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信息
联系我们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伦理声明
下载中心
编委风采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信息
联系我们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伦理声明
下载中心
编委风采
最新刊期
2006
年
第
2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其他
拟南芥有性生殖过程中花粉管生长及胚胎发育的形态特征
胡颖,赵洁
2006(2): 241-246.
摘要:以模式植物拟南芥(Columbia ecotype)为供试材料,利用脱色苯胺蓝染色的方法观察了拟南芥花粉管在雌蕊组织中的生长情况,获得了花粉管从萌发到进入花柱和子房不同时期的生长速率,结果表明,花粉管在不同时期的生长速率呈现出逐步加快的趋势.同时采用手工分离的方法分离了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研究了胚胎发育随时间进程的形态结构特征,并与Landsberg生态型拟南芥的胚胎发育速率进行了比较,发现Columbia生态型的发育速率略慢.此外还测量了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角果长度,获得了胚胎发育时期与角果长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发现随着胚胎的发育,角果的生长速率呈现出逐渐递减的趋势.
关键词:拟南芥;有性生殖;花粉管;胚胎发育;形态特征
77
|
1137
|
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1968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水溶性CdTePCdS量子点荧光探针同步荧光法测定DNA
徐靖,赵应声,吴新国,蔡汝秀
2006(2): 129-132.
摘要:以巯基丙酸(HS—CH2CH2COOH)为稳定剂,水相合成了核壳型CdTePCdS量子点(QDs).当固定波长差为240 nm时,CdTePCdS量子点的同步荧光最大发射位于338 nm.基于DNA对量子点荧光的猝灭效应,将CdTePCdS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测定DNA的同步荧光分析法.详细研究了pH值、量子点浓度、离子强度、温度等条件对量子点同步荧光及DNA测定的影响.该方法测定ctDNA的线性范围为50.0
7
50.0μg/L,检出限为16μg/L,9次重复测定500μg/L ctDNA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0%.该方法用于合成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关键词:CdTePCdS;核壳型量子点;DNA;荧光探针;同步荧光
94
|
575
|
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1950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催化荧光法研究辅酶NADH的抗氧化性能
郑琦,曹启花,蔡汝秀
2006(2): 133-136.
摘要:采用催化荧光法观察了3种不同类型的活性氧物质(H2O2,.OH,ONOO-)与辅酶NADH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NADH具有明显的清除活性氧的功能,且对不同类型活性氧的清除作用表现不同:对.OH的清除作用最为迅速,对H2O2,ONOO-的清除作用则较为缓慢.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生物体内存在的肌红蛋白因具有过氧化物酶的特性可使清除H2O2的反应大大加速.
关键词:催化荧光法;NADH;抗氧化
76
|
241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1954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自制固相微萃取探头用于分析大白菜中有机磷农药
王一龙,曾昭睿,杨敏,董春洲
2006(2): 137-141.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的聚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氧烷/羟基硅油(PMPVS/OH-TSO)固相微萃取探头与气相色谱(GC)联用对大白菜样品中的有机磷农药(敌敌畏、二嗪农、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和乙基对硫磷)进行了分析,同时优化了固相微萃取的实验条件.该探头较商用探头萃取能力更强,方法的检出限低(1.01
2
.56 ng/g),重现性好(3.5%
9
.9%),线性范围宽(2个数量级).对市售的大白菜样品进行了标准加入回收实验,5种有机磷农药的回收率分别为80.2%,90.3%,85.4%,81.9%和91.8%.
关键词:溶胶-凝胶技术;聚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氧烷/羟基硅油;固相微萃取;大白菜样品;有机磷农药
42
|
246
|
16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1946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过氧亚硝酸的细胞生物学效应及其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梁菊,曹启花,刘志洪,蔡汝秀
2006(2): 142-148.
摘要:对过氧亚硝酸的细胞生物学效应做了简单阐述,全面回顾和总结了近年来用于过氧亚硝酸测定的各种分析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进行了比较.过氧亚硝酸的相关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其在线准确检测仍存在一定困难.
关键词:过氧亚硝酸;细胞生物学效应;分析方法
38
|
281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1958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电压敏感性隔膜用于锂离子电池可逆过充保护
艾新平,林聪,廖钦林,刘秉东,杨汉西
2006(2): 149-153.
