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武汉大学期刊中心
无数据
高级检索
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信息
联系我们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伦理声明
下载中心
编委风采
最新刊期
2003
年
第
3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一般马尔可夫过程上穿不等式
蒋义文,李必文
2003(3): 281-283.
摘要:利用向前向后鞅分解 ,证明了非对称一般状态马尔可夫过程平均上穿次数的一个不等式 ,该结果将上次数估计由平稳对称扩散情形推广到了一般情形 .
关键词:上穿不等式;马尔可夫过程;向前向后鞅分解
37
|
7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589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具有时滞的非自治的捕食-食饵系统的全局吸引
张树文,陈兰荪
2003(3): 284-288.
摘要:考虑一个具有离散时滞的非自治的捕食 食饵系统 .系统是由 3种群组成的 ,其中一个为捕食者 ,另两个为食饵种群 .本文的目的是给出时滞对系统的持续生存是无害的 ,从而确定了系统的周期解全局吸引的条件 .
关键词:时滞;全局吸引;捕食者食饵系统
47
|
99
|
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365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结合可逆代换的迹映射的若干刻划
刘爱平,文志雄
2003(3): 289-292.
摘要:研究迹映射的几个性质 :保测度 ,可积 ,可反 .证明了当一R3 上的映射是迹映射时 ,与其拓扑等价的R2 上的映射是保测度映射 .利用对合矩阵的性质 ,导出了一迹映射是可反映射的一个条件 ,还讨论了迹映射的两个对合之间的关系 .
关键词:代换;迹映射;保测;可积;可反
57
|
27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367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关于半直积的同构
刘修生
2003(3): 293-296.
摘要:设N ,H是两个群 ,φ ,ψ分别是从群H到N的自同构群Aut(N)的两个自同态 ,本文证明了当群H及同态映射 φ ,ψ满足一定条件下半直积NφH与半直积NψH同构的三个定理 ,而其中两个定理包括了已知的两个结果 .
关键词:同构;半直积;循环群;克莱茵四元群
61
|
88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385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交叉口信号灯实时动态时间分配模型
高成修,陈克兵
2003(3): 297-300.
摘要:从合理有效利用信号灯来减小滞留车辆数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信号灯时间实时动态分配模型 ,并以作者所在的武汉市街道口为试点 ,通过与传统最好的固定分配模型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 ,采用该模型对减少路口滞留车辆有了明显改观 .
关键词:周期;相位;绿信比
26
|
277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370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TSP的扰动恢复问题及其轮换算法
杨磊,马俊,高成修
2003(3): 301-304.
摘要:对旅行商问题进行了扰动恢复讨论 ,在对旅行商问题进行数学描述的基础上 ,分析了各种扰动 ,由于增加或删除点可以转化为对边的费用进行处理 ,所以只讨论了边受到扰动的问题 ,并给出旅行商问题的扰动恢复问题的数学模型 ,然后用近世代数中置换群工具得到一种求解此问题的轮换算法 ,并给出了一个算例 .
关键词:实时决策支持系统;旅行商问题;扰动恢复;轮换算法;线性规划
37
|
163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366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模糊控制中的参数模糊化新方法研究
周穗华,张小兵,皮汉文
2003(3): 305-308.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正态分布的模糊化新方法 ,并建立了模型 .该模型首先将参数正态分布化 ,然后确定各模糊集对应的积分区间 ,最后通过积分求出参数属于各模糊集的隶属度 ,从而实现了参数的模糊化 .这种模糊化方法数学物理意义明确 ,算法统一 ,便于计算 ,可操作性强 ,解决了模糊控制系统中参数模糊化时隶属度难于确定的实际问题 .特别适用于对那些有一定正态离散性的参数 (如误差型或概率型参数 )进行模糊化 .通过模糊化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
关键词:模糊控制;模糊化;正态分布
20
|
271
|
1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395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用RBF神经网络确定上海股市的分形维数
徐绪松,熊保平,龙虎
2003(3): 309-312.
