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07 3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 袁志刚,田安民,邓晓华
      2007(3): 351-355.
      摘要: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台网数据,研究了发生于2001年4月2829日的三次孤立亚暴事件期间全球不同区域电离层的响应形态.对比分析了不同经纬度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QTEC)对宁静日的偏离形态,讨论了扰动的产生机制并计算了特定区域极光电集流指数(AE)与总电子含量偏移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孤立亚暴可以引起全球性的电离层扰动,引起垂直QTEC的最大偏离可达20 TECU(1TECU=1016e.m-2)以上.亚暴引起的电离层扰动形态与地方时密切相关,也随纬度位置变化.在没有电离层响应相互干扰的情况下,孤立亚暴的发生与电离层扰动具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高纬区呈负相关,中低纬区呈正相关.  
      关键词:亚暴;电离层扰动;总电子含量   
      55
      |
      17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80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罗光洲,刘培德
      2007(3): 255-258.
      摘要:研究一类具有较强物理背景的B值鞅遍历过程.利用Doob上穿不等式,证明了其取值的Banach空间具有RN(Radon-Nikodym)性质时这类随机过程的收敛性.对于像空间为p-可光滑Banach空间的情况,综合利用鞅极大不等式和遍历极大不等式,证明了鞅遍历过程的一些极大不等式.  
      关键词:B值鞅遍历过程;收敛性;极大不等式   
      45
      |
      9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82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李卫峰,杜金元
      2007(3): 259-261.
      摘要:对特征奇异积分方程的相联方程给出了一个简洁解法,通过引进辅助函数利用多项式分析的理论得到了相联方程有解的充要条件及解的表达式.得到的结果和经典文献是一致的.通过这个方法也得到了特征方程与其相联方程的解的理论的等价性,这一点并没有见诸文献.  
      关键词:特征方程;相联方程;多项式分析   
      34
      |
      76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75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吕平,胡迪鹤
      2007(3): 262-266.
      摘要:引进了随机环境中多物种分枝随机游动的一般模型.在分枝过程非灭绝的情况下,讨论了系统的状态分类,得到了系统暂留及强常返的充要条件是存在k个定义在整数集上的函数分别满足某种性质.最后给出了系统强暂留的充分条件.  
      关键词:随机环境;多物种;分枝随机游动;暂留;强暂留;常返;强常返   
      40
      |
      7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554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林玲
      2007(3): 267-270.
      摘要:将求矩阵方程AX=B双对称解的问题等价地转化为求一类矩阵方程对称解的问题.通过后者容易得出矩阵方程AX=B的双对称解,给出了解集合的表达式.研究了矩阵方程AX=B的双对称解集合的最佳逼近问题.当矩阵方程AX=B有双对称解时,其最佳逼近解存在且惟一,给出了最佳逼近解的表达式.  
      关键词:双对称矩阵;矩阵范数;最佳逼近   
      43
      |
      87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94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李圣国,黄本文
      2007(3): 271-273.
      摘要:利用可解群的性质,通过群的扩张理论,给出了Sylowp-子群为循环群时2.11.pn(p≠3奇素数)阶群的构造:①当p≠5,7时,若p≡1(mod 11),有6型;若p 1(mod 11),有4型;②当p=5时有6型;③当p=7时有4型.  
      关键词:可解群;群扩张;同余方程;自同构群   
      44
      |
      86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409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刘春玲,黎继子,孟波
      2007(3): 274-278.
      摘要:以电子商务环境下集群式供应链库存控制为对象,建立了时变需求下跨链合作的交叉库存模型,并用H∞控制中抑制外部干扰的对策理论来寻求最优订货策略,以减小库存、订货波动和提高供需网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文中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分别针对供应链间有合作与无合作情形对模型做了仿真实验,仿真表明,实施H∞控制和交叉紧急库存补充策略可以有效避免货物积压或缺货现象,提高供应链及集群的竞争力.  
      关键词:集群式供应链;跨链合作;库存控制;交叉补充   
      43
      |
      692
      |
      17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56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赵耀东,戚文峰
      2007(3): 279-282.
