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武汉大学期刊中心
无数据
高级检索
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信息
联系我们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伦理声明
下载中心
编委风采
最新刊期
2008
年
第
3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数学
具有两参数的椭圆型方程Robin问题解的渐近性态
莫嘉琪,陈丽华
2008(3): 255-258.
摘要:讨论了一类具有双参数的椭圆型方程边值问题.引入伸长变量,构造了问题的形式渐近解.利用微分不等式理论,证明了边值问题渐近解的存在性和一致有效性.由解的结构指出,在两参数一定的情况下,相应问题的解只具有二个边界层.
关键词:非线性;两参数;奇摄动
32
|
52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792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综述
报童问题的扩展模型
万仲平,侯阔林,程露,蒋威
2008(3): 259-266.
摘要:经典报童问题即单周期库存问题,研究的是面对随机需求量,零售商应该订购多少产品以获得最大的利润.报童问题是一个十分具有活力的研究问题,本文综述了报童问题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对其扩展模型作了新的分类:决策目标的扩展模型、零售商的扩展模型、市场格局的扩展模型、供应商的扩展模型以及其他扩展模型等.
关键词:报童问题;供应链;库存问题;扩展模型
53
|
2142
|
1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764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多元copula参数模型的选择
吴娟,刘次华,邱小霞,文婷,万芳
2008(3): 267-270.
摘要:多元copula参数模型能完整刻画变量间的相关性关系.讨论了一类copula模型的选择问题,其多元copula函数能与一个一元函数构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对于Gumbel,Clayton,Frank,Fréchet等4种此类copula模型,分别在参数已知或未知两种情况下进行了拟合优度检验,并对中国股市的上证指数与深证综指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性,相关性模型选取Gumbel copula模型最合适.
关键词:copula函数;拟合优度检验;相关性关系
52
|
710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758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一类2
3
p
2
q阶群的构造
余红宴,黄本文
2008(3): 271-274.
摘要:利用有限群的性质,运用群扩张和数论的理论,给出了当p,q是不同的素数且p<q,23p2q阶群G在具有p2q阶循环正规子群A时的构造如下:①当B为循环群时,有22型;②当B为[4,2]型交换群时,有19型;③当B为初等交换群时,有5型;④当B为四元数群时,有5型;⑤当B为二面体群时,有10型.
关键词:群构造;同余方程;群扩张;群同构
38
|
7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786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一个逆向Hilbert型不等式的最佳推广
王爱珍,杨必成
2008(3): 275-278.
摘要:引入单参量λ及估算权系数,建立了一个含参量的逆向的Hilbert型不等式的推广式,并证明其常数因子是最佳值.作为应用,导出了其若干仅含有其中一个非负实数列的等价形式及λ取特殊值时的一些特殊结果.
关键词:Hilbert型不等式;权系数;等价式;最佳常数因子
24
|
30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755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一类高斯周期子的快速计算
汪玉,陈建华,何德彪
2008(3): 279-281.
摘要:设r=ef+1是奇素数,η0,η1,…,ηe-1是Q上的e次高斯周期子.通过分析分圆多项式和Q(η0)上元素关于整基η0,η1,…,ηe-1的表示,对f=2和f=2q分别给出了高斯周期子极小多项式的快速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所有的运算都是整数环上的数值运算.
关键词:高斯周期子;极小多项式;原根;分圆多项式
21
|
5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07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物理学
溶胶-凝胶法制备CoFe
2
O
4
/SiO
2
复合材料及其磁性研究
张悦,柳阳,冯金地,石兢,熊锐
2008(3): 282-286.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oFe2O4/SiO2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以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及形成机理,并在室温下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了复合材料的磁滞回线.实验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不超过1 250℃时,复合材料中的球型CoFe2O4纳米晶镶嵌在非晶SiO2基体中,纳米晶的平均尺寸从煅烧温度850℃时的5 nm缓慢增大到1 250℃时的35 nm;当煅烧温度升高到1 300℃时,SiO2的晶化导致了CoFe2O4纳米晶的严重团聚,CoFe2O4纳米颗粒的平均尺寸迅速增大到83 nm,CoFe2O4的晶体结构有所改变,饱和磁化强度急剧增大,矫顽力和剩磁比则显著下降.并且在1 250℃时,复合材料的矫顽力和剩磁比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61 kOe和0.91.在850℃时,复合材料表现超顺磁性.
