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武汉大学期刊中心
无数据
高级检索
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信息
联系我们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伦理声明
下载中心
编委风采
最新刊期
2010
年
第
5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论文_化学
流变相法制备超细氧化锌
张勇,李俊,姜浩,张克立
2010, 56(5): 497-500. DOI: 10.14188/j.1671-8836.2010.05.008
摘要:报道了一种超细氧化锌的制备方法.首先用流变相法合成先驱物,用差热分析(DTA)和热重(TG)方法研究了先驱物在空气中的热分解过程;然后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表征了热分解固体产物;最后使用扫描电镜测定了固体产物的表面形貌和颗粒尺寸.该方法制备的氧化锌粒度分布在37~85nm范围内,平均粒径为52nm.
关键词:氧化锌;流变相反应;尿素
30
|
266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09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羟丙基壳聚糖/氧化海藻酸钠水凝胶的制备及表征
樊李红,潘晓然,周月,江澜,沈元
2010, 56(5): 501-506. DOI: 10.14188/j.1671-8836.2010.05.011
摘要:将海藻酸钠经高碘酸钠氧化制得氧化海藻酸钠,利用其醛基与羟丙基壳聚糖上的氨基交联制备出能够原位交联的水凝胶.探讨了氧化海藻酸钠的加入量对水凝胶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对氧化海藻酸钠、羟丙基壳聚糖及其水凝胶进行了分析,用X射线衍射测试及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水凝胶的结构特征.凝胶时间测试表明,在氧化海藻酸钠加入量为8mL时水凝胶具有最短的凝胶时间5.5s.溶胀测试表明随氧化海藻酸钠加入量的增加水凝胶的溶胀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水凝胶体系中引入磺胺嘧啶银作为抗菌剂,使得水凝胶具备一定的抑菌性能.
关键词:羟丙基壳聚糖;氧化海藻酸钠;水凝胶;凝胶时间;溶胀;抗菌性
36
|
1552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02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环糊精准多轮烷改性聚氨酯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范红蕾,黄进,翟智,王大新,余家会
2010, 56(5): 507-511. DOI: 10.14188/j.1671-8836.2010.05.012
摘要:在合成聚氨酯的反应初期(方式Ⅰ)和预聚反应过程中(方式Ⅱ)加入环糊精超分子准多轮烷(PR),制备出一系列环糊精准多轮烷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PU/PRs).环糊精准多轮烷使聚氨酯(PU)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杨氏模量同步提高.其中,采用方式Ⅰ并控制多轮烷质量分数为0.73%,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值,分别是纯聚氨酯的1.8和1.7倍.力学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因于环糊精超分子准多轮烷的均匀分散并与基质形成的拓扑交联网络结构,即β-环糊精(β-CD)贯穿聚丙二醇(PPG)链段的多轮烷通过PPG的端羟基和环糊精分子的羟基与异氰酸酯基的反应融入聚氨酯基质的网络结构.但是,过高的准多轮烷含量不利于聚氨酯材料力学性能的提高.
关键词:环糊精;准多轮烷;聚氨酯
37
|
243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431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苄基十四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在汞电极上界面吸附的电化学张力
冯良东,林祥钦
2010, 56(5): 512-516. DOI: 10.14188/j.1671-8836.2010.05.006
摘要:采用电化学界面张力测量的方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苄基十四烷基二甲基氯化铵(TDMBA)在Hg电极上的吸附行为.在低浓度范围(0~0.07mmol/L)内,TDMBA在Hg电极上的吸附为单层吸附;而在较高浓度范围(0.10~2.00mmol/L)内,能够形成多层吸附.TDMBA在Hg电极上形成单层吸附时与形成多层吸附时的界面张力随施加电位变化有明显的区别,其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0.04,0.90mmol/L.在-0.7V电位下,TDMBA分子在其饱和吸附单层上的界面超量的最大值为1.452×10-6mol/m2,并据此计算出TDMBA分子的横截面积(1.143×10-18m2)和分子直径(1.207nm).
关键词:苄基十四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汞电极;界面张力;吸附;界面超量
57
|
6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439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萤光素-Dy(Ⅲ)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方式
潘海专,王兴明,丁立生
2010, 56(5): 517-522. DOI: 10.14188/j.1671-8836.2010.05.020
摘要:研究了Tris-HCl(pH7.40)缓冲溶液中萤光素(F)与稀土金属离子Dy(Ⅲ)形成的配合物Dy(Ⅲ)(F)3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机制,实验测得Dy(Ⅲ)(F)3与鲱鱼精DNA的结合比为5: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14×105L·mol-1·cm-1,Dy(Ⅲ)(F)3与鲱鱼精DNA的结合常数K14℃=1.78×104L·mol-1,14℃时ΔrHm=1.03×104J·mol-1,ΔrSm=1.17×102J·mol-1·K-1,ΔrGm=-2.34×104J·mol-1.Dy(Ⅲ)(F)3与鲱鱼精DNA主要以部分嵌插和沟渠结合方式发生作用,作用过程为熵驱动.