摘要:研制了一种具有电压敏感功能并可为4.20 V级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提供可逆过充保护的新型复合聚合物膜.这种膜由聚对苯(PPP)和聚苯胺(PAn)膜复合而成,在无掺杂的本征状态下为电子绝缘体;在高的氧化电势下因发生p-掺杂而变成电子导体;在正常工作电压下又因脱杂而恢复成电子绝缘体.因而,它可以作为一种电压敏感性隔膜用于防止电池过充.在Li/LiMn2O4模拟电池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证实,在长时间的过充条件下,这种复合隔膜仍能够有效地钳制电池的充电电压,从而为电池提供可逆的过充保护.在正常充放电条件下,复合隔膜对电池性能没有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过充保护;电活性聚合物膜;聚对苯(PPP);聚苯胺(PAn);电压敏感隔膜
114
|
443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1948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聚苯胺对2Cr13不锈钢无氧钝化的机理探讨
钟莲,胡捷,朱华,肖书虎,甘复兴
2006(2): 154-158.
摘要:将掺杂态聚苯胺(PANI)制备成单独的PANI膜电极,研究了该电极在敞开、除氧条件下,在酸性介质中的性质及其与2Cr13不锈钢的电化学偶合行为.结果发现无论是在有氧还是除氧条件下,PANI膜与2Cr13不锈钢以面积比1∶1偶合时,PANI均能使2Cr13不锈钢稳定钝化.根据电化学实验及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结果,提出了掺杂态PANI对2Cr13不锈钢的防腐蚀作用来自伽伐尼阳极保护作用,PANI膜在酸性溶液中通过交替电化学脱杂与掺杂为金属钝化提供了必须的阳极电流.
关键词:聚苯胺;不锈钢;电化学偶合;钝化;机理
65
|
165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1984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含酯基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活性
高志农,吕波,魏俊超
2006(2): 159-162.
摘要:以氯乙酰氯、乙二醇、长链叔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含有酯基的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用正交实验法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用IR(红外光谱)1、H NMR(核磁共振氢谱)、MS(质谱)、元素分析等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该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当疏水链R为C12H25,C14H29,C16H33时,其临界胶团浓度ccmc值分别为1.62×10-5,1.38×10-5,1.28×10-5mol/L,临界表面张力γcmc分别为36.4,38.5,41.2 mN.m-1.
关键词:Gemini表面活性剂;季铵盐;合成;氯乙酰氯
69
|
700
|
1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1981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不对称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质
魏俊超,高志农,吕波
2006(2): 163-166.
摘要:以N,N-二甲基脂肪胺和1,4-二溴丁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疏水链的不对称Gemini表面活性剂C12H25(CH3)2N+(CH2)4N+(CH3)2CmH2m+1(C12-4-Cm,m=12,14,16,18),并通过1H NMR(核磁共振氢谱)、MS(质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鉴定其结构.采用表面张力法测定15℃时,m=14,16,18的临界胶束浓度ccmc值依次为7.56×10-7,9.72×10-7,1.23×10-6mol/L;对应的表面张力cγmc分别为28.46,30.08,28.71 mN.m-1.
关键词:不对称Gemini;合成;表面活性剂
150
|
416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1971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聚己二酸单(2-羧苯酚)酯的合成和表征
钟鸣,赵正森,张志琴,曲凡歧
2006(2): 167-170.
摘要:以己二酸酐和邻羟基苯甲酸为原料,制备了己二酸单(2-羧苯酚)酯,并以它为单体聚合得到了相应的聚酯酸酐.研究了温度、真空度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聚合条件:真空度66.66 Pa,聚合温度200℃.在此条件下聚合2.5 h,得到的聚己二酸单(2-羧苯酚)酯重均分子量达6 498.另外,还对聚合物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体外降解行为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聚酸酐;己二酸单(2-羧苯酚)酯;聚合
42
|
136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1986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乙烯基荧光功能单体的合成及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武照强,朱荆京,孟令芝,何永炳
2006(2): 171-174.