      摘要:使用格中的最短向量对未知向量进行逼近的方法,证明了在已知乘子a和模数p的条件下,若连续的wi满足|ui-wi|是一个很小的数时,在多项式时间内可以恢复出逆同余发生器的移位b.本文的结论表明将逆同余发生器直接应用于密码学必须十分慎重.  
      关键词:逆同余发生器;密码分析;格攻击   
      37
      |
      93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71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张家宏,陈建华,张丽娜
      2007(3): 283-286.
      摘要:给出了一种基于标准ASIC设计实现的高速无符号32位乘法器,在此设计的基础上略加改动可以作为实现32×32+32的乘加器.这种乘法器使用了经过改进的Booth编码结构来产生部分积,然后对部分积压缩,最后采用高速超前进位加法器得到最终结果.这种乘法器/乘加器用于实现公钥协处理器(如RSA、ECC),在0.25μm工艺下频率可达到100 MHz,远远高于Design Ware库里的乘法单元.  
      关键词:Booth编码器;超前进位加法器;乘法器;18-2压缩单元   
      44
      |
      97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63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雷迎春,阳立堂,姜琦,吴产乐
      2007(3): 287-292.
      摘要:针对BitTorrent行为及其Neighbor Selection机制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有效度量P2P内容分发协议的实验方法,并设计一种新的内容分发协议ShareStorm,该协议的Neighbor Selection机制充分考虑互联网拓扑和通讯成本,更倾向于与本地的peers建立邻居关系.经初步验证,在下载完成时间这个最主要的性能指标上,Share-Storm比BitTorrent至少减少50%.  
      关键词:P2P;BitTorrent;NeighborSelection;性能;效率   
      67
      |
      90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76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崔建群,何炎祥,吴黎兵,彭熙
      2007(3): 293-296.
      摘要:针对建立在随机网络模型上的传统网络管理中所存在的数据采集流量偏大、同步采集发生率高等管理性能问题,提出一种适合无尺度网络的自适应网络管理策略,该策略可以通过对比被管网元地位度量阈值,动态探测被管网元在网络中所处的地位,根据网元所处地位不同自动调整数据采集周期.实验证明,这种策略在不降低网络管理功效前提下,能够减少需采集的网络管理数据,并避免了数据采集的同步,从而提高网络管理的性能.  
      关键词:无尺度网络;网络管理;自适应策略   
      65
      |
      194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55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黄敏,曹加恒,彭智勇
      2007(3): 297-300.
      摘要:可信第三方通过买卖双方的数字签名来确定他们身份,将买卖双方提供的各自水印信息重构成待嵌入的水印信息,并对待加水印的数据库产品进行合法性验证,再由可信第三方采用水印移动代理技术完成水印的嵌入和检测.运用SVO逻辑对该安全协议进行形式化证明.该协议在保护版权所有者利益的同时,又能有效保护消费者利益.  
      关键词:安全协议;数据库水印;可信第三方;可证明安全   
      48
      |
      231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224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宋婉娟,董才林,陈增照,张剑
      2007(3): 301-304.
      摘要:采用基于识别的分割方法进行手写数字串分割.在识别的过程中,运用反例样本估计分类器参数,实验数据表明,这种运用反例样本训练的分类器与没有经过反例样本训练的分类器相比,将提高拒识率到19%左右,从而保证了较高的识别率,验证了只有经过反例训练的分类器的输出结果才是可信赖的.  
      关键词:数字串分割;反例样本;分类器   
      65
      |
      116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79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姜燕,金聪
      2007(3): 305-308.
      摘要:利用混沌系统的特点调制了两种不同的混沌序列,分别用于水印加密和子图像的抽取.对子图像进行小波包分解,通过修改小波包的系数来嵌入数字水印.水印的提取不需要原始图像,实现了盲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常见的JPEG压缩、高斯噪声,裁剪和缩放等攻击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关键词:版权保护;小波包;混沌序列;子图像;模运算   
      55
      |
      153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69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张忠梅,金聪
      2007(3): 309-313.