关键词:萤光素;Dy(Ⅲ);配合物;鲱鱼精DNA;作用机制
24
|
111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441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一种丹皮酚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
赖普辉,田光辉,赵桦
2010, 56(5): 523-526. DOI: 10.14188/j.1671-8836.2010.05.010
摘要: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中药丹皮中提取丹皮酚进行精制,将其与间硝基苯甲醛在室温下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合成出一种新型丹皮酚衍生物3-羟基-1-(2′-羟基-4′-甲氧基苯)-3-(3-硝基)苯-1-丙酮,产率可达75.1%.对其结构借助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核磁共振谱、135°脉冲核磁共振碳谱和元素分析进行综合表征.抗菌实验研究表明,丹皮酚及其衍生物对所选实验菌株均有明显的抑制和灭活作用,其中对福氏志贺菌51065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10g/L和0.04g/L,对伤寒沙门菌50127株的MIC值分别为0.06g/L和0.02g/L,较其他菌株更为显著.
关键词:丹皮酚;合成;羟醛缩合反应;抗菌活性
37
|
535
|
6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277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罗望子挥发性组分气相色谱保留时间的构效关系
陈艳,岳玮
2010, 56(5): 527-531. DOI: 10.14188/j.1671-8836.2010.05.019
摘要:依据新建的价连接性指数(mJ)、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i)及改进的电性距离矢量(mi)构建47种罗望子(Tamarindus indica L.)挥发性组分的定量结构-色谱保留相关(QSRR)模型.该模型的相关系数R=0.989,LOO(leave-one-out)交互验证相关系数RCV=0.978,证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及预测能力.结果表明,多种指数联合能够较全面地表征分子结构特征,有效揭示影响化合物色谱保留时间的本质因素.
关键词:罗望子;价连接性指数;电性拓扑状态指数;电性距离矢量;定量结构-色谱保留相关
32
|
115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428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二噁英类化合物PCDDs的分子结构与分配系数的定量关系
岳玮,堵锡华,张文莉,朱金花,杭静
2010, 56(5): 532-536. DOI: 10.14188/j.1671-8836.2010.05.014
摘要:二噁英类化合物PCDDs的毒性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有关,利用分子图形学技术获得了分子连接性(Chi)指数中的3χ和4χpc以及电性拓扑状态(E-state)指数中的I9,基于多元回归技术构建了对PCDDs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作出精确估算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关系,得到多元回归方程.预测结果和实验值较为接近,相对误差仅为1.72%.经Jackknife法证明了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相关系数均在0.93左右.
关键词:分子连接性指数;电性拓扑状态指数;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
49
|
166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299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活性炭纤维阴极电-Fenton法降解艳红染料X3B
莫文艳,孙杰
2010, 56(5): 537-541. DOI: 10.14188/j.1671-8836.2010.05.007
摘要:采用活性炭纤维作为电-Fenton反应的充氧阴极来降解水中活性艳红染料X3B,运用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谱、总有机碳分析等手段系统考察了电极形貌、底物吸附、铁离子初始价态、曝气等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X3B在活性炭纤维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而X3B的电-Fenton降解反应则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通入空气能显著提高X3B的降解反应速率和矿化率,铁离子价态对此则无明显影响;X3B能被有效矿化,210min内矿化率为75.9%,表观电流效率达57.2%.
关键词:充氧电极;电-Fenton反应;染料污染物;矿化
40
|
154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284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氯酚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及其动力学研究
刘琼玉,周培疆,陈岩
2010, 56(5): 542-546. DOI: 10.14188/j.1671-8836.2010.05.021
摘要:研究了2-氯酚(2-CP)及2,4-二氯苯酚(2,4-DCP)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抑制作用及抑制动力学.结果表明,两种氯酚均能显著地抑制AChE的活性,2-CP及2,4-DCP对AChE酶活力的50%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68,0.56mmol·L-1.2-CP及2,4-DCP对AChE的抑制作用类型为混合型的可逆抑制,2-CP对AChE的混合型抑制常数Ki,K′i分别为0.42,2.80mmol·L-1,2,4-DCP对AChE的混合型抑制常数Ki,K′i分别为0.37,0.70mmol·L-1,表明两种氯酚对游离酶的抑制作用均强于其对酶-底物复合物的抑制作用,且后者较前者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更强.