摘要:用1-芘基丁酸和L-苯丙氨酸通过酯化、偶合、酰化等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乙烯基荧光功能单体N-丙烯酰胺乙基-2-(1-芘基丁酰胺基)苯丙酰胺(Py-Phe-DA),产率71.2%.经1H NMR(核磁共振氢谱),MS(质谱)和FT-IR(红外光谱)等证实了它的结构和组成,并对中间体及产物的合成和分离纯化进行了讨论.该单体与牛血清白蛋白反应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可发生相互作用.
关键词:荧光;芘;牛血清白蛋白;功能单体
39
|
185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1967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新型光敏剂2-氢醌四甲氧基苯基卟啉镍(Ⅱ)的合成
杜秀红,陈彰评,胡琴,郭振球
2006(2): 175-179.
摘要:为寻找理想的光动力疗法(PDT)光敏剂,利用2-硝基-四甲氧基苯基卟啉镍(Ⅱ)和对苯二酚直接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化合物2-氢醌四甲氧基苯基卟啉镍(Ⅱ),并经氢核磁共振谱、二维核磁共振谱、红外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产物2-(2,5-二羟基)苯基-5,10,15,20-四(o-甲氧基苯基)卟啉镍(Ⅱ)(10)(产率18.3%)、2-(5-二羟基)苯基-5,10,15,20-四(m-甲氧基苯基)卟啉镍(Ⅱ)(11)(产率14.1%)、2-(2,5-二羟基)苯基-5,10,15,20-四(p-甲氧基苯基)卟啉镍(Ⅱ)(12)(产率8.8%)的成功合成为2-位取代卟啉的合成提供了新方法.
关键词:亲核取代反应;2-硝基四甲氧基苯基卟啉镍(Ⅱ);2-氢醌四甲氧基苯基卟啉镍(Ⅱ);合成;光敏剂
59
|
262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1962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高固体分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鲁俊,余慧群,肖超渤
2006(2): 180-184.
摘要: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过氧化二异丙苯(DCP)(质量比为2∶3)为复合引发剂,二甲苯为溶剂,选用适量含羟基单体和分子量调节剂,以减缓树脂合成聚合反应中的自动加速现象,合成了分子量为3 000
4
000,多分散性指数d<2的高固体分羟基丙烯酸树脂.该树脂与缩二脲多异氰酸酯(HDI)的配漆实验证明,所得漆膜鲜映性好、丰满度高、色泽好、雾影值低、综合性能较好.
关键词:高固体分丙烯酸树脂;分子量分布;自动加速;鲜映性
47
|
693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1961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聚丙烯酸协同超声水热法制备超细凹凸棒土
金叶玲,陈静,钱运华,马正飞,姚虎卿
2006(2): 185-188.
摘要:报道了利用聚丙烯酸协同超声水热法制备超细凹凸棒土的一种非机械的超细研磨制备技术.在分散剂的协同作用下,超声水热法既能充分地超细粉碎凹凸棒土,又能保证粉碎后凹凸棒土晶体结构的完整性.通过正交实验获得了聚丙烯酸分散协同超声水热法制备凹凸棒土超细粉体的最优化工艺.处理后90%的凹凸棒土粒度d90=3.14μm,且容易重新分散在水中.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明聚丙烯酸不仅有助于超细分散凹凸棒土,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纯化能力;扫描电镜分析(SEM)证明经该法处理的凹凸棒土晶体结构保存完整;由能谱分析(EDS)、热示-失重分析(DSC-TG)、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可知,聚丙烯酸对凹凸棒土颗粒的包覆是凹凸棒土超细分散及分散稳定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凹凸棒土;聚丙烯酸;超细分散;水热法
50
|
458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1963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壳聚糖/淀粉共混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肖玲,贲伟伟
2006(2): 189-192.
摘要:以甲醛和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用反相悬浮法制备得到壳聚糖/淀粉微球,并用扫描电镜对其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微球对金属离子Cu2+,Pb2+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用反相悬浮法,壳聚糖与淀粉的质量比在5∶0至5∶5间可制成形状规则、表面光滑的微球.用该微球吸附金属离子Cu2+,Pb2+,均可在6 h内达到平衡.淀粉的加入能提高微球的产率,并可在保证吸附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当壳聚糖与淀粉共混的质量比为5∶1时,共混微球的产率最高,达到相同吸附效果所需的原料用量最少,成本最低.
