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武汉大学期刊中心
无数据
高级检索
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信息
联系我们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伦理声明
下载中心
编委风采
最新刊期
2002
年
第
4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螺吡喃化合物的光谱性能的量子化学研究
颜肖慈,李伟,李学丰,刘小虹,罗明道
2002(4): 389-392.
摘要:用AM1方法优化计算了 6个不同取代基的螺吡喃化合物的闭环和开环状态的几何构型 ,获得了这些分子的键长、键角 ,轨道能级等量子化学参数 ,讨论这些参数与紫外、可见光谱性质的关系 ,比较了不同取代基对变色速率的影响
关键词:螺吡喃;光谱;AM1方法
48
|
10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685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钆与氨基酸配合物的滴定量热研究
唐浩,王志勇,余菡,汪存信
2002(4): 393-396.
摘要:用滴定量热法测定了稀土钆 (Ⅲ )离子与 8种氨基酸配合物在 2 98.15K下配位反应的热效应 计算了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及配位反应热焓 ,并由此推出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和熵变 从而讨论了稀土钆 (Ⅲ )离子和氨基酸的结构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滴定量热法;稀土;氨基酸;配合物
41
|
77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09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微量热法研究Na
+
,K
+
-ATP
ase
酶促反应
李霞,王志勇,谢修银,张文婷,汪存信
2002(4): 397-400.
摘要:首次用微量热方法研究了Na+ ,K+ ATPase催化ATP水解的酶促反应 在 310 .15K ,pH =7.4的 10 0mmol·L-1Tris HCl,10 0mmol·L-1NaCl,10mmol·L-1KCl,3mmol·L-1MgCl2 缓冲溶液环境下 ,用对比进度法得出了Na+ ,K+ ATPase酶促反应的米氏常数Km值和最大反应速率Vm值 所得常数值与文献给出的相符 并用比色法得出了一致的Km和Vm值 同时初步研究了酶预稀释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关键词:Na+,K+ATPase;酶促反应;微量热;比色法
25
|
123
|
7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081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NO
2
-
对DL-苹果酸-BrO
3
-
-Mn
2+
-H
2
SO
4
振荡反应诱导期的影响
杨波,安从俊,郑丹,丁宗洲
2002(4): 401-404.
摘要:报道了NO-2 参与下的DL 苹果酸 (以下简称DL MA) BrO-3 Mn2 + H2 SO4化学振荡反应体系 ,考察了振荡体系中诸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范围及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NO-2 的浓度cNO-2 与诱导期倒数的对数ln(1/tin)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线性范围为 8.2 9× 10 -5~ 3.16× 10 -3 mol·L-1 诱导期表观活化参数Ein为 5 8.6 3kJ·mol-1 分析了NO-2 共存时对振荡反应诱导期的影响及可能的机理
关键词:亚硝酸根;化学振荡反应;诱导期机理
35
|
84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085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NaN
3
抑制过氧化氢酶反应的微量热法研究
谢修银,王志勇,李霞,张恒,关勇,汪存信
2002(4): 405-408.
摘要:利用微量热法研究了过氧化氢酶反应及NaN3 对该反应的抑制动力学 .在 310 .15K、0 .1mol·L-1的Na2 HPO4 NaH2 PO4缓冲体系中 ,用初始速率法测定过氧化氢酶反应的表观二级反应速率常数kcat为 7.32× 10 6L·mol-1·s-1,与文献结果相符 .NaN3 对过氧化氢酶的抑制是非竞争性可逆作用于原酶和活性中间体———化合物Ⅰ的综合结果 ,抑制剂的半抑制浓度I50 为 8.5 1× 10 -6mol·L-1.
关键词:过氧化氢酶;叠氮钠;抑制;微量热法
39
|
126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15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乙酸钴热分解机理研究
张克立,贾漫珂,汤昊,郭光辉
2002(4): 409-412.
摘要:用DTA和TG测定了乙酸钴 [Co(Ac) 2 ·xH2 O]在空气和氮气中的DTA和TG曲线 运用微量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 ,对乙酸钴热重分解产物进行了表征 DTA、TG和XRD结果表明 ,乙酸钴有 4个结晶水 ,在空气中 ,首先失去结晶水 ,然后分解生成Co3 O4 而在氮气中 ,除失水外 ,乙酸钴分 3步分解 ,第 1步分解失去两个甲基 ,生成草酸钴 ;第 2步草酸钴进一步分解生成Co3 O4,最后生成CoO 研究乙酸钴的热分解机理将为制得高质量的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提供帮助
关键词:乙酸钴;TG;DTA;热分解
88
|
922
|
7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03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二(1,4-二噻英)四(甲硫基)四氮杂卟啉及其铜(Ⅱ)和锌(Ⅱ)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
刘涌洲,彭正合
2002(4): 413-416.