关键词:氯酚;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动力学
28
|
255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290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与SDBS的复配协同效应及其应用
高春宁,吴水平,武平仓,李学丰,董金凤
2010, 56(5): 547-550. DOI: 10.14188/j.1671-8836.2010.05.009
摘要:通过测量表面张力曲线,计算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参数βα和βM,从而得出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配后具有降低表面张力、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和形成水溶液混合胶束的协同效应.定量洗油和增溶实验表明: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配后产生协同效应,并且在洗油能力上表现出了增效效果,但增溶量上没有增效效果,当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的质量浓度在混合表面活性剂中的比例在0.5~0.8范围内洗油能力最高.
关键词: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配;剥离洗油
59
|
241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297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研究论文_环境科学
海河干流柱状沉积物磷的分布特征及潜在释放预测
吴敏,黄岁樑,文威,孙学明,杜胜蓝,藏常娟
2010, 56(5): 551-556. DOI: 10.14188/j.1671-8836.2010.05.013
摘要:采集海河干流三岔口至二道闸段张家嘴、赵北渡、邢家圈和大郑村4处的柱状沉积物,测定了不同深度沉积物中总磷及各形态磷的含量,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海河干流柱状沉积物总磷(TP)、可交换态磷(Ex-P)、铁铝磷(Fe/Al-P)、钙磷(Ca-P)和残渣态磷(Res-P)含量分别在487.2~1265.9,12.6~61.8,36.3~410.5,409.0~634.1,48.0~261.2mg/kg范围内,Ca-P和Res-P含量之和占总磷的80%以上;除个别深度外,总磷及各形态磷含量大体上随深度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总磷、各形态磷之间相关性显著(p<0.001).磷释放预测结果表明,海河干流表层沉积物可释放约(41.8±10.5)t的活性磷,将造成上覆水磷浓度增加3.1mg/L.
关键词:海河干流;柱状沉积物;磷形态;分布特征
44
|
195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281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基于生态健康的洪湖湿地恢复评价
王慧亮,王学雷,莫明浩,王晓艳
2010, 56(5): 557-563. DOI: 10.14188/j.1671-8836.2010.05.015
摘要:选取2002年和2007年分别代表洪湖湿地恢复前后的年份,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度的角度来反映其恢复效果.根据洪湖湿地自身的特点,选取了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功能整合和社会经济环境3个亚类24个指标建立了洪湖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洪湖湿地2002年和2007年的生态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洪湖湿地2002年和2007年的生态系统健康度分别为0.5240和0.6369,健康状态由"一般病态"转化为"一般健康",湿地恢复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07年洪湖湿地健康指标中表现为"疾病"状态的指标为优势性植物覆盖率、水质净化功能、环保投资指数和化肥施用强度,这些因素成为限制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洪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湿地恢复;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55
|
666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04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研究论文_生物学
卵形鲳鲹微卫星分子标记的筛选
陈秀荔,肖群平,陈晓汉,彭敏,李咏梅
2010, 56(5): 564-569. DOI: 10.14188/j.1671-8836.2010.05.017
摘要:本研究通过生物素与链霉素的强亲和性原理,采用生物素-磁珠吸附微卫星富集法筛选卵形鲳鲹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序列.从201个菌落中挑选出152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成功测序137个,微卫星含量达到90.13%,共得到131个重复次数在6次以上的微卫星DNA序列,除生物素探针中使用的CA重复外,还得到TG、TC、GA、ATTT的重复序列.其中完美型85个,占64.9%;非完美型36个,占27.5%;混合型10个,占7.6%.利用PrimerPremier5.0设计引物90对,挑选其中的60对引物进行合成和PCR筛选,结果显示,35对引物可扩增出特异性条带.筛选的卵形鲳鲹微卫星分子标记具有多态性,可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
关键词:卵形鲳鲹;磁珠富集法;微卫星
61
|
201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280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高温胁迫下不同龙须菜品系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鹿宁,臧晓南,张学成,陈伟洲,张璇,顾颖慧,李清,张璐
2010, 56(5): 570-577. DOI: 10.14188/j.1671-8836.2010.05.018
摘要:以龙须菜耐高温新材料07-2、龙须菜良种981及野生型龙须菜3个品系为材料,研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24、28、32℃)其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及抗坏血酸(维生素C)、维生素E、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高温胁迫条件下,981和07-2的总抗氧化能力均高于野生型,28℃时981上升幅度比野生型高102.35%,07-2比野生型高18.86%;32℃时981比野生型上升幅度高17.87%,07-2则比野生型高73.52%.高温胁迫条件下,无论是酶促抗氧化系统还是非酶促抗氧化系统981和07-2都不同程度地优于野生型.可见,高温胁迫条件下981和07-2与野生型相比具有更强的清除活性氧的能力,表明抗氧化活性指标与龙须菜耐热性有相关性.