关键词:壳聚糖;淀粉;微球;吸附
72
|
592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1959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B组轮状病毒WH-1株nsp2基因的原核表达与抗体制备
尹素改,芦宝静,王汉中,杨继红
2006(2): 193-196.
摘要:根据B组轮状病毒(GBRV)WH-1株nsp2基因的全序列,设计引物,用PCR的方法扩增得到nsp2基因的编码区.将其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KG上,经IPTG诱导,在E.coliDH5α菌株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的GST融合蛋白大小为61×103,经SDS-PAGE分离纯化,免疫小白鼠制备了多克隆抗体.抗体经1∶3 000倍稀释后用于Western Blot分析,获得特异性显色信号.所表达的蛋白和制备的抗体可用于蛋白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B组轮状病毒;nsp2基因;克隆;蛋白表达;抗体制备
69
|
141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1974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环加氧酶2基因的原核表达、抗体制备及其在肝癌中的表达
古春芳,孟佳,吴建国,朱应
2006(2): 197-201.
摘要:用PCR技术扩增环加氧酶2(COX-2)基因的C末端777 bp的片段,插入到pET-28b(+)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产生包涵体形式his-COX-2融合蛋白.用镍离子螯合柱(Ni-NTA)纯化融合蛋白,获得纯度较高的原核表达蛋白.纯化后的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用ELISA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抗体.用此抗体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癌组织中的环加氧酶2的表达.ELISA及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免疫家兔所得的环加氧酶2抗体具有很高的效价,并能够特异性的识别真核细胞中的环加氧酶2.用此抗体检测肝癌组织中的环加氧酶2的表达,证实肝癌组织中伴随有环加氧酶2的大量表达.同时所得的环加氧酶2抗体具有很高的效价和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环加氧酶2的功能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环加氧酶2(COX-2);原核表达;抗体制备;肝癌
63
|
197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1952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介导GAD基因的人泡沫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应用
曹雄彬,刘万红,薛璐,盛继群,何小华,李文鑫
2006(2): 202-206.
摘要:构建了两种新的重组人泡沫病毒载体pGPSNI-hGAD67和pGPSNI-hGAD65,分别携带人谷氨酸脱羧酶(GAD)的两种同工酶GAD65和GAD67基因,并研究其在帕金森病(PD)模型鼠丘脑底核中的表达及对帕金森病的治疗作用.RT-PCR结果表明,人泡沫病毒载体成功地介导了GAD65基因和GAD67基因在PD模型鼠丘脑底核中有效表达.动物行为检测表明,GAD65基因导入组PD模型鼠行为与对照组相比得到明显的改善(n=12,p<0.01).
关键词:人泡沫病毒载体;谷氨酸脱羧酶;帕金森病;基因治疗
40
|
165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1956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枯草芽孢杆菌proA基因突变对提高大肠杆菌转化子渗透压耐受能力的影响
魏红波,曹军卫,陈明清,刘瑞杰
2006(2): 207-212.
摘要:将枯草芽孢杆菌93151野生型菌株的proB基因和耐盐突变株93151-14的proA基因,进行体内重组,筛选出含有野生型proB和突变型proA杂合基因的转化子.此杂合基因能够与脯氨酸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JM83功能互补.分别测定了大肠杆菌JM83三种转化子(分别含有野生型proBA基因,双突变proBA基因和杂合proBA基因)的耐盐能力,发现含有杂合proBA基因转化子的耐盐能力(0.45 mol/L)尽管比含有双突变proBA基因的转化子(0.5 mol/L)要低一些,但比含有野生型proBA基因的转化子(0.3 mol/L)要高得多.测定了3种转化子在不同盐浓度下生长时的胞内自由脯氨酸含量,发现其含量均随着盐浓度的上升而提高,表明其耐渗透压胁迫能力的提高与胞内自由脯氨酸的积累密切相关.但在相同盐浓度下,含有杂合proBA基因转化子的胞内自由脯氨酸含量要低于含有双突变proBA基因的转化子的胞内自由脯氨酸含量,但明显高于含有野生型proBA基因的转化子的胞内自由脯氨酸含量.说明尽管proB基因的突变在提高细胞耐高渗胁迫的能力中,有重要作用但proA基因的突变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耐盐突变株;proA基因突变;渗透压胁迫;脯氨酸合成
73
|
250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1979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稀有鮈鲫(Rare gudgeon)Sox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张小艳,赵刚,刘江东,龙华,陈戟,余其兴
2006(2): 213-219.