摘要:从预测能力的角度采用径向基函数 (radialbasisfunction ,简称RBF)神经网络方法计算我国上海股票市场的分形维数 ,并通过RBF神经网络的实验 ,得到上海股市的最小嵌入维数为 6 ,验证了股市分形维数在 2~ 3之间 ,从而进一步确定了我国上海股票市场是一个具有混沌现象的系统 .最后探讨了利用股票市场的混沌特性进行短期预测的效果和可行性 .
关键词:股票市场;混沌;RBF神经网络;分形维数
45
|
249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393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一种基于分形维数的自适应语音信息隐藏算法
陈力,谢玉琼
2003(3): 313-317.
摘要:为了提高秘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以语音段分形维数计算为基础 ,提出一种检测时不需要原始语音信号的自适应语音信息隐藏方法 .语音段的秘密信息嵌入位置和数量由人类听觉感知特性和分形维数确定 ,在保证不可察觉性的前提下 ,兼顾了鲁棒性和隐藏量的要求 .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信息隐藏性能 .
关键词:分形维数;语音;信息隐藏
28
|
140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387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并行Pareto多目标演化算法
熊盛武,李锋
2003(3): 318-322.
摘要:提出并实现了一个并行Pareto多目标演化算法 (PPMEA) .PPMEA算法是一个通过演化算法来解决基于Pareto的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并行计算模型 .在这个算法中 ,采用了并行演化算法中常用的全局并行模型和粗粒度并行岛模型 .构成每个岛的子群体以不同的杂交概率和变异概率各自独立的演化 ,但是每隔一定的代数它们要交换外部集中的个体 .标准测试函数的数值实验结果表明 ,所提出的算法能够使找到的解集快速收敛到Pareto非劣最优目标域 ,并且解集沿着Pareto非劣最优目标域有很好的扩展性 .
关键词:多目标优化;演化计算;并行算法
26
|
363
|
6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411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基于立队竞争的演化算法
刘良兵,吴方才,黄樟灿
2003(3): 323-326.
摘要: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变异算子中 ,从而使变异算子具有了很强的群体特性 ,同时为使算子更加简练和更具通用性 ,在这种竞争中作者更加注重个体适应值的相对次序而不是它们的绝对大小 .基于这种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演化算法 ,在该算法中变异的作用已不仅仅是简单地恢复群体中损失的多样性 ,此时它已成为一种主要的搜索算子 .通过实验发现新算法具有很高的搜索效率和求解精度 .
关键词:竞争;自适应性变异;自聚集
25
|
54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372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VAC索引方法:一种基于空间类聚类与数据压缩的多维索引技术
刘怡,沈宇希
2003(3): 327-332.
摘要:提出了VAC(vectorapproximationclustering)索引方法 ,该方法针对多维空间中存在的大数据量问题 ,利用空间类聚类和数据压缩结合的方法 ,综合了层次索引和顺序扫描的优势 ,提高了多维空间中的检索速度 ,对于多维空间中常见的复杂检索方式如NN查询和范围查询提供了较好的支持 .分析与实验结果均表明 ,VAC方法在数据量和空间维数都很高的情况下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
关键词:类聚类;近似值;顺序扫描;特征向量;多维索引
25
|
114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403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一种非线性RED算法的研究
刘信磊,吴产乐
2003(3): 333-336.
摘要:定量分析了平均队列长度与网络性能的关系 ,在介绍了尾丢弃和RED算法之后 ,提出了一种非线性RED算法 ,并将非线性RED算法与RED算法进行了定量的比较 ,指出采用非线性RED算法 ,路由器可以避免在平均队列长度到达最大阈值前过多地丢弃分组 ,而且可以提高路由器的缓冲区利用率 .
关键词:尾丢弃;M/M/1模型;RED算法;非线性
25
|
75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373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基于免疫原理的防火墙模型
毛新宇,梁意文
2003(3): 337-340.
摘要:针对传统防火墙技术的弱点 ,根据计算机免疫学的原理 ,提出了基于免疫原理的自适应防火墙模型 .该模型是两层结构 ,第一层采用目前传统的防火墙技术 ,第二层是以免疫原理为基础的免疫层 .采用规则树编码的识别器 ,通过第一层采集self和nonself集中的元素 ,经过学习 ,获得self和nonself的主要特征 ,产生动态规则 ,以自适应的方式解决第一层出现的漏洞 ,并利用演化计算的原理对识别器进行演化 .该防火墙模型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和动态性 .