关键词:高温胁迫;龙须菜;抗氧化系统活性
56
|
419
|
1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15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利用SRAP和ISSR标记分析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的遗传多样性
刁英,胡小虎,郑兴飞,胡晖,瞿桢,胡中立
2010, 56(5): 578-583. DOI: 10.14188/j.1671-8836.2010.05.004
摘要:对41个来自于梁子岛上4个居群的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进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和简单重复序列区间标记(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分析.利用POPGENE32version1.32软件计算多样性指数,采用NTSYS.2.10e计算软件,得到相似性系数,并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条ISSR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103条DNA条带,其中98条为多态性条带,占95.15%,样品之间的相似系数为0.67~0.95.6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173条DNA条带,其中147条为多态性条带,占84.97%,样品之间的相似系数为0.75~1.00.两种标记均表明五节芒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分别以个体为单位及以群体为单位进行聚类分析,2种标记分别得到了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的个体聚类图及群体聚类图.研究结果表明五节芒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SRAP与ISSR标记均适用于五节芒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关键词:五节芒;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简单重复序列区间标记;遗传多样性
50
|
317
|
1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432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掌叶半夏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
范汉东,郭建军,杨一兵,邹国林
2010, 56(5): 584-589. DOI: 10.14188/j.1671-8836.2010.05.016
摘要:经硫酸铵分级沉淀、热处理、DEAE等方法从掌叶半夏中分离出一种不含糖的具有抗虫作用的胰蛋白酶抑制剂(Pinellia pedatisecta trypsin in hibitor,PPTI),SDS-PAGE电泳与反相液相色谱(RT-HPLC)检测证明分离得到一纯蛋白,质谱(LC-MS)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0596.09.荧光光谱分析研究结果显示:PPTI在pH低于9、温度低于60℃时,PPTI的三级结构相对稳定;抗虫活性结果显示有较好的抗芽虫作用.
关键词:掌叶半夏;胰蛋白酶抑制剂;抗虫蛋白
42
|
190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434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铵态氮胁迫下金鱼藻的过氧化损伤和抗氧化能力
高镜清,黄五星,黄宇,熊治廷
2010, 56(5): 590-596. DOI: 10.14188/j.1671-8836.2010.05.005
摘要:本实验通过控制pH值(7和9)以区分分子态氨(NH3)和离子态氨(NH4+),研究了不同浓度铵态氮(NH4+-N)对金鱼藻过氧化损伤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水体铵态氮浓度的增加,金鱼藻组织内叶绿素含量下降.在中性pH铵态氮胁迫下,金鱼藻组织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升高,但是在高pH铵态氮胁迫下,金鱼藻组织内SOD活性、POD活性、GSH含量下降.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抗坏血酸(ASA)和丙二醛(MDA)含量在两个pH环境中随铵态氮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升高.在pH9的条件下,高浓度铵态氮对金鱼藻的生长胁迫尤其明显.结果说明水体铵态氮浓度的升高对金鱼藻具有毒害作用,而且随水体pH升高,植物生理响应越明显.
关键词:铵态氮;金鱼藻;胁迫;过氧化损伤;抗氧化性保护酶
123
|
318
|
8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323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研究论文_数学
求解矩阵对策的直接线性规划法
白国仲,朱小琨
2010, 56(5): 597-600. DOI: 10.14188/j.1671-8836.2010.05.001
摘要:证明了一个矩阵对策问题的解等价于一个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提出了求解矩阵对策的一种新方法,即直接线性规划法.该方法根据所给问题建立一个特殊的线性规划模型,然后求解,可直接得到矩阵对策的值和两个局中人的最优策略,不需作变量变换,也不要求对策值大于零.给出了直接线性规划法在求解对称对策问题中的应用.
关键词:矩阵对策;直接线性规划法;解
77
|
308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278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制造商为小本经营情况下的零售商购货机制
王学武,马文杰,胡威
2010, 56(5): 601-604. DOI: 10.14188/j.1671-8836.2010.05.002
摘要:研究一个零售商到小本经营的制造商处购货的模型,零售商设计合同最小化自己单位时间的总费用.零售商考虑两个参数:供货时间和进货价格.零售商用最优控制的方法设计进货合同.结果发现β(即制造商承担100β%的制造费用)对于零售商的最优合同有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运筹学;供应链;最优控制;合同;非对称信息
28
|
75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287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研究论文_物理学
磁通门磁强计激励电路的分段解析模型
蒋顺平,曹大平,刘斯
2010, 56(5): 605-608. DOI: 10.14188/j.1671-8836.2010.05.023
摘要:针对数值仿真方法中存在不易掌握各个元件参数如何影响激励电流的问题,本文在磁芯磁化曲线折线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等效电阻替代磁滞效应的方法建立了磁滞回线模型,依此化简激励电路并进行分段解析求解.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测试相吻合,能为激励电路参数设计提供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磁通门;磁强计;磁滞效应;激励电路
43
|
251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285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基于等倾干涉的二维微位移光学传感测距系统
周国全,张斯磊
2010, