 0 % ,对氯苯腈摩尔产率 90 .9% ,生成的对氯苯腈为白色针状结晶 ,纯度高于 99%
关键词:氨氧化;对氯甲苯;对氯苯腈;催化剂
35
|
268
|
7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173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有关复合电沉积机理研究
李卫东,胡进,左正忠,周运鸿
2000(6): 695-700.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13
摘要:介绍了微粒前处理、电流密度、微粒浓度、搅拌、p H值等工艺参数以及微粒表面电荷对电沉积复合镀层的影响 ,回顾了 Guglielmi模型、MTM模型等复合电沉积机理的发展和现状
关键词:电沉积;复合镀层;沉积机理
42
|
390
|
6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201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硫化氢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王又容,严河清,王鄂凤
2000(6): 701-705.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14
摘要:介绍了各种 H2 S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探讨了利用凝胶和固体聚合物作为电解质 ,进行硫化氢气体检测的可行性
关键词:硫化氢;电化学传感器;凝胶电解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
26
|
655
|
2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199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杀灭钉螺新药物的研究——5,7-二羟基-4’-苄氧基黄烷酮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覃章兰,李文新,黄天宝,叶文法
2000(6): 706-708.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15
摘要:由对羟基苯甲醛 ,经过对苄氧基肉桂酸 ,再与间苯三酚环化合生成 5 ,7-二羟基 - 4 -苄氧基黄烷酮 ,通过生物活性测定 ,发现该化合物是高效、低毒、快速杀灭钉螺和具有抑制上爬特点的新药物
关键词:黄烷酮;合成;杀灭钉螺活性
42
|
170
|
2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206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生物信息学Blocks和Motifs方法在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肖明,张楚瑜
2000(6): 709-716.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16
摘要:评述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及几种主要分析软件的基本原理 ;提出了蛋白质、核酸序列分析、搜索Blocks和 Motifs的基本方法 ,并提出把病毒信息学作为入门推动整个生物信息学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Blocks;Motifs;序列分析;病毒
46
|
260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195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伪狂犬病毒TK基因转移载体构建及LacZ基因表达
潘兹书,张楚瑜,赵伟光,郑从义,丁建华
2000(6): 717-720.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17
摘要:在扩增、克隆 PRV tk、g H基因的基础上 ,构建了包含 tk和 g H基因片段的转移载体质粒 p TK2 .5 .以PRV糖蛋白 g G启动子 ( Pg G)为控制外源基因表达的启动子 ,以 E.coli lac Z为报道基因 ,用其替换 p TK2 .5质粒tk区的 Sal I与 Xho I之间的序列 ,构建了转移载体质粒 p TK- L ac Z.瞬时表达证实 ,转染细胞的 p TK - lac Z质粒在野生型 PRV感染的情况下 ,能有效表达β- Gal酶活性 .将 p TK- lac Z转染 BHK 2 1细胞后再以 PRV感染进行同源重组 ,在 143TK- 细胞上经 5 -溴脱氧尿苷选择 ,Vero细胞纯化 ,X- Gal染色 ,蓝斑筛选 ,分离到重组体 PRV ( r PRV) .r PRV与野生型 PRV在细胞上具有类似的生长特性 ,且经过连续传代的 r PRV仍能稳定的表达β- Gal酶活性
关键词:伪狂犬病毒;胸苷激酶基因;转移载体;LacZ基因
24
|
152
|
9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204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普通鲫鱼的RAPD标记及其遗传多样性
宋平,周伟,潘云峰,胡珈瑞,向筑
2000(6): 721-725.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18
摘要:采用了 387个引物对普通鲫鱼进行了 RAPD( random am plified polym orphic DNA)分析 ,筛选出了 31个重复性好、可用于普通鲫鱼 RAPD标记的引物 .另用 8个引物对普通鲫鱼 ( 2 0尾 )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这 8个引物共检出 45个位点 ,其中多态性位点数 2 4个 ,占总位点数的 5 3.33% ;据个体间共有带数和 Nei′s遗传相似率计算公式 ,计算出普通鲫鱼平均遗传相似率为 88.6 8% .上述两项指标的初步分析表明 ,普通鲫鱼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普通鲫鱼;遗传多样性;RAPD标记
49
|
127
|
46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211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蓝藻Trichodesmium thiebautii细胞外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邵雪玲,佐藤実,竹内昌昭