关键词:CoFe2O4/SiO2纳米复合材料;溶胶-凝胶;结晶;磁性
34
|
300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805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多种形态Au/Pd核-壳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李敏,张娴,付晓峰,周张凯,喻学锋
2008(3): 287-290.
摘要:在反相微乳液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中用单步法合成Au纳米棒和Au纳米球形颗粒作种子,再通过抗坏血酸还原Pd盐的方法制备了多种形态的Au/Pd核-壳结构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分光光度计对Au/Pd复合粒子的形貌和光学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调控Au核的形态,以Au纳米棒和Au纳米球形颗粒作种子,可分别得到棒状和类球状的核-壳Au/Pd纳米粒子.棒状粒子中,Au核(纳米棒)的平均长度为31 nm,宽为7 nm,Pd壳的平均厚度为8 nm;类球状粒子中,Au核(纳米球形颗粒)的平均粒径为35 nm,Pd壳的平均厚度为9 nm.该反相微乳液法简单易行,对于制备其他核-壳纳米粒子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Au/Pd核-壳结构;Au纳米棒;Au纳米球形颗粒
41
|
291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768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Cr掺杂Si基稀磁半导体的制备及其磁学特性
吴云,廖蕾,吴幕宏,卢红兵,李金钗
2008(3): 291-294.
摘要:采用Cr离子注入方法,在不同气体环境下退火制备了两种具有不同磁化率和居里温度的Cr掺杂p型(111)Si基稀磁半导体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化学键及磁学特性的变化进行表征.实验发现,该样品在H2气中退火后,氢原子钝化了Cr离子注入时引起的样品中的Si悬挂键缺陷(形成Si—H),增加了传导电子的长程相互作用,使样品的居里温度达280 K,远高于同一条件下在Ar气中退火样品的居里温度(100 K).部分氢原子束缚了样品中的受主载流子,降低了磁化率,导致在低温区(小于50 K)H2气中退火样品的磁化强度小于在Ar气中退火样品的磁化强度.这为室温铁磁半导体的研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关键词:离子注入;Si基稀磁半导体;红外光谱;居里温度;磁化率
46
|
166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787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环氧树脂/累托土纳米复合材料结构转变特性的正电子谱学研究
张明,祁会霞,刘黎明,方鹏飞
2008(3): 295-299.
摘要:采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PALS)技术,通过探测聚酰胺固化环氧树脂(epoxy)及环氧树脂/累托土(epoxy/rectorite)纳米复合材料分别在30
4
73 K及30
4
93 K温度区间内自由体积特性的变化,得到了epoxy和epoxy/rectorite两种材料中3个结构转变点温度为:次级转变点温度Tγ分别为160,120 K;玻璃化转变点温度Tg分别为270,260 K和橡胶态到粘流态的转变点温度Tf=380 K(两种材料相同).比较两种材料的结构转变点,发现纳米复合材料Tf,Tg和Tγ分别比环氧树脂低0,10 K和40 K.说明累托土的加入影响了复合材料低温下的自由体积特性.在温度高于熔融温度Tm时,发现两种样品中自由体积浓度有较快的下降,归因为材料中分子链段运动非常剧烈,较小的孔洞消失.
关键词: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正电子湮没;结构转变;自由体积
30
|
93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759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非线性光纤环镜中初始啁啾对光孤子的放大特性的影响
姚端正,郭江涛,陈苏
2008(3): 300-304.
摘要:基于非线性光纤环镜,研究了初始啁啾对基态光孤子放大特性的影响.运用分步傅里叶法对脉冲传输方程进行求解,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正啁啾对孤子脉冲的放大起到明显的增强作用,并且在50m左右的距离内,脉冲的放大与压缩效应同时存在;而负啁啾抑制孤子脉冲的放大,造成信号的衰减.通过研究初始脉冲的脉宽对孤子峰值的放大,证明了正啁啾对孤子脉冲的放大增强作用.
