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09 55 3

      研究论文_环境科学

    • 董玉瑛,张阳,曹瑛,乔显亮
      2009, 55(3): 310-314.
      摘要:活性医药成分(APIs)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是新兴化学品环境安全评价的热点问题.以发光菌作为指示生物测定了阿司匹林、环丙沙星和阿奇霉素的急性毒性,其半数有效浓度(EC50)值(10-5mol.L-1)分别为5.77,16.4和14.4.应用相关模型计算了3种医药品的预测环境浓度(PEC)和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将风险表征参数(PEC/PNEC)作为综合评价因子,获得其取值范围分别为0.0320.044,0.0040.006和0.0020.003,表明3种医药品目前在大连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排水中具有较小的环境风险性,以阿司匹林综合评价因子最高.  
      关键词:活性医药成分(APIs);发光菌;急性毒性;综合评价因子;风险分析   
      49
      |
      204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128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肖玲,张煦
      2009, 55(3): 295-299.
      摘要:制备了一种含载药粒子的壳聚糖/聚乙烯醇(CTS/PVA)温敏性水凝胶,研究了影响凝胶性能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纯的CTS/PVA水凝胶相比,含载药粒子的CTS/PVA水凝胶的凝胶强度增加了一倍左右,药物释放实验没有出现突释现象,释放速度较慢且平稳,缓释效果较好,14 d累积释放了32%.  
      关键词:壳聚糖;聚乙烯醇;温敏性水凝胶;载药粒子;药物释放   
      68
      |
      1040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983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唐嘉丽,周家斌,高山俊
      2009, 55(3): 300-304.
      摘要:以有机钛(OT)为交联剂,制备了一系列壳聚糖(CTS)基复合凝胶,用动态粘弹仪对不同配比的复合凝胶进行了流变性能的测试,以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为参数,研究了凝胶过程中复合凝胶的动态粘弹行为,并运用Winter-Chambon理论准确界定了不同浓度体系溶胶-凝胶转变点.结果发现,CTS/OT复合凝胶具有明显的交联延迟的特点,25℃壳聚糖质量浓度为17.5 g.L-1,有机钛质量分数为0.5%时,凝胶转变点出现在1 751 s;增大壳聚糖和有机钛浓度,均会缩短溶胶-凝胶转变的时间,同时增大凝胶网络的弹性.  
      关键词:壳聚糖;有机钛;复合凝胶;凝胶转变点;流变性能   
      49
      |
      394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981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金晓晓,王江涛,白洁
      2009, 55(3): 305-309.
      摘要:通过壳聚糖与对氨基苯甲酰氯在超声波振荡下的酰化反应制备了对氨基苯甲酰壳聚糖.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方法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产物具有对氨基苯甲酰壳聚糖的结构特征,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抗菌实验表明,该产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1%,0.1%和1%,其抗菌活性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且优于壳聚糖.  
      关键词:壳聚糖;对氨基苯甲酸;超声波;抗菌活性   
      41
      |
      359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998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张旭,翟应虎,李祖光,王文广
      2009, 55(3): 315-318.
      摘要:利用分形几何理论,从测井曲线的自相似性出发,提出了一种将时间尺度与幅值尺度归一化的计盒维数法来快速计算测井资料分形维数的方法,并计算了大庆徐家围地区测井资料的分形维数.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确定了测井资料分维数与相关岩心抗钻特性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测井曲线具有分形标度不变性;盒维数与火山岩地层抗钻特性参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9以上,能够反映火山岩地层的抗钻特性及岩性特征.  
      关键词:测井资料;计盒维数;抗钻特性;火山岩;分形理论   
      66
      |
      180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205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研究论文_化学

    • 刘炳辛,鲁艺,王定芳,李涛,周琴,曹余良,段晏文
      2009, 55(3): 253-257.