摘要:根据人的SRY基因中HMG-box保守区设计引物,采用PCR技术在稀有鲫雌雄个体基因组DNA中分别扩增,发现3个大小分别为220、700和1 500 bp的片段,经过克隆和测序分析,从220 bp的片段中获得两个基因片段,证明为稀有鲫的Sox1和Sox21基因片段,无性别差异,其DNA序列与人及斑马鱼相应Sox基因相似性分别为Sox1:80.4%和97%;Sox21:77.3%和91%,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人及斑马鱼相应SOX蛋白相似性分别为Sox1:96%和98%;Sox21:88%和100%,显示了其高度的保守性.此外,从GenBank、MEBL和DDBJ数据库获得了92个已克隆的物种SRY和Sox基因全长核苷酸编码序列及HMG保守区序列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序列比对及聚类树的构建,分析了Sox基因家族成员的分类及分子进化模式,对稀有鲫的性别决定进行了探讨,为Sox基因的进化研究提供分子基础.
关键词:性别决定;稀有鮈鲫;Sox基因;序列分析
49
|
292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1972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DOP-PCR阴性对照中的产物分析及引物浓度的优化
张伟伟,张衍梅,赵刚,陈戟,刘江东,余其兴
2006(2): 220-224.
摘要:由于在DOP-PCR实验过程中,通常的防污染措施和对反应体系及条件的优化都无法完全消除阴性对照中出现的扩增产物,因此本研究对上述扩增产物进行了纯化、克隆和测序,发现该产物并非污染所致,而是由于引物自身的兼并性,序列相互配对而产生的引物多聚体;并且还对与该扩增产物产量密切相关的引物浓度进行了优化探讨,实验结果表明2.2μmol/L是减少该产物产量的比较理想的引物浓度.
关键词:DOP-PCR;引物多聚体;优化
36
|
237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1970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UV-B辐射增强对褶皱臂尾轮虫实验种群动态的影响
冯蕾,肖慧,孟祥红,唐学玺,王仁君
2006(2): 225-229.
摘要:采用单个体培养和生命表技术,研究了不同UV-B辐射剂量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实验种群的存活时间、产卵量、生殖率和内禀增长率等关键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可使轮虫的存活时间显著缩短(p<0.05),对照组轮虫存活时间最长,在本实验条件下达390 h;最大剂量1.20 kJ/m2处理组最短,为300 h.低剂量的0.24、0.48和0.72 kJ/m2UV-B辐射促进了褶皱臂尾轮虫的繁殖,而高剂量的0.96和1.20 kJ/m2UV-B辐射抑制了褶皱臂尾轮虫的繁殖.褶皱臂尾轮虫的生命期望随UV-B辐射剂量的增大呈一致性缩短,可以作为大气UV-B辐射强弱的生物指标.
关键词:UV-B辐射;褶皱臂尾轮虫;存活;繁殖;种群动态
85
|
178
|
7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1975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甘蓝rDNA及C
0
t-1 DNA荧光原位杂交及其核型分析
王太霞,吴春红,黄进勇,魏文辉
2006(2): 230-234.
摘要:为了探索一种高效可靠的芸薹属植物核型分析方法,本文以甘蓝品种黑叶小平头为实验材料,从其基因组DNA中分离出C0t-1 DNA并用生物素标记作探针,对有丝分裂中期相染色体进行原位杂交,每对染色体上均显示出了特定的荧光原位杂交带型.将植物25S和5S rDNA分别用地高辛和生物素标记作探针,单色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黑叶小平头2对染色体具有25S rDNA基因座,1对染色体具有5S rDNA基因座.生物素标记的C0t-1 DNA与地高辛标记的25S rDNA等量混合作探针,双色荧光原位杂交证实了C0t-1 DNA与25S rDNA二者具有一致的染色体位置特征,表明基于rDNA及C0t-1 DNA荧光原位杂交的核型分析技术,优于目前普遍采用的只基于rDNA荧光原位杂交的核型分析方法.结合已报道的rDNA染色体定位结果,及C0t-1 DNA荧光原位杂交带型与染色体形态,更准确地构建了甘蓝的核型.
关键词:甘蓝;rDNA;C0t-1DNA;荧光原位杂交;核型分析
90
|
637
|
6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1982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雌雄木蜂对活血丹盗蜜的行为差异及原因
张彦文,郭友好
2006(2): 235-240.
摘要:通过近三年的野外观察和实验揭示了活血丹的盗蜜者为中华木蜂.但其雌雄个体具有不同的访花特性和影响.雄蜂的体形稍小,访花频率是雌蜂的4倍,单花访问时间较雌蜂短(2.18 s/7.48 s),但在一个居群的单次访花数却是雌蜂的5倍(42.48/8.81),对被盗蜜花的损伤也较雌蜂低;在开放条件下,被雌雄木蜂访问过的花的座果率有明显差异(34.72%/73.59%).结果表明,体形大小的差异可能是活血丹的花冠管长度、硬度及单花产蜜量仅能适应雄蜂的盗蜜,不适应雌蜂盗蜜的主要原因,对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可能导致了中华木蜂雌雄个体在对活血丹的取食行为上发生了分化,并对其花部进化施加了不同的选择压力.
关键词:传粉生态;中华木蜂;盗蜜者;活血丹;适合度
56
|
237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1953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大黄素脂质体对Hep-2细胞毒的检测
雷瑶,王志洁,邱国福,胡先明
2006(2): 247-251.
摘要: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了大黄素脂质体,测定了脂质体的包封率和粒径.通过苔盼蓝拒染法检测脂质体对Hep-2细胞的剂量和时间效应,初步研究了脂质体对Hep-2细胞的毒性,并根据加入脂质体后Hep-2细胞一周内的生长情况制作了生长曲线.结果测得由该法制备的大黄素脂质体平均包封率高达90.6%,透射电镜下观察到脂质体呈椭圆囊状结构,粒径分布均匀,其平均粒径分布在0.02
0
.1μm之间,为单室脂质体.细胞毒实验表明大黄素脂质体对Hep-2细胞存在明显的细胞毒作用,且具有剂量和时间效应,随着脂质体中大黄素浓度从0.48mg.L-1增加到14.48 mg.L-1,死细胞百分率由23.15%增至94.5%,并测得脂质体对Hep-2细胞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43 mg.L-1,浓度为7.24 mg.L-1的脂质体与Hep-2细胞作用12 h后,死细胞百分率增加到95%以上,加脂质体的Hep-2细胞生长曲线与没有加脂质体的正常Hep-2细胞生长曲线比较,加了脂质体的Hep-2细胞的生长曲线呈明显下降趋势,说明大黄素脂质体对Hep-2细胞的生长存在抑制作用.
关键词:大黄素;脂质体;制备;抗肿瘤活性
50
|
277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1978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洞庭湖滨湖丘岗地鼠类群落演替
王勇,赵尔宓,郭聪,李波,张美文,王广力
2006(2): 252-256.
摘要:作者于1992
1
995年和2002
2
004年,对洞庭湖滨湖丘岗地的鼠类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变化进行了研究.共置鼠夹2 437夹夜,捕鼠7种,共417个个体.结果表明两个时间段捕获的鼠种数不同,分别为7种和5种,捕获率分别为(12.29±7.05)%和(3.05±1.44)%(t=4.26,df=21,p<0.001);两个时间段的优势鼠种不完全相同,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为1992
1
995年的优势鼠种,社鼠和黑线姬鼠为2002
2
005年的优势鼠种;两个时间段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差异不显著,但均匀性指数差异显著(t=5.433,p<0.05).对两个时间段的鼠类群落相似性指数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所有年份的群落相似性指数聚类为2类,即1992
1
994年聚为一类,2002
2
004年聚为一类.结果表明洞庭湖滨湖丘岗地鼠类群落经过10年的演替,已经成为完全不同的群落.
关键词:洞庭湖;鼠类;群落演替
44
|
148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1965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批量引用
0
批量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