关键词:初始啁啾;非线性光纤环镜;超短孤子;分步傅里叶法
30
|
10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776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用正电子研究原生ZnO单晶中的缺陷
王柱,柯君玉,李辉,庞锦标,戴益群,赵有文
2008(3): 305-308.
摘要:利用正电子寿命谱和多普勒展宽谱技术研究了原生ZnO的缺陷结构及其退火效应.经900℃退火之后,正电子寿命实验显示样品中的空位型缺陷基本被消除,其体寿命为180 ps.通过比较原生和退火样品的符合多普勒展宽谱的商谱曲线,两者有相似的峰型,结合寿命谱的相关数据表明原生ZnO中不存在H原子填充Zn空位.
关键词:正电子;符合多普勒展宽;氧化锌;缺陷
25
|
13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977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InAs/AlAs/GaAs量子点的光致发光光谱研究
孟宪权,程定军,胡明,张霞
2008(3): 309-312.
摘要: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生长InAs/AlAs/GaAs量子点,用透射电镜观察量子点的截面形貌,用光致发光光谱仪测试量子点的发光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光致发光光谱结果表明,量子点底部观察不到InAs浸润层,室温下样品的光致发光峰值波长达1.49μm,为研制光纤通讯中的半导体量子点激光器提供了实验依据.
关键词:量子点;光致发光;透射电子显微镜;浸润层
22
|
269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779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等级状CdS树枝晶的形貌控制及生长机理
方鹏飞,高远鹏
2008(3): 313-316.
摘要:以聚乙烯醇(PVA)作为表面修饰剂,采用水热法在180℃下于Cd2+-硫脲络合体系中合成了大量的等级状CdS树枝晶.用扫描电镜研究发现,合成的这些CdS晶体具有规则的树枝状形貌,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这些产物具有六方铅锌矿结构.研究表明:在晶体生长中,PVA分子在CdS晶体不同晶面的选择吸附对其取向生长有强化作用,从而有助于树枝晶的形成,但过量PVA的空间位阻效应及其交联作用对CdS树枝晶的形成有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硫脲;聚乙烯醇;水热法;硫化镉;等级状树枝晶
34
|
235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791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用Zn/F离子先后注入和热退火法实现ZnO量子点的可控生长
张兰月,任峰,肖湘衡,蔡光旭,李芳,蒋昌忠
2008(3): 317-320.
摘要:将Zn/F离子先后注入到非晶二氧化硅中并分别在400,600,700℃下进行了退火.用光学吸收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退火的样品进行分析,发现在600℃退火后ZnO量子点已经形成.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测试发现在溅射时间为2 s时Si,Zn元素同时出现,说明没有在衬底的表面形成ZnO薄膜.从原子力显微镜(AFM)图像看到有少量的颗粒被蒸发到衬底的表面,说明在衬底的内部形成了ZnO量子点.F离子注入的作用为在衬底的内部形成ZnO量子点提供了O2分子.
关键词:离子注入;量子点;热退火
29
|
11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796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OSA-UCS模型在色空间检测中的应用
王东,周世生
2008(3): 321-324.
摘要:采用Newton-Raphson算法建立了美国光学学会均匀颜色标尺系统的反向模型,对反向模型算法的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反向模型能够满足实际生产的精度要求.反向转换模型的建立弥补了均匀颜色标尺系统的不足,同时在Matlab环境下,对CIELAB,CIELUV,CIECAM97s,IPT和CIECAM02等5个常见颜色空间的视觉均匀性作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IPT和CIECAM02颜色空间在颜色视觉均匀性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这对于颜色复制工业中色貌模型的正确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OSA-UCS;颜色转换;颜色空间;均匀性;检测
36
|
112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770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Laplace与有限能量两种求和规则在奇异重子Σ中的应用
祝琴琴,朱珂,刘觉平
2008(3): 325-329.
摘要:采用Laplace求和规则与有限能量求和规则研究了8重态奇异重子Σ的基态与激发态的质量与衰变宽度.所有被考虑的重子能态的谱函数均采用Breit-Wigner有限宽度的形式.两种方法即两种求和规则交替使用与仅采用有限能量求和规则(FESR)所得到的理论预言是一致的,且与实验数据符合.与谱函数的零宽度近似相比,结果有一定的改善.这不仅说明了谱函数有限宽度在实际计算中的作用,而且由此发展的两种应用求和规则的方法都可以用来自洽地计算强子的基态与激发态的性质.