      摘要:植入电极是植入电刺激器的一个重要部件,为了降低植入电极的阻抗和减少组织的炎性反应,本文针对植入电极界面的特性要求,采用逐层修饰的方法,先用电化学方法在铂-铱合金微电极(d=75μm)上沉积氧化铱,然后在绝缘封装材料硅橡胶上接枝一层高分子涂层聚乙烯醇/聚丙烯酸(PVA/PAA).经修饰的微电极植入大鼠大脑运动皮层运动区一个月,在第21天测量其电极阻抗.结果初步显示逐层修饰的电极阻抗降低了53%.行为学评价显示电极在植入大鼠运动皮层后没有对大鼠的运动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关键词:电极-神经界面;生物相容性涂层;植入电极修饰;植入电极阻抗;神经假体   
      47
      |
      250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010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周少锋,章桥新,冯良东,黄进
      2009, 55(3): 258-262.
      摘要:在超声、机械和微波等条件下,用水合肼还原铁盐和镍盐制备出不同形貌和组分的FeNi合金纳米粒子.利用X射线衍射(XRD)验证了纳米粒子是FeNi合金的结晶结构,同时X射线能谱(EDS)测定的纳米粒子中Fe和Ni的原子组成与投料时Fe/Ni摩尔比基本吻合.利用扫描电镜(SEM)观测了FeNi合金纳米粒子的形貌,结果显示:超声条件下采用3种投料比(Fe/Ni的摩尔比分别为4∶1,1∶1和1∶4)均制得球形纳米粒子,粒径均介于50120 nm之间;机械搅拌条件下按Fe/Ni等摩尔投料比制得的纳米粒子结构为表面乳突状、粒径约100 nm的纳米球;微波条件下按Fe/Ni等摩尔投料比制得了尺度分布较宽的立方体型FeNi合金纳米粒子.由此可见,控制反应条件和投料摩尔比直接影响到FeNi合金纳米粒子的形貌和尺寸.最后,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定了各种FeNi合金纳米粒子在室温下的磁性能,所有FeNi合金纳米粒子均显示出良好的软磁材料特性.机械搅拌合成的Fe/Ni等摩尔投料比的纳米粒子具有最高的饱和磁化强度(92.68 A.m2/kg).  
      关键词:FeNi合金纳米粒子;纳米结构;磁性能   
      48
      |
      503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996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黄海涛,惠忠英,陈云,黄进
      2009, 55(3): 263-267.
      摘要:氨基化碳纳米管被引入己内酯单体微波辅助开环聚合体系,一步制备出碳纳米管纳米复合聚己内酯材料.其中,碳纳米管表面的氨基引发己内酯单体聚合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成聚己内酯接枝链.氨基化碳纳米管的引入明显提高了聚己内酯材料的强度和模量,甚至在低含量(<2%)时断裂伸长率也同时得到提高.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示差扫描量热分析和动态力学分析揭示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断裂形貌、结晶情况和热性质,进而探讨了氨基化碳纳米管对提高力学性能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聚己内酯;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   
      48
      |
      201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989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顾云兰,陶建清,费正皓,张根成
      2009, 55(3): 268-272.
      摘要:用DFT-B3LYP方法分别在STO-3G,6-31G*,6-311G**基组水平上对25种硝基芳烃化合物进行全优化计算获得了相应量子化学参数,利用线性逐步回归法(LSR)建立硝基芳烃对斜生栅列藻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深入分析和检验模型的稳健性,选出最佳模型.与此同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误差反传算法(BP网络)建立了非线性QSAR模型.LSR和BP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2),去一法(LOO)交互检验复相关系数(R2cv),外部预测样本复相关系数(R2ext)分别为0.926,0.866,0.843和0.938,0.763,0.843,表明所建立的QSAR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良好.结果表明:硝基芳烃对斜生栅列藻的毒性与次最低空轨道能、最正的硝基净电荷和前沿轨道能级差的相关性较好.  
      关键词:硝基芳烃;斜生栅列藻;密度泛函理论;定量构效关系   
      69
      |
      243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984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陈苏,李嘉烨,吴金平
      2009, 55(3): 273-278.
      摘要:采用第一原理方法计算了氧化铟(In2O3)及氧化铟锡(ITO)材料中In2O3(100)和ITO(100)表面结构特征及氧化性气体O2和还原性气体NH3在该表面的成键机理、表面结构和表面电荷分布等性质.计算结果表明,In2O3及ITO薄膜表面的金属原子在优化过程中会向表面方向膨胀,而次外层氧原子则由于膨胀程度不同形成了两种配位环境的表层氧原子.吸附在表面上的O2分子对称轴平行于表面,由于表层金属原子d轨道电子流向O2的空π*反键轨道,在表面层中形成大量空穴,提高材料空穴注入效率,相反NH3中氮原子sp3杂化轨道电子流入表层金属原子的空轨道不利于材料提供空穴.  
      关键词:氧化铟;氧化铟锡;表面修饰;密度泛函理论   
      49
      |
      283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995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黎谦,孙向东,郭名霞
      2009, 55(3): 279-282.
      摘要:研究了疏水性离子液体[Bmim]PF6对酸性红2BL和酸性黄RLN染料的萃取脱色性能.结果表明:在染液浓度低于1.0 g/L的时候,离子液体对两种酸性染料均有很好的萃取能力,且随着染液浓度的增加,离子液体的萃取率下降;萃取效果在pH为中性和酸性条件下较好,碱性条件下萃取率较低;温度升高时染料萃取率随之升高.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离子液体对酸性红2BL的萃取效果较酸性黄RLN好.  
      关键词:离子液体;酸性染料;萃取;萃取率   
      59
      |
      206
      |
      6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987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综述

    • 胡源,彭伟,黄咸钢,陈雪峰,李早英
      2009, 55(3): 283-288.
      摘要:高聚物中添加含磷阻燃剂的研究热点在于其添加技术,目的是降低阻燃剂的损失并尽可能地提高阻燃性.本文主要列举了部分研究较为成熟的添加含磷阻燃剂的技术及其应用,同时介绍了一些添加含磷阻燃剂的辅助技术.  
      关键词:阻燃剂;聚合物;磷酸酯;添加技术   
      61
      |
      439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980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卢跃鹏,江小明,杨永,贺丹
      2009, 55(3): 289-294.
      摘要:三聚氰胺在饲料及食品中的非法使用,引发了众多研究人员对三聚氰胺检测方法的研究.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概述了三聚氰胺的物理化学性质、用途以及毒性,系统介绍了三聚氰胺的色谱分析检测方法,分析比较了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三聚氰胺;检测技术;色谱   
      65
      |
      471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991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研究论文_生物

    • 秦传新,董双林,王芳,田相立
      2009, 55(3): 319-323.
      摘要:利用能值(emergy)理论对我国北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的经济收益和环境可持续性进行分析.利用能量系统模型符号构建了刺参池塘的能值图,并对刺参池塘能值的各部分分布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刺参养殖池塘和几种集约化鱼类养殖池塘的能值产生率(emergy yield ratio,EYR)、环境负载率(emergy load-ing ratio,ELR)和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标(emergy sustainable index,ESI),表明刺参养殖池塘单位能值投入的收益明显高于鱼类的集约化养殖模式,其可持续性和环境容纳量均较高.  
      关键词:能值;刺参;能值产生率;环境负载率;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标   
      74
      |
      273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125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高森,王静凤,王玉明,刘治东,李晓林,薛长湖
      2009, 55(3): 324-328.
      摘要:本实验研究了冰岛刺参(Cucumaria frondosa)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采用灌胃高脂乳剂方法建立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模型,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肝脏TC、TG含量和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terase-1,CPT-1)、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酶系(peroxisomal-βoxidation enzymes,POE)、磷脂酸磷酸酶(Phospha-tidic acid phophyhydrolase,PAP)活力;粪便总脂质、TC和胆汁酸排出量.实验结果显示,冰岛刺参能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清TC(p<0.05)、LDL-C(p<0.05)含量及LDL-C/HDL-C(p<0.05);显著降低肝脏TC(p<0.01)、TG(p<0.01)含量,提高CPT-1(p<0.01)和POE(p<0.05)活力;显著提高粪便总脂质(p<0.01)、胆固醇(p<0.01)和胆汁酸(p<0.01)的排出量.冰岛刺参能有效调节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的脂质代谢,其作用机制主要是促进脂质在体内的氧化和异化,同时抑制其在消化道内的吸收.  
      关键词:刺参;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酶系;磷脂酸磷酸酶;胆汁酸   
      65
      |
      276
      |
      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201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王家庆,刘晓慧,李代宗,宋波澜,王志平,郭冉
      2009, 55(3): 329-334.