2000(6): 726-728.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19
摘要:蓝藻 Trichodesmium thiebautii细胞外多糖经过 DEAE- sephacel柱层析后 ,经 TL C、GL C、1 H- NMR分析 ,推定为硫酸化多糖 ,其组成单糖主要为 D-半乳糖 ,其次是 D-葡萄糖、D-木糖、2 -脱氧核糖、L-鼠李糖 ,并含有葡萄糖醛酸和丙酮酸
关键词:蓝藻T.thiebautii;细胞外多糖;单糖
24
|
176
|
8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188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不同氮源对水稻幼苗根氨同化酶的影响
李泽松,林清华,张楚富,彭进,魏国威
2000(6): 729-732.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20
摘要:将氮素含量相同、但来源不同的氮源分别加入到水稻培养液中 ,分析了不同氮源对水稻幼苗根氨同化酶活性的影响 .与无氮培养的水稻根相比 ,( NH4) 2 SO4,NH4NO3,KNO3,谷氨酸 ( Glu)和谷氨酰胺 ( Gln)都能分别促进水稻根谷氨酰胺合成酶 ( GS)、依赖于 NADH的谷氨酸合酶 ( NADH- GOGAT)和依赖于 NADH的谷氨酸脱氢酶 ( NADH- GDH)活性 .( NH4) 2 SO4对 GS和 NADH- GOGAT活性促进最为显著 ,而 Gln对 GS和 Glu对 NADH-GOGAT的活性分别影响最小 .Glu对 NADH- GDH活性的诱导稍强于其它氮源 .这些结果提示 ,不同氮源对水稻根氨同化酶活性影响的差别也许反映了这些物质对水稻根部氮素代谢的影响以及对这些酶诱导能力的不同
关键词: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酶;谷氨酸脱氢酶;氮源;水稻
60
|
341
|
66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196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麦醇溶蛋白A-PAGE方法的优化和改进
邵锦震,丁毅
2000(6): 733-738.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21
摘要:以大麦、小麦品种等为材料 ,在 ISTA的标准电泳程序基础上分别进行浓度为 10 % ,12 % ,14% ,16 % ,18%和 2 0 %的酸性聚丙烯酰胺 ( A- PAGE)均一胶电泳来分离种子的麦醇溶蛋白 ,并与 10 %~ 2 0 %的线性梯度A- PAGE分离效果进行比较 .经优化和改进 ,结果表明 :18%的 A- PAGE方法效果最佳 ,既具有 ISTA推荐的A- PAGE方法制胶简便、电泳快速、重复性好的优点 ,又具有线性梯度 A- PAGE方法分辨率高的特点 ,尤其是在小分子量的快带区 ,电泳成带明显 ,达到梯度胶的分离效果 .在供试的大麦、小麦品种中 ,电泳图谱总条带数比 ISTA推荐的 10 %均一胶所得电泳图谱条带数分别增加 1~ 8条和 2~ 7条 .该方法既适用于大麦、也适用于小麦醇溶蛋白的分离 .并对 18%的 A- PAGE方法的适用范围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大麦醇溶蛋白;小麦醇溶蛋白;A-PAGE;电泳图谱;分辨率
31
|
320
|
2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182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栽培稻×中国疣粒野生稻种间杂种的获得与分析
黄艳兰,舒理慧,祝莉莉,廖兰杰,何光存
2000(6): 739-744.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22
摘要:通过远缘杂交得到了栽培稻品种 IR36×中国疣粒野生稻的种间杂种 ,并对杂种植株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栽培稻×疣粒野生稻种间杂种生长旺盛 ,分蘖力强 ;其株高、剑叶长度、穗长、颖花数及花药长度等介于双亲值之间 ;生长习性、柱头颜色、粒型和落粒性等与疣粒野生稻相同 ;穗轴有分枝、光周期敏感性则与栽培稻相似 .杂种有 2 4条染色体 ,高度不育 .同工酶分析表明 ,杂种的酶谱为互补型或杂合型 .RAPD分析显示双亲之间的多态性比例为 81.4% ,杂种的扩增带中包含亲本特有带和共有带 ,且以特有带为主 .上述结果为中国疣粒野生稻中有利基因的发掘和利用建立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疣粒野生稻;种间杂种;形态特性;同工酶;RAPD
28
|
87
|
7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174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玉米×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后代的GISH分析
魏文辉,覃瑞,宋运淳,郭乐群,谷明光
2000(6): 745-750.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23
摘要:通过对玉米自交系旅 9与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 ( Zea diploperennis,DP)远缘杂交 ,其杂种与玉米回交 ,回交一代 ( BC1 )孤雌生殖 ,获得了具有 DP性状的两个稳定株系 a2 - 1和 a2 - 6 .对其中的外源渗入片段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物理定位 ,确定了 a2 - 1中外源渗入片段在第 1染色体长臂近末端 ,第 2 ,8染色体长臂中部 ,以及第 6染色体短臂中部 .a2 - 6中外源渗入片段在第 1染色体长臂近末端 ,第 2 ,8染色体长臂中部 .对两株系中渗入片段在染色体上的物理位置的特点 ,位置与抗病性之间的关系 ,以及可能携带有抗病基因的外源渗入片段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外源渗入片段;抗病基因;基因组原位杂交
65
|
110
|
1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207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水稻叶片Ca
2+
/CaM依赖性蛋白激酶的纯化和活性测定
胡德文,何之常,史红梅,张景昱,袁文静