摘要:合成了顺式 二 (1,4 二噻英 )四 (甲硫基 )四氮杂卟啉cis H2 Pz(dtn) 2 (mt) 4 ,经由元素分析、质谱、1HNMR等表征了其组成和结构 ,并以它为原料合成了金属配合物cis CuPz(dtn) 2 (mt) 4 和cis ZnPz(dtn) 2 (mt) 4 测量了三者的UV Vis和IR吸收光谱 ,辅以SCF MO理论PM3和ZINDO/S方法的量子化学计算 ,从理论上简要分析了化合物的极性和光谱
关键词:四氮杂卟啉;金属配合物;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
62
|
79
|
8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179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非晶态氧化亚锡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袁正勇,黄峰,孙聚堂,张克立,周运鸿
2002(4): 417-419.
摘要:用流变相反应和前驱物热分解法 ,在约 35 0℃的温度下合成了氧化亚锡基可充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通过XRD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制备的两种氧化亚锡基负极材料Sn1.0 Al0 .4B0 .6P0 .4O3 .5(TABP)及Sn1.0 B0 .6P0 .4O2 .9(TBP)均为非晶态结构 ,它们都有较高的贮锂容量 ,TBP贮锂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优于TABP贮锂材料
关键词:锡基复合氧化物;锂离子电池;非晶态材料;流变相反应
29
|
339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848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新方法
贾漫珂,王俊,郑思静,张克立
2002(4): 420-422.
摘要:使用流变相反应法 ,用尿素和水对原料氧化锌进行处理 ,在 12 0℃左右首先制得前驱物 ,由IR、XRD和TG、DTA表征前驱物为Zn4CO3 (OH) 6·2H2 O 前驱物在 30 0℃分解 1h得纳米氧化锌 用XRD和TEM对产物的组成、粒度、形貌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产物纳米氧化锌属于六方晶系 ,呈球形 ,大小均匀 ,平均粒径为 30nm左右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流变相反应;尿素
71
|
510
|
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075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荧光光谱PLS法同时测定氨基酸混合物
李晓燕,刘志洪,蔡汝秀,许峰
2002(4): 423-426.
摘要:根据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具有荧光 ,且荧光光谱相互重叠的性质 本文用偏最小二乘法 (PLS)解析 3种氨基酸的荧光光谱 ,克服了组分之间的重叠及非线性干扰 ,建立了一种新的同时测定 3种氨基酸分析方法 用于混合样中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分析 ,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酪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最小二乘法(PLS);荧光光谱
68
|
249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687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检测奥卡西平中残留甲醇、二氯甲烷和氯仿的含量
卢永志,周谊民
2002(4): 427-429.
摘要:对同时检测奥卡西平中残留甲醇、二氯甲烷和氯仿的顶空气相色谱法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使用 5 %NaOH水溶液和超声波助溶法增大了奥卡西平在水中的溶解度 用FID检测器 ,方法的最小检测浓度甲醇为 1×10 -2 mg/g,二氯甲烷为 5× 10 -4mg/g ,氯仿为 4× 10 -2 mg/g
关键词:顶空气相色谱法;奥卡西平;甲醇;二氯甲烷;氯仿
47
|
156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20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新型噻吩基取代卟啉的合成及其荧光光谱研究
陈彰评,端木传嵩,何小平,戴明,杨荣
2002(4): 430-434.
摘要:合成了两种新型噻吩基卟啉 5 ,15 二 (2 噻吩基 ) 2 ,8,12 ,18 四乙基 3,7,13,17 四甲基卟啉 7a(45 .1% )和 5 ,15 二 (2 联噻吩基 ) 2 ,8,12 ,18 四乙基 3,7,13,17 四甲基卟啉 7b (6 1.2 % ) ,并研究了它们的光谱性质 其中荧光光谱的最大发射峰都在 6 31nm处 ,量子产率分别为 4 .1% (7a)和 1.4 % (7b)
关键词:噻吩基卟啉的合成;荧光光谱;量子产率
70
|
238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689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植物抗病毒剂的探寻ⅩⅣ——1,5-二丙酸酯-1,3,5-均三嗪-2,4-二酮的合成
曲凡歧,戴志群,胡潇文,吴成泰
2002(4): 435-438.