关键词:量子色动力学;Borel变换;Gauss-Weierstrass变换;有限能量求和规则
29
|
3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761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计算机科学与电子信息学
抗功耗攻击的密码运算部件辅助设计技术
童元满,王志英,戴葵,陆洪毅
2008(3): 330-334.
摘要:在识别密码算法部件中可被功耗攻击的漏洞的基础上,提出了量化评估密码算法部件防护能力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指导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验证和改进密码算法的具体实现.本文以成功实施功耗攻击所需的样本数来衡量密码算法部件的防护能力,统一定义了各种不同强度的功耗攻击的信噪比,提出了估算瞬态功耗概率分布的算法,以及估算所需样本数的计算方法.结合识别功耗攻击漏洞和防护能力的量化评估,设计实现了抗功耗攻击的DES算法部件,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辅助设计技术的有效性.
关键词:功耗攻击;密码算法;量化分析;信噪比;数据加密算法
72
|
43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781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模型降阶中的Lyapunov方程求解方法
黄晓笛,王高峰,金晓晴
2008(3): 335-337.
摘要:提出了一种综合使用PRIMA(Passive Reduced-Order Interconnect Macromodeling Algorithm)和Low-RankSmith算法来处理模型降阶问题,该算法能够很好的求解Lyapunov方程的低秩近似解.使用本算法处理模型降阶中的平衡截断法产生的Lyapunov方程时,可以平衡误差与精度,使得平衡截断法在大规模系统中得以运用.
关键词:模型降阶;平衡截断法;控制系统理论
34
|
223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777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一种启发式能量优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算法
米志超,周建江,邵海林
2008(3): 338-342.
摘要:建立了基于能耗和剩余能量约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目标偏差度函数的启发式算法,该算法根据前次计算的结果和约束要求以及自适应动态调整目标函数加权系数的取值,避免了无效重复计算,使算法始终朝着有效的方向搜索.仿真分析表明本算法在网络存活时间指标上优于最小能耗算法;在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搜索成功率上优于k-Dijkstra算法.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算法;能量优化;存活时间
64
|
121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771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信号通路的识别算法
刘红标,刘娟
2008(3): 343-347.
摘要:基于分枝限界方法,提出了Quick Path Way(QPW)算法来预测蛋白质信号通路.该算法使用蛋白质网络中节点间的距离作为约束条件来进行双向搜寻,减少了多余中间节点数.实验表明,QPW算法能够在5 min内找到长度为8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其他较短的信号通路的查询时间不超过1 min.本实验同时也验证了QPW算法的可靠性.QPW算法与其他研究者的类似算法相比速度更快.
关键词: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双向查询策略;Quick Path Way算法
57
|
214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778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基于基因表达值和基因本体论推导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关系的方法
代超,刘娟
2008(3): 348-352.
摘要:提出将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中的背景知识同基因表达值相结合,利用GeneRank算法思想来计算转录因子的重要性排名,再通过K2算法构建贝叶斯网络以刻画这些转录因子间关系的方法.将该方法用于细胞周期的一个基因表达数据集中,实验结果表明它不仅能发现许多转录因子间确知的关系,还可发现一些未知的关系.
关键词:转录因子;基因表达;贝叶斯网络;K2算法;相互作用;基因本体论
38
|
262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782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基于相关向量机的多类蛋白质折叠识别
章文,刘娟
2008(3): 353-356.
摘要:蛋白质折叠的识别是一种不依赖于序列相似性的蛋白质结构研究方法.本文将相关向量机应用于蛋白质折叠的识别,将两类相关向量机推广到多分类情况,对多类蛋白质折叠进行识别.与支持向量机相比较,相关向量机无需调整多余的参数,核函数不需要满足mercer条件,实际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相关向量机可以得到更加稀疏的模型,在交叉检验中获得了更高的精度,表明相关向量机是一种有效的识别蛋白质折叠的方法.
关键词:相关向量机;蛋白质折叠识别;多分类问题;机器学习
27
|
259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785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基于树结构的多策略本体映射算法
杨先娣,彭智勇,吴黎兵,刘君强
2008(3): 357-361.