2000(6): 751-755.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24
摘要:通过高速离心、( NH4) 2 SO4沉淀、琼脂糖凝胶过滤和 Ca M- sepharose4B亲和层析 ,从 HPGMR( 5 8S)叶片中初步纯化出 Ca2 + / Ca M依赖性蛋白激酶 .纯化的 Ca2 + / Ca M依赖性蛋白激酶经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线性梯度电泳 ,亚基分子量约为 5 5× 10 3.在 Ca2 + / Ca M依赖性蛋白激酶的标准反应体系中 ,存在过量的 ATP,提取磷酸化反应剩余的 ATP,用叶绿体 Mg2 + - ATP酶分解 ATP,最后用复合孔雀绿测定无机磷 ,从而来计算 Ca2 + / Ca M依赖性蛋白激酶的活性 .实验结果表明 ,该酶活性是依赖 Ca2 + 和 Ca M的 ,并且 EGTA和 TFP对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Ca2+/CaM依赖性蛋白激酶;Mg2+-ATP酶;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
50
|
121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193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不同细胞器的ATPase在农垦58S育性转换中的变化
张景昱,何之常
2000(6): 756-760.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25
摘要:通过对长、短日照条件下 ,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 5 8S在光敏感期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的 Mg2 + -ATPase,Ca2 + - APTase活性变化的研究及 Ca2 + - ATPase同工酶图谱的分析 ,发现在不同发育时期 ,所研究细胞器的 Ca2 + - APTase都是短日照处理植株的酶活性明显大于长日照处理株 ,其同工酶图谱也分别显示短日照条件下比长日照条件下多一条酶带 .细胞核 Mg2 + - ATPase的活性也是长日照条件下较高 ,而线粒体 Mg2 + - ATPase在不同日照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不同 .这表明不同细胞器的 ATPase所起的作用不同 ,并且与农垦 5 8S的育性转换可能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农垦58S;Mg2+-ATPase;Ca2+-APTase;叶绿体;线粒体
26
|
2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169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水稻“斑马叶”叶绿素含量及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何瑞锋,丁毅,余金洪,高卫星
2000(6): 761-765.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26
摘要:以具“斑马叶”性状的水稻 110 3S、武金 4B以及对照武金 3B为材料 ,研究了该性状表达过程中叶片叶绿素、蛋白质含量及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结果表明 ,性状表达期叶片叶绿素、蛋白质含量减少 ,过氧化氢酶 ( 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活性降低 ,过氧化物酶 ( POD)活性上升 ;随着叶片复绿 ,各项指标又回复到低温处理前的水平 .该性状的表达是由于阶段性叶绿素代谢异常所致 ,它不仅与叶绿素含量有关而且与 POD、CAT、SOD等几种酶活性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关键词:水稻;色素突变体;“斑马叶”性状;叶绿素;酶活
45
|
216
|
6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190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对QTL复合区间作图法的一点改进
胡中立
2000(6): 766-768.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27
摘要:提出了“分子标记的遗传编码及其复合原则”,并构造出能够反映各级 QTL 互作效应的复合标记变量 X ,X ,… ,Xk;从理论上证明了各级复合标记变量与所有标记变量 X 之间相互独立 ,并给出了各个复合标记变量对数量性状 Y的偏回归系数的遗传学期望 .基于这些理论结果 ,进而探讨了对复合区间作图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复合区间作图;分子标记;复合标记变量;上位性
26
|
237
|
18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198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米曲霉菌体细胞固定化及DL-蛋氨酸的光学拆分
刘阳,曹军卫,翟超
2000(6): 769-772. DOI: 10.14188/j.1671-8836.2000.06.028
摘要:用亚硝基胍对产氨基酰化酶的米曲霉 ( Aspergillus oryzae) 30 42进行诱变 ,经过筛选获得诱变菌株30 42 - 5 ,再进行自然分离后得到了一株高产菌株 30 42 - 5 - 5 a,其自由酶活力提高了 2 15 .7% .采用此菌株进行了固定化细胞酶法拆分 DL -蛋氨酸 ( DL - Met)的研究 ,得到了最好的固定化条件为 8%明胶包埋 ,0 .1%戊二醛交联 12 h.制得的固定化细胞酶活力为 81.99u/ g.固定化细胞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 6 5℃ ,最适作用 p H为 8.0 .用固定化细胞装柱 ,将连续拆分得到的产物用离子交换法进行分离精制 ,L -蛋氨酸盐酸盐的得率为理论产值的 6 9.4%
关键词:米曲霉;氨基酰化酶;选育;固定化
64
|
126
|
2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187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加载中...
上一期
下一期
批量引用
0
批量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