      摘要:根据人类视觉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系数相关性的自适应水印嵌入算法.该算法先对原始图像进行的小波分解,选取水印所要嵌入的子带并将所选取的子带划分成2×2大小的块,同时利用每一个小波块中相邻的4个系数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所要嵌入的水印图像来构造该小波块的水印系数,利用人类视觉模型调整水印的嵌入强度,从而在保证水印不可见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保证水印的鲁棒性.选取不同特点的两幅图片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高斯噪声、椒盐噪声、JPEG压缩、剪切、中值滤波等攻击都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对旋转几何攻击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关键词:数字水印;小波变换;相关性;鲁棒性;人类视觉系统   
      68
      |
      177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210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瞿治国,金聪
      2007(3): 314-318.
      摘要:采用自恢复技术和虚拟水印技术等新的技术方法对传统双重数字水印技术的性能进行加强和改进,有效地提高了水印技术的各项性能.文中的自恢复技术利用了双重数字水印所特有的属性,在双重水印中建立函数关系,将两个水印结合在一起,可以在水印受到攻击后对其进行恢复,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印技术的稳健性.虚拟水印是可以在实际只嵌入一重水印的信息量的前提下,实现传统的双重水印技术,改善双重水印技术的不可见性.实验结果表明这一算法对JPEG压缩、添噪、滤波以及多种几何攻击都有很好的稳健性,自恢复实验结果则显示该算法可比同类算法的整体稳健性提高20%.  
      关键词:双重数字水印技术;自恢复技术;虚拟水印   
      54
      |
      322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78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物理学与电子信息学

    • 刘觉平,闻水国
      2007(3): 319-322.
      摘要:采用Gaussian求和规则计算Ds(0+)介子的质量.首先,通过Laplace变换得到了Ds(0+)介子流的两点函数以及谱函数的Gaussian变换;进而导出了关于Ds(0+)介子的质量与衰变常数的Gaussian求和规则;采用QCD标准的普适输入参数,得到了关于Ds(0+)介子质量与衰变常数的数值结果:mGauss=2.41±0.05±0.15 GeV和fGauss=0.30±0.02 GeV,所得的结果比Borel求和规则的结果(mBorel=2.48±0.03 GeV)要低,在理论计算误差范围内与Borel求和规则的结果相比更符合实验结果(mexp=2.317 6±0.001 3 GeV).  
      关键词:量子色动力学;Gaussian求和规则;Borel求和规则;Ds(0+)介子   
      46
      |
      86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96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王波,孔令梅,俞大海,刘天西
      2007(3): 323-327.
      摘要:在10290 K范围内测量了不同纳米粘土含量的尼龙6/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中的正电子湮没寿命谱.实验结果发现,在所有样品中,正电子素(otho-positron,o-Ps)的湮没寿命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不同的温区段,o-Ps湮没寿命随温度变化的斜率不同,据此确定了尼龙6/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两个次级松弛转变温度Tβ和Tγ,这是其他实验方法难以测量的.此外还发现,这种次级松弛转变温度随纳米蒙脱土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这表明,无机纳米相和聚合物基体间存在较强的界面相互作用,致使聚合物链段的运动受阻.正电子湮没寿命的连续谱分析还表明,纳米粘土的含量和温度对自由体积分布有重要影响.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被发现———270 K时,在纳米复合材料中o-Ps湮没寿命的分布均裂变为双峰,而在纯尼龙6样品中没有观察到这种峰的裂变.这表明,纳米粘土的加入改变了纳米复合材料中有序区域内链段的堆积密度.  
      关键词: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自由体积;结构转变;正电子湮没   
      56
      |
      172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201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孟宪权,刘炜,王栋,乔豪学
      2007(3): 328-332.
      摘要:在有效质量理论的框架内,使用B样条方法,分别计算得到了球冠状InAs自组织量子点的高度和底面半径对电子能级的影响关系,且与实验结果和其他理论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量子点高度增大时(从1 nm到10 nm),其能级降低,能级间距减小.与底面半径对电子能级的影响相比,量子点高度是影响电子能级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对基态能级几乎有决定性作用.同时,计算过程及结果也证明B样条方法在计算球冠状量子点电子能级方面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量子点;能级计算;B样条函数   
      66
      |
      8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60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杨种田,柯贤文,刘传胜,郭立平,付德君
      2007(3): 333-336.