关键词:计算机免疫学;防火墙;规则树识别器
39
|
91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391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基于CSCW的协同编著系统的设计
梁军华,钟荣柏,黄干平
2003(3): 341-344.
摘要:讨论了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CSCW)的主要技术 ,其中重点讨论了协同编著系统设计中的并发控制技术 ,指出了其与传统的并发控制技术的区别 .根据CSCW的基本原理设计出了一个基于Browse/Server结构的协同编著系统的系统模型 .该系统模型比传统的模型更加方便了用户之间通过Internet的浏览器进行协作 .
关键词: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协同编著;浏览器/服务器;并发控制;结构模型
28
|
67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389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尖晶石锂锰氧化物中氧缺陷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戴忠旭,詹晖,周运鸿,桂嘉年,王仁卉
2003(3): 345-349.
摘要:研究了富锂锂锰氧化物中氧缺陷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X射线衍射谱表明有氧缺陷的锂锰氧化物仍可保持尖晶石结构 ,当氧缺陷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 ,高角度区的衍射峰出现分裂 ,说明其微观结构发生了变化 .充放电实验结果表明氧缺陷使 4V区的锂离子嵌脱变成了多步 ,模拟电池的容量微分曲线有 3对清晰的氧化还原峰 ,低电位的氧化还原峰被一分为二 .氧缺陷降低了材料的放电容量 ,同时引起低电位区的放电容量向更低电位区转移 ,使电化学性能恶化 .锂锰氧化物中氧缺陷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对此类材料的合成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
关键词:锂锰氧化物;氧缺陷;电化学性能
56
|
345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404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二氧化硅陶瓷靶材的烧结
李纲,官文杰,赵兴中
2003(3): 350-352.
摘要:通过添加SiO2 超微粉末 ,成功地实现了SiO2 陶瓷的低温烧结 .在 12 5 0℃的温度下 ,获得了密度接近理论值的高纯SiO2 陶瓷靶材 .对于不同微粉含量的靶材进行了断口形貌分析及其密度的比较 .实验结果证明 ,超微粉的添加对SiO2 低温下的致密烧结有明显的促进效果 .
关键词:超微粉;SiO2;陶瓷;烧结
26
|
419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622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铅掺杂对锡电沉积物形貌的影响
杨种田,孙斌,邹宪武
2003(3): 353-356.
摘要:采用电化学沉积 ,配合扫描电镜 (SEM)、电子探针微分析仪 (EPMA)、金相等分析技术 ,研究了纯Sn及Pb0 .1Sn0 .9的二维沉积物的显微形貌和微结构 .结果表明 :由于晶粒生长的择优取向 ,纯锡的沉积物是规则的枝晶结构 ;铅掺杂削弱了锡晶粒生长的择优取向性 ,导致枝晶主干分叉 ,形成“之”字形枝晶结构 .为结晶学因素对生长形貌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实验证据 .
关键词:锡;电沉积;掺杂
37
|
91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376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Li掺杂对ZnO陶瓷结构与电学性能的影响
熊洁,官文杰,高相东,李效民,赵兴中
2003(3): 357-360.
摘要:研究了用传统方法在 12 0 0~ 14 0 0℃烧结的ZnO陶瓷 ,以及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 (SPS)方法烧结的ZnO陶瓷的结构特征与电学性能 .以ZnO为基添加了不同浓度的LiOH ,制备了不同Li掺杂浓度的ZnO陶瓷 .研究了掺杂、烧结温度 ,以及烧结方法等因素对ZnO基陶瓷的微观结构、电学性能的影响 .实验表明 ,用传统方法烧结时 ,ZnO在烧结温度低于 14 0 0℃的情况下难以成瓷 ,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 (SPS)方法可以显著降低烧结温度 .ZnO陶瓷的晶粒大小、密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大而增大 .在同样的烧结温度下 ,LiOH含量越大 ,ZnO基陶瓷的电阻率越大 .
关键词:ZnO陶瓷;导电性能;微结构;放电等离子体烧结
47
|
187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409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用EI-RPS方法计算矩形有源波导的模式增益
刘威,赵兴中
2003(3): 361-364.