      摘要:腺苷酸转移酶(ANT)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能量分子传导的转运蛋白,在细胞凋亡调控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以虹鳟鱼(Oncorhynchus mykiss)为研究材料,使用RT-PCR和RACE法分离和克隆了虹鳟鱼ant2基因cDNA的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FJ591153).该序列全长1 276 bp,其中5′端非翻译区长66 bp,3′端非翻译区长316 bp,开放性阅读框长894 bp,编码297个氨基酸.该蛋白具有3个保守的线粒体穿膜功能结构域和3个转膜区.通过与其他脊椎动物腺苷酸转移酶蛋白序列的比较,发现该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在90%左右.同源模建显示其与牛的线粒体ADP/ATP载体,chain A蛋白有相同的孔洞(cavity)结构.  
      关键词:虹鳟鱼;腺苷酸转移酶基因2;RT-PCR;cDNA末端快速扩增   
      102
      |
      167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994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孙业盈,张全启,齐洁,于燕,李朔,李春梅,钟其旺
      2009, 55(3): 335-339.
      摘要:克隆了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AQP1o和AQP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序列和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QP1ocDNA全长为993 bp,包括120 bp的5′非翻译区,789 bp的开放阅读框,84bp的3′非翻译区,编码26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质量为28.3×103.AQP1的cDNA全长为1 335 bp,包括63bp的5′非翻译区,786 bp的开发阅读框,486 bp的3′非翻译区,编码26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质量为27.4×103.聚类分析表明半滑舌鳎AQP1o蛋白与金头鲷和塞内加尔鳎等海洋鱼类在卵巢中特异表达的AQP1o聚为一类,而AQP1与非卵巢特异表达的AQP1聚为一类,表明该两类基因为不同类型的AQP1同源基因.RT-PCR分析表明两个基因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AQP1o主要在卵巢中表达,提示其在卵巢中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而AQP1则在雌雄鱼的多种组织中表达.  
      关键词:半滑舌鳎;Aquaporin1基因;克隆;表达   
      50
      |
      156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988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郭予琦,田曾元,闫道良,钦佩
      2009, 55(3): 340-347.
      摘要:利用c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cDNA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cDNA-AFLP)对盐胁迫下海滨锦葵早期根和叶片的基因差异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滨锦葵早期盐胁迫应答基因的表达模式可以分为4类:抑制表达、重新诱导、上调表达和下调表达.对38个差异表达的盐胁迫应答基因片段进行了回收测序和BLASTX比对,其中34个差异表达片段与其他物种有高度同源性,4个差异表达片段为新基因片段.进一步对其中的6个差异表达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行的实时RT-PCR相对定量分析,Avp1,Nhx1和Oat在根和叶中都上调表达;Gapdh和Pmp在根中下调表达而在叶中却上调表达;Chx1在根中上调表达而在叶中却下调表达.盐生植物海滨锦葵在盐胁迫的早期阶段可能通过细胞离子区域化以调节离子平衡外,还可能在整株水平上把钠离子区域化到根部.  
      关键词:海滨锦葵(Kosteletzkyavirginica(L.)Presl.);盐胁迫;cDNA-AFLP;基因表达   
      62
      |
      249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992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张翅,戴国飞,刘军立,夏炎枝,甘南琴,红凌
      2009, 55(3): 348-353.
      摘要:在成功养殖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的基础上,采用Takara 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构建盐胁迫下(1.5 mol/L NaCl)杜氏盐藻的cDNA文库.经鉴定,原始文库的滴度达1.2×106cfu/mL,重组率高达95%,且多数插入片段均在500 bp以上.对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分析发现,杜氏盐藻基因组中包含大量未鉴定的新基因.随机挑取60个单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将所测序列经Blast比对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后,发现其中三分之一,即20个未见报道的代表新基因的表达序列标签,值得进一步发掘.这些新表达序列标签(基因)的发现,为进一步筛选和克隆杜氏盐藻耐盐性基因提供了筛选平台.  
      关键词:杜氏盐藻;cDNA文库;表达序列标签   
      42
      |
      323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008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张西锋,郭蔼光
      2009, 55(3): 354-358.
      摘要:为了解除核黄素合成的反馈调节和提高核黄素的产量,以受体菌的核黄素操纵子为同源重组的指导序列,构建了整合表达载体pB1和pB2,通过双交叉同源重组的方法将线性化的pB1和pB2分别整合到受体菌的染色体上.构建了核黄素操纵子的rfn框和启动子ribP1被pB9启动子替换,并在ribB与ribA基因之间引入PnprE启动子的枯草芽孢杆菌核黄素操纵子突变株GJ04和GJ05.通过PCR方法验证了同源重组的正确性.基因工程菌遗传稳定,能分泌产生核黄素.发酵摇瓶实验结果表明:同源重组突变后的菌株GJ04和GJ05的核黄素产量明显高于具有玫瑰黄素抗性标记的菌株GJ02,发酵72 h分别提高了8.6%和11.2%.  
      关键词:同源重组;枯草芽孢杆菌;核黄素;操纵子   
      76
      |
      429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986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高岩,黄维清,王敬东,张学成
      2009, 55(3): 359-364.
      摘要:以VitD3为诱发药物,成功建立起大鼠动脉钙化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骨保护素(osteoprotegrin,OPG)、核因子kB受体激活物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 ligand,RANKL)在血管组织中的表达,同时测定了血管组织中钙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VitD3处理组血管组织OPG表达明显减少而RANKL表达明显增加,血管组织钙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高;与VitD3处理组比较,鲑鱼降钙素治疗组血管钙化程度明显减轻,血管组织OPG表达明显增加而RANKL表达明显减少,血管组织钙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OPG/RANKL参与血管钙化的调节,鲑鱼降钙素可能通过OPG/RANKL途径有效抑制血管钙化.  
      关键词:血管钙化;鲑鱼降钙素;骨保护素;核因子kB受体激活物配体   
      43
      |
      213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024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王坤,胡骏,彭晓珏,李绍清,朱英国
      2009, 55(3): 365-369.
      摘要:用Trizol试剂提取红莲型水稻杂种F1幼穗的总RNA,分离纯化mRNA后反转录并合成双链cDNA.经Sephrose CL-2B凝胶过滤柱层析后,收集大于400 bp以上的双链cDNA片段,将其连接到pTRG载体上,转化到XL1-Blue MRF′Kan感受态细胞后构建成红莲水稻幼穗细菌双杂交文库.经检测计算该原始文库容量为1.03×106pfu/mL,对随机挑取的100个克隆进行PCR鉴定显示重组率接近100%而且大于800 bp的插入片段达到97%.扩增后文库的容量达到1.05×1010pfu/mL.  
      关键词:水稻;幼穗;细菌双杂交系统;文库构建   
      60
      |
      28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2999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李昌瑜,喻雪婧,叶青,吴彬,李洋,王行国
      2009, 55(3): 370-376.
      摘要:将螺旋菌Borrellia.afzelii编码的磷脂酰胆碱合成酶基因(pcs)导入磷脂酰乙醇胺阴性菌株E.coliAD93(PE-)获得磷脂酰胆碱阳性、磷脂酰乙醇胺阴性的菌株E.coliAD93/ptac67(PC+PE-).生理生化特性调查显示:AD93/ptac67菌株的生长需要高于10 mmol/L的Mg2+,而对照细菌AD93则需要高于20 mmol/L的Mg2+,AD93/pDD72菌株则不需要;AD93/ptac67与AD93 SDS的MIC值为0.02%,比AD93/pDD72低约10倍;5%NaCl完全抑制AD93/ptac67的生长,3%NaCl则几乎完全抑制AD93的生长,而NaCl浓度为5%时,AD93/PDD72菌株仍能生长;SDS-PAGE图谱显示3种菌株的周质蛋白差异显著,而外膜蛋白差异不明显.在活体细菌中,磷脂酰胆碱替代磷脂酰乙醇胺并不能使缺少磷脂酰乙醇胺的突变体恢复至野生型状态,显示磷脂酰胆碱不能完全替代磷脂酰乙醇胺的功能.  
      关键词: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合成酶   
      46
      |
      84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005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批量引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