摘要:针对语义Web中的本体异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树结构的多策略本体映射算法,该算法的特点在于:按照数据类型分类进行映射,并采用启发式规则,提高了映射效率;同时考虑了概念的语言相似性、实例相似性和结构相似性,提高了相似度计算的准确性;采用迭代矫正,最终得到正确而完整的映射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均优于GLUE算法,能有效完成本体间的映射.
关键词:本体集成;本体映射;语义Web
53
|
207
|
7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762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边坡非圆弧滑动面的PSO-GA组合搜索
谢百义,陈世鸿,李名标
2008(3): 362-366.
摘要:在岩土工程边坡非圆弧临界滑动面搜索问题中,依据作者提出的非圆弧滑动面向量表示方法,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和遗传算法(GA)组合形成的一种新算法,实现了临界滑动面的最优搜索.通过算例分析,并与GeoSLOPE等成熟系统的结果比较,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和确定边坡临界滑动面搜索算法的高效性.稳定系数的计算采用适合解非圆弧滑动问题的摩根斯坦-普赖斯方法,根据本文验证,对该方法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了修正.
关键词:边坡稳定;临界滑动面;粒子群优化算法;遗传算法
31
|
171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767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热点问题情报过滤模型与算法
陈磊,李德华
2008(3): 367-370.
摘要:针对热点问题跨越时间长以及含重复情报、过时情报和无实用价值信息量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热点问题情报获取模型与分级过滤算法,以解决情报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问题.首先将无序关联情报结构化,然后采用SVM(space vector model)方法,根据热点问题情报的特殊性,提出了新的特征选择方法,在特征向量的相似性计算中引入去除重复和过时情报的判别参数,达到优化情报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过滤算法除去原始情报库中的无关情报、重复情报和过时情报后剩余情报数约为原始情报数的59%.
关键词:热点问题;情报获取模型;分级过滤
33
|
91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775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时变瑞利信道下异步长码MC-CDMA系统性能分析
王卫兵,朱秋萍,徐心毅
2008(3): 371-374.
摘要:考虑异步时延、随机扩频序列、多普勒频移和多径对异步长码MC-CDMA上行链路系统性能的影响,选择合并信号的信号干扰噪声功率比(SINR)最大原则进行分集接收,假定各条路径的衰落均满足瑞利分布,给出了此最优分集合并滤波器在时变瑞利信道下MC-CDMA系统的平均SINR的解析形式,并进一步分析得到了系统的误比特率(BER)性能.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本文理论的正确性.
关键词:瑞利信道;多载波码分多址;随机扩频序列;异步传输
26
|
53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790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大气声波超视距传播的射线追踪
赵正予,宋杨,吕君
2008(3): 375-378.
摘要:基于射线声学的基本原理,利用MSISE-00和HWM93两个模型建立了在真实大气环境中声波传播的模型.模拟了长春、酒泉和泉州在不同季节时,地面声源出射声线的轨迹.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大气声波的超视距传播,是大气温度场与风场控制的结果,且这种超视距传播的声信道比较稳定,其反射高度近似在50 km或120km.当声波反射高度在50 km以下时,单跳传播距离约为250 km.该声线模型可以精确地估计大气声波传播的路径.
关键词:大气声波;超视距传播;射线追踪
31
|
142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795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基于Linux的多频高频地波雷达LXI总线模件设计
陈泽宗,赵晨,徐超
2008(3): 379-382.
摘要:在以ARM芯片为核心的硬件平台上,设计了一种通用的LXI总线模件,可作为多频高频地波雷达的系统总线.它以AT91RM9200,DM9161和IDT7028芯片为硬件基础,Linux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利用Linux内核的同步机制来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采取全双工的双向中断方式实现大量数据包的传送,满足了多频高频地波雷达总线模件的接口要求,并提供了一套有效的系统测试方案.测试结果表明,该LXI总线接口模件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网络数据传输平均速度为45 Mb/s,达到了多频高频地波雷达总线模件的设计要求.
关键词:多频高频地波雷达;LXI总线;LINUX;嵌入式系统
38
|
174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783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加载中...
上一期
下一期
批量引用
0
批量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