摘要:结合有效折射率 (EI)方法和RPS(实折射率 /微扰 /打靶 )方法 ,对矩形有源波导的模Ey11和模Ex11增益进行了计算 .分析了包层宽度以及有源层宽度对模式增益的影响 .并将计算结果和一维RPS的结果作了比较 .计算结果表明 ,模式增益随包层宽度增加而减小 ,随有源层宽度增加而增加 .在包层宽度大于有源层厚度 5倍且有源层宽度大于有源层厚度 10倍时 ,EI RPS方法的计算结果和一维RPS方法计算的结果一致 .在不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 ,EI RPS方法解决了一维RPS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 .
关键词:打靶法;波导;有效折射率;偏振
44
|
3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412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一维光子晶体偏振特性研究
张翔,李承芳,钟家柽
2003(3): 365-368.
摘要:利用传输矩阵法探讨一维光子晶体中两种不同的偏振模式的特性 .通过改变周期性分层介质的填充率、厚度、入射光频率、入射角度等参数 ,得到一维光子晶体在光频 (特别是近红外 )范围内的透射谱与以上因素的关系 ,从而设计了一维光子晶体偏振器 .理论计算得到它对p偏振的透过为 - 3.0× 10 -4dB ,而对s偏振透过仅为 -4 0dB ,偏振度为 96 .7% .结果表明可以用光子晶体实现小尺寸、高偏振度的偏振器件 .
关键词:一维光子晶体;传输矩阵法;偏振
60
|
246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388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准周期链状聚合物电子谱及特征
朱家昆,胡承正,周详,龚平
2003(3): 369-372.
摘要:研究了链状聚合物的长短键结构呈准周期排列的电子谱 .利用紧束缚近似和转移矩阵方法通过理论证明和计算表明 :这种准周期排列聚合物的电子谱 ,当长短键长度相差很小时 ,具有类似于金属晶体的能带结构 ;相差很大时 ,具有无序系统一维能级结构 ;而对于一般情形 ,其电子谱与上两者均异 ,形成所谓的类Cantor集 .这 3类不同的谱结构反映在链状聚合物的宏观物理性质上也将有所不同 ,它无疑会影响聚合物的稳定性及相关 (超 )导电性能 ,深入研究这方面问题将有助于对有机超导的认识 .
关键词:链状聚合物;准周期;电子谱
27
|
38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375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慢正电子束注入多孔硅材料的Monte Carlo模拟
梁波,马莉,黄长虹
2003(3): 373-377.
摘要:建立了慢正电子束注入多孔硅材料的MonteCarlo模型 ,研究了在该材料中不同孔洞的直径、孔洞体积百分比对正电子几率分布的影响 ,得到了相应的正电子深度分布曲线 .同时分析了不同能量正电子平均注入深度的分布 ,通过适当的标度 ,得到了统一描述正电子分布的公式 ,为慢正电子束对多孔材料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提供有用的数据和计算模型 .
关键词:慢正电子束;多孔硅;注入截面;Monte Carlo模型
32
|
95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382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基于DSM的知识约简方法研究
江昊,晏蒲柳
2003(3): 378-382.
摘要:根据对象属性的差异性与相似性 ,以及对DSM(difference similitudematrix)矩阵元素mdij,msij的特性分析 ,定义了属性的重要度和合并度 ,给出了最佳属性约简集的修正子集的求解方法 ,从而提出了基于DSM的知识约简方法 ,该方法能在保证规则相容的情况下生成少量规则 ,同时只使用部分条件属性 .通过约简UCI机器学习数据库 ,并与粗集理论约简的结果比较 ,表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并在约简效率和规则的正确率上都要好于粗集理论 .
关键词:数据约简;差异相似矩阵;粗集理论;UCI数据库
35
|
76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405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一种移动Agent的安全认证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王帅,曹阳,郑刚
2003(3): 383-386.
摘要:针对移动Agent的安全问题 ,简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安全认证技术 ,并在公钥密码体制认证方案的基础上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可用于移动Agent和Agent平台之间安全认证的方案 .证书采用X .5 0 9证书格式 ,使用RSA和IDEA混合加密的算法 ,密钥管理采用PGP算法中公私钥环的方式 ,使该认证方案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文中详细说明了方案的实现流程 ,并深入分析了其安全性 .结果表明 ,采用该方案能有效改善移动Agent的安全性 .