      摘要:为了探索低温可调控ZnO薄膜沉积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ZnO薄膜制备方法,即离化团簇束(ICB)法,并自行设计研制了应用该方法制备ZnO薄膜的专门装置.采用超音速喷嘴获得高速锌原子团簇束,用Hall等离子体源产生氧离子束离化锌原子团簇,获得了较高的离化率.在沉积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衬底偏压、氩氧比、衬底加热温度等参数,来控制成膜的质量;应用这个装置成功地在硅衬底上制备的ZnO薄膜,经XRD和EDS检测,薄膜的c轴取向一致,Zn、O原子百分比接近于1∶1,成膜质量好.  
      关键词:离化团簇束技术;Hall离子源;ZnO薄膜   
      74
      |
      123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64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李金钗,朱昱,卢红兵,田玉
      2007(3): 337-341.
      摘要:以溶胶-凝胶法制备c轴取向为主的ZnO薄膜作缓冲层,采用阴极电化学沉积技术制备高c轴取向ZnO纳米结构.在0.7 mA/cm2的恒定电流密度下生长出直径约50 nm、密度为2.5×107mm-2的垂直向上的ZnO纳米杆阵列,通过逐渐增大电流密度(0.40.9 mA/cm2)或逐渐减小电流密度(0.90.4 mA/cm2)分别研制出直径逐渐变小或变大的纳米杆阵列,实现了纳米杆形貌、尺寸的可控生长.c轴择优取向的同质ZnO缓冲层既为纳米杆的定向生长提供了形核中心又减小了纳米杆的晶格失配度,有ZnO缓冲层样品的强紫外光发射和较弱的与缺陷相关的可见光发射的光致发光结果证实了缓冲层对提高样品晶体质量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ZnO纳米杆;可控生长;电化学沉积;缓冲层   
      59
      |
      309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206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黄玉学,王勤
      2007(3): 342-346.
      摘要:针对航天测量船液舱分布散、数量多、工作环境恶劣、液位测量精度低等现状,采用数据采集、模数变换、单片机及计算机等技术,设计了一套船载多种功能液位数据实时采集监测系统.该系统突破了传统的夜位数据采集方法,实现了单一液位变送器的准确安装定位、数据处理与船摇周期有机结合,有效地解决了需多个液位变送器才能准确测量液位数据的难题.通过实际工程应用显示:该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毫米级)、低噪声、数据准确、可移植性强、以及对液位综合信息的随机查询、存储、报表生成与管理的特点,可实现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AT89C51;TLC2543;数据采集;串口通讯;船摇周期   
      78
      |
      126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53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李勃,黄大庆
      2007(3): 347-350.
      摘要:分析了实际电磁环境对无人机的影响,通过在实际飞行环境中对各地面发射机的辐射和场地电磁环境的测试,得到对无人机造成伤害的电磁环境场强极限值在0.18×103MHz频段中为60200 V/m.将不同频段下传导干扰与辐射干扰进行结合分析,并根据无人机中存在的辐射干扰和传导干扰的共性特征,得到无人机系统级电磁辐射极限场强在0.12×103MHz频段中为1060 V/m.依照国军标GJB3567-99《军用飞机雷电防护鉴定试验方法》,以及在实际飞行场地中采用410 A敏感度测试系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采用该指标的无人机各机载设备工作正常,未出现设备失灵或降级情况,说明该指标的制定为无人机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评估准则.  
      关键词:电磁环境效应;电磁兼容;无人机;系统级   
      67
      |
      683
      |
      7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68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龚子平,柯亨玉,侯杰昌,吴雄斌,程丰
      2007(3): 356-360.
      摘要:针对高频地波海态雷达测量精度问题,结合2005年8月浙江省东海海域得到的高频地波海洋表面状态监测雷达OSMAR2003的遥感测量数据,以及多普勒流速剖面测量仪的现场测量数据,通过误差分析理论对高频地波雷达海洋表面流测量精度以及误差来源做了分析.分析过程综合考虑了海流的运动特性,结果表明剖面流场的不均匀性分布及流场剖面结构的时间变化率是影响高频地波雷达径向流速测量误差的两个重要因素,通过去除其影响能有效提高测量精度.  
      关键词:海洋遥感;高频地波雷达;海流测量;误差分析   
      61
      |
      498
      |
      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72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朱劼,徐继生
      2007(3): 361-364.
      摘要:利用2004年11月上旬强磁暴期间电离层总电子含量(QTEC)和电波闪烁武汉GPS监测台网的观测数据,采用小波去噪和互相关技术,计算了电离层不规则结构的视在纬圈漂移速度.结果表明,在11月10日夜间,各种尺度不规则结构的存在使L-波段闪烁活动与QTEC起伏均显著增强,振幅闪烁指数(S4)最大达到1.0.根据观测台网实测的QTEC变化率(RT),得到引起闪烁和QTEC起伏的不规则结构沿纬圈向西漂移,漂移速度从午夜前(21:30BST)的约130 m/s下降到午夜后(02:30 BST)的40 m/s左右.该研究为电离层不规则结构纬向漂移速度的测量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磁暴;电离层;全球定位系统;闪烁;不规则结构;纬圈漂移   
      55
      |
      186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214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陈泽宗,武功成,徐超,柯亨玉
      2007(3): 365-368.
      摘要:按照模块化和标准化的要求,设计了一种通用的LXI接口电路,它是以ADSP-21062和DM9000A芯片为基础,利用大容量双口RAM作为LXI总线接口与功能电路之间高速数据传送的临时缓冲区,采取全双工的双向中断方式实现大数据包传送,满足基于LXI总线的高频地波雷达所有模件的接口要求.与其他传统总线相比,LXI总线充分利用了以太网的优势,实现远距离控制,同时可以减小系统尺寸,降低系统成本.测试结果表明,该接口电路工作正常可靠,传输速率达到12 Mb/s,满足高频地波雷达数据传输的要求.  
      关键词:高频地波雷达;接口电路;LXI总线;ADSP-21062;DM9000A   
      70
      |
      232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99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曹阳,李晓辉,王力纬,鄢媛媛
      2007(3): 369-374.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AMBA2.0 APB总线的16位脉冲调制控制器IP核的设计方案.该设计集成了脉冲宽度调制(PWM)和脉冲密度调制(PDM)两种调制方式,并可以在两者间切换.采用SMIC 0.13μm工艺库,系统时钟可达150 MHz.通过FPGA验证,该控制器工作在PWM调制方式时,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为132 kHz;工作在PDM调制方式时,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为198 Hz2.34 MHz.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在时钟频率为13150 MHz下,不仅可以在两者间切换,而且可实现对输入数据的高效调制.  
      关键词:AMBA外围设备总线;知识产权核;脉冲宽度调制;脉冲密度调制   
      70
      |
      169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65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王卫兵,朱秋萍,徐心毅,戴加良,刘克刚
      2007(3): 375-378.
      摘要:针对Goertzel算法的计算结构硬件实现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利用两个FIR滤波器实现Goerztel算法,并且将改进后的计算结构由原来的AR(2)过程推广到一般的AR(p)过程.改进后的计算结构避免了递推运算,能够预确定数据的动态范围进行定标,充分利用了DSP等信号处理器的硬件结构,适合定点处理器的编程.通过在定点DSP处理器TMS320C5510上进行软件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改进计算结构后算法的效率是改进前算法效率的3.7倍.  
      关键词:Goertzel算法;水声通信;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51
      |
      359
      |
      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61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徐心毅,朱秋萍,王卫兵,刘克刚
      2007(3): 379-382.
      摘要:在传统频域均衡器的基础上,结合多载波频移键控调制方式的频谱结构,利用接收信号和参考信号的相关性及均衡器的滤波系数,提出了一种兼具均衡与解调功能的新型频域均衡器结构.该均衡器简单、有效地克服了水声信道中多径传播产生的码间干扰和频率选择性衰落等问题,简化了水声通信系统接收机的复杂度.新型频域均衡器的解调原理以非相关解调算法为基础,但由于利用了均衡器的计算结果,其差错性能优于传统的非相关解调算法,计算机仿真试验表明,改进后的方法使差错性能提高了2 dB;实际水声通信实验表明,该均衡器能够有效地提高水声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水声通信;多径干扰;频域均衡滤波器   
      66
      |
      20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197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批量引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