摘要:通过对氢化 1,3,5 均三嗪 2 ,4 二酮衍生物抗病毒活性QSAR计算 ,预测标题化合物具有较好抗病毒活性 由氢化 1,3,5 均三嗪 2 ,4 二酮、丙烯酸甲酯和乙二醇衍生物经三步反应合成这些化合物 ,新化合物经1HNMR ,IR ,MS确认结构
关键词:定量构效关系;氢化1,3,5均三嗪2,4二酮;植物病毒
57
|
89
|
6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118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抗光晕染料5,6-二氨基-1,3-萘二磺酸铁络合物的合成研究
梁屹,张治民,刘秀英
2002(4): 439-441.
摘要:以吐氏酸 (2 氨基 1 萘磺酸 )为原料 ,用发烟硫酸两次磺化 ,再水解 ,合成染料中间体 6 氨基 1,3 萘二磺酸 中间体与重氮苯反应得偶氮化合物 ,再用Na2 S2 O4断开偶氮双键 ,酸化 ,合成 5 ,6 二氨基 1,3 萘二磺酸 ,它在乙酸钾存在下与FeCl3 反应 ,合成抗光晕染料 5 ,6 二氨基 1,3 萘二磺酸铁络合物 合成方法简便 ,特别是合成 5 ,6 二氨基 1,3 萘二磺酸集偶联 ,还原断链 ,酸化结晶于一浴 ,具有创新性和良好的环保效应 产物进行了红外、紫外光谱测定及高效液相色谱含量分析 产率高 ,产品含量 >98%
关键词:2氨基1萘磺酸;6氨基1,3萘二磺酸;5,6二氨基1,3萘二磺酸;5,6二氨基1,3萘二磺酸铁络合物
32
|
101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23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苯并四酰胺大环配体合成方法的改进
吴进龙,冯祎,张铜利,刘顺英,孟令芝,何永炳
2002(4): 442-444.
摘要:用 1,2 双 (2 溴 2 甲基丙酰氨基 )苯与叠氮化钠反应后 ,再用 (NH4) 2 S在常温常压下还原 ,得到 1,2 双(2 氨基 2 甲基丙酰氨基 )苯 ,改进了在压力釜中用Pd/C催化氢化还原的方法 ,使反应条件和操作简单易行 ,并避免了反应的危险性 探讨了苯并大环酰胺的关环条件 对反应中间体和大环四酰胺配体经1HNMR ,MS ,IR和元素分析的鉴定 ,证实了它们的结构和组成
关键词:大环多胺;合成;还原;环肽
51
|
212
|
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077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聚邻巯基苯胺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何小平,陈彰评,李金霞,周运鸿
2002(4): 445-448.
摘要:以 (NH4) 2 S2 O8的 1mol·L-1HCl溶液氧化聚合邻巯基苯胺 ,得到平均分子量为 3.1× 10 5g/mol的聚邻巯基苯胺 ,CV图表明它有良好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可逆性 同时发现它的溶解性能良好 ,能溶解于多种有机溶剂 ,即使掺杂态也能溶解在DMF、DMSO中
关键词:聚2-巯基苯胺;合成;性能研究
50
|
225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696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阳离子型聚合物乳液纸品防水胶的制备与防水性能研究
陈高清,陆飚,黄筱玲
2002(4): 449-452.
摘要: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等单体为原料 ,以异丙醇为溶剂 ,AIBN为引发剂共聚制得阳离子防水乳液 讨论了功能单体用量 ,溶剂及后处理酸的选择对乳液及防水性能的影响 ,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及配方
关键词:聚合物乳液;阳离子型;防水胶
34
|
151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178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过氧化氢甲壳素脱色反应条件与分子量研究
高乐平,杜予民,余华堂
2002(4): 453-456.
摘要: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过氧化氢对虾壳甲壳素脱色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脱色反应速率在pH为 10 .5时达到最大 .升高温度、增加过氧化氢浓度加快脱色的进行 ,甲壳素脱乙酰后脱色时间大大缩短 ,为之前的 1/ 2 .过氧化氢脱色降低了产物的分子量 ,并且产物分子量随脱色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借此可以通过改变脱色条件来控制产物分子量 .虾壳甲壳素在 4 0℃ ,pH为 10 .5 ,c(H2 O2 )为 3%时反应 4 7min即可脱色 ,收率为 96 .2 % ;壳聚糖在此条件下用过氧化氢脱色后分子量为脱色前的 5 9% .过氧化氢脱色后的甲壳素与精制甲壳素的红外图谱相吻合
关键词:甲壳素;脱色;过氧化氢;分子量
34
|
337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083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渝、鄂、湘、黔接壤贫困山区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吴宜进,杜耘,王学雷
2002(4): 457-460.