关键词:移动Agent;RSA;数字签名;安全认证
23
|
69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400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高频波在IAR中传播的Doppler效应
倪彬彬,赵正予,谢树果
2003(3): 387-390.
摘要:根据高频波在电离层阿尔芬谐振器 (IAR)中的传播特性 ,将普适的Doppler频移公式具体化 ,以此为出发点 ,深入分析了IAR中产生Doppler效应的多种原因 ,尤其是IAR中粒子漂移 (包括电子和离子 )对产生Doppler频移的影响 ,并计算了相应的频移大小 .结果表明 :在IAR中 ,高频波Doppler频移可以达到几十Hz,其中电子漂移运动和飞船运动引起的高频波Doppler频移占主要地位 ,反射波相位变化引起的频移在入射波的频率足够高时只有0 .1Hz左右 ,可以忽略不计 ;这为高频波Doppler频移的实验观测结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关键词:电离层阿尔芬谐振器;高频波;Doppler效应
39
|
58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386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高频地波雷达下的多目标跟踪数据处理
胡松,柯亨玉,文必洋,程丰
2003(3): 391-395.
摘要:根据高频地波雷达监测海上低速移动目标的要求及该类雷达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与高频地波雷达目标跟踪相适应的多目标跟踪数据处理方案 .在该方案中对BTC(bayestrackingconfirm)方法与BTT(bayestrackingtermination)方法进行了改进 ,解决了上述两种方法在高频地波雷达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贝叶斯准则与次数判定相结合的跟踪起始和终结方法 .模拟结果表明 ,该方案能够稳定、有效地实现高频地波雷达密集回波下的多目标跟踪 .
关键词:高频地波雷达;多目标跟踪;机动目标模型;联合概率数据滤波
25
|
255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401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基于脉间频率步进信号的高频地波雷达回波信号处理
李国玮,柯亨玉,张翼
2003(3): 396-400.
摘要:针对高频地波雷达探测海面低速移动目标的要求 ,研究了脉间频率步进高频雷达接收系统的结构 ,给出了回波信号的采集方式 ,推导出了相应的数学解析式 ;分析了利用滑动时间窗方法和二次FFT算法提取目标信息的原理 ,给出了获得目标的距离谱和速度多普勒谱的方法 .模拟结果表明 ,该信号采集方式和处理方法能够保证系统要求的距离和速度分辨率 ,提高回波的信噪比 ,并能准确获得目标的距离和速度信息 .研究结果为脉间频率步进高频雷达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
关键词:高频地波雷达;频率步进;信号处理
53
|
249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380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DDS芯片AD9854的噪声分析与应用
包迪强,石振华,严颂华
2003(3): 401-404.
摘要:通过离散傅立叶变换和傅立叶变换得到了直接数字合成 (DDS)的相位截断杂散、背景噪声和非线性杂散分布规律 ,并且用AD985 4设计了高频地波雷达频率综合器 .设计中根据DDS噪声分布特点从电路布局和控制字设定两个方面进行了改进 ,减小了DDS的主要杂散 .实验证明 ,该方法提高了高频地波雷达发射信号的无杂散动态范围 (SFDR)约 10dB ,增大了高频地波雷达的探测距离 .
关键词:直接数字合成;杂散;相位截断;背景噪声
29
|
350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396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光纤CAN总线接口设计
吴友宇,秦神祖,张爱民,杨菊芳
2003(3): 405-408.
摘要:基于CAN控制器SJA10 0 0提出了光纤CAN(Fiber CAN)总线网络的设计方案 .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提高电动汽车CAN通信网抗干扰能力 .详细分析了双绞线CAN(Wire CAN)总线的接口协议 ,设计了基于此协议的Fiber CAN总线接口电路和相应的接口驱动 ,以及光纤CAN总线和双绞线CAN总线间转换接口 .通过 3个节点的Fiber CAN总线组网 ,验证了接口协议和接口电路设计的正确性 .
关键词:光纤;CAN总线网络;接口协议;接口电路
63
|
444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381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加载中...
上一期
下一期
批量引用
0
批量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