摘要:考察了渝、鄂、湘、黔接壤贫困山区水土流失的现状 ,对造成水土流失的成因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 ,指出自然地理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是导致该地区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 ,就该地区的水土治理规划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渝、鄂、湘、黔接壤贫困山区;水土流失;治理
33
|
121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05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江汉平原典型区域洪涝调蓄能力估算研究
王学雷,William A.Gough,吴宜进
2002(4): 461-465.
摘要:根据江汉平原渍涝灾害的多发性和重灾性的特点 ,选择江汉平原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区 ,利用GIS技术建立微等高距数字高程模型 ,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试验区内淹没水位、淹没面积与淹水量之间的关系 ,结合试验区的农业用地的耕作线和农作物的耐淹时间及试验区的排涝能力 ,计算出试验区的洪涝调蓄容量 为江汉平原防灾减灾及区域农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江汉平原湖区;洪涝调蓄能力;估算
44
|
200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17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表达猪瘟病毒E2基因和gfp报道基因的伪狂犬病病毒双基因转移载体的构建
潘兹书,张楚瑜,陈玉栋,闵平
2002(4): 466-470.
摘要:将以PRVgG为启动子 ,SV4 0polyA为加尾信号的CSFVE2表达盒克隆于包含伪狂犬病病毒 (PRV)tk基因和gH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pTK2 .5 ,替换掉tk基因的SalⅠ与XhoⅠ酶切位点之间的序列 ,构建了携带CSFVE2基因的转移载体pTKE2 免疫荧光检测证实 ,转染BHK2 1细胞的pTKE2在感染PRV的情况下 ,能表达E2蛋白 采用特异性引物PCR方法扩增gfp表达盒 ,对酶切位点进行改造 ,将其克隆到pTKE2的SalⅠ位点 ,构建了用PRVgG启动子和HCMVIE启动子分别控制E2基因和gfp基因表达、两基因取向相反的双基因转移载体pTKE2 .GFP 将双基因转移载体pTKE2 .GFP转染BHK2 1细胞中 ,12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呈绿色荧光的GFP表达 ,表达的GFP不引起细胞毒性
关键词:伪狂犬病毒;转移载体;绿色荧光蛋白;E2基因
33
|
131
|
8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699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相关的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李慧玉,邹国林,伍文华
2002(4): 471-474.
摘要:运用表达谱芯片技术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相关的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谱进行研究 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正常对照细胞进行总RNA抽提 ,纯化后的mRNA进行逆转录制备杂交探针 ,应用Biostar 10 2 4条人类全长基因cDNA芯片筛选与CML相关的基因 杂交信号用ScanArray 5 0 0 0扫描仪扫描 ,用ImaGene 3.0软件分析 ,发现有9个癌基因、4个抑癌基因同时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异常表达 分析这些异常基因表达谱 ,对进一步全面了解发病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表达谱芯片;癌基因;抑癌基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31
|
95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864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pwCPV)多角体蛋白基因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王琼,张珈敏,文力,杨娟,胡远扬
2002(4): 475-480.
摘要:通过对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殖 ,纯化 ,获得一株单一类型的质型多角体病毒 提纯的病毒粒子经SDS 酚抽提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基因组dsRNA ,低熔点琼脂糖电泳法回收纯化编码多角体蛋白的第十片段S10 S10经DMSO变性 ,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 ,PCR扩增后 ,克隆在PMD18 T载体上 ,克隆片段全长 76 3bp 起始密码AUG位于第 3~ 5位碱基 ,终止密码UGA位于第 74 7~ 74 9位碱基 推测DpwCPV多角体蛋白基因编码一段由 2 4 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分子质量为 2 84 39.4 4× 10 3 与舞毒蛾质型多角体病毒 (LdCPV)多角体蛋白基因比较 ,两者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 97% ,它们各自编码的多角体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为 99% ;与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多角体蛋白基因相比较 ,两者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 88% ,它们各自编码的多角体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为 97%
关键词: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48
|
35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073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一种烟草蛋白激酶基因表达的原位定位分析
刘海华,吕应堂
2002(4): 481-486.
摘要:将玉米MCK1同源的烟草NtCaMK3cDNA的 3′非翻译区 (3′UTR)构建到pBluescriptⅡSK(- )载体中 ,并以此 3′非翻译区为模板经体外转录得到了地高辛标记的反义探针用于原位杂交 ,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在烟草的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及胚中均有表达 ,且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其表达部位有较大差异 ,证明该基因表达受发育的调控 ,并具有一定的组织细胞分布特性 ,显示该基因可能参与了Ca2 + /CaM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关键词:烟草;蛋白激酶;原位杂交
30
|
8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691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一个新的凋亡抑制蛋白P49的表达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彭进洪,裴子飞,齐义鹏
2002(4): 487-492.
摘要:从海灰翅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SpliNPV)中新发现的p4 9基因可抑制病毒感染引起的草地贪夜蛾细胞Sf9的凋亡 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BactoBac克隆表达并收获P4 9蛋白 ,发现所测定的表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由核苷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一致 ,证明p4 9基因经克隆转染后得到正确表达 P4 9蛋白上 91TVTDG95 氨基酸序列为Caspase识别结构 比较P35和P4 9蛋白 ,两蛋白同源性约为 4 8.8% ,且都具Caspase识别和切割的氨基酸序列
关键词:BactoBac表达系统;p49基因;p35基因;细胞凋亡
21
|
62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01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正链RNA病毒基因组感染性克隆研究进展
吴海祥,张楚瑜
2002(4): 493-499.
摘要:综合叙述了构建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全长感染性cDNA克隆的基本思路和关键技术 ,并总结了影响基因组全长克隆感染性的因素 还简要介绍了利用正链RNA病毒基因组感染性克隆所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 ,概括了目前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RNA病毒;基因组全长cDNA;感染性克隆;研究进展
50
|
462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11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紫红链霉菌2917磷脂酶A
2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李维琳
2002(4): 500-506.
摘要:用探针从紫红链霉菌 2 917基因组文库中克隆出磷脂酶A2 基因 ,经双向测序 ,确定了其基因的全序列 ,并由此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 将此序列与其他来源的磷脂酶A2 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显示 ,与天蓝色链霉菌A3(2 )中磷脂酶A2 的同源性为 98% ;与蛇毒的磷脂酶A2 的同源性小于 10 % ,但有类似的质子传递系统、Ca2 + 结合环以及疏水通道等结构 这个基因的克隆为磷脂酶A2 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 ,也为利用重组微生物生产磷脂酶A2 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紫红链霉菌2917;磷脂酶A2;序列分析
33
|
170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101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稻米品质性状基因的SSR标记定位
袁玲,祝莉莉,何光存
2002(4): 507-510.
摘要:随机选取台中本地 1号 (TN1)与有野生稻亲源的B14构建的重组自交系 (RILs)中的 180个株系 ,运用SSR标记技术 ,对控制糙米粒长、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的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定位 结果表明控制直链淀粉含量的基因位于第 6染色体短臂微卫星标记RM2 2 5和RM2 76之间 ,离RM2 2 5和RM2 76的遗传距离分别为 5 .0cM和 8.4cM ;第 3染色体微卫星标记RM186附近也有一控制该性状的微效基因位点 控制粒长、长宽比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 (QTL)定位于第 2染色体RM2 4 0、RM6和RM2 33、RM2 11附近
关键词:稻米品质;SSR标记;重组自交系;数量性状基因座位
99
|
220
|
8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707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水稻间期核、粗线期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FISH分辨率的比较
李宗芸,熊志勇,金危危,宋运淳
2002(4): 511-516.
摘要:利用水稻第 4染色体上的两个BAC(bacterialartificialchromosome)克隆作为探针 ,对水稻间期核、减数分裂染色体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 (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 ,FISH) 结果表明 ,它们的杂交信号在水稻第 4染色体短臂上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两信号完全重叠 ,而在早粗线期染色体上可以分开 已知它们间的遗传距离为 2cM ,在粗线期染色体上两信号点彼此邻近但未重叠 ,两信号点中心的物理距离为 0 .36μm ,在间期核上两个信号点完全分开 ,相距 (2 .0 6± 1.15 ) μm 说明在水稻第 4染色体上 ,减数分裂粗线期FISH可以分辨相距约 2cM的两个标记 讨论了水稻减数分裂粗线期染色体FISH的技术及其优越性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辨率;粗线期染色体;水稻
55
|
290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9697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加载中...
上一期
下一期
批量引用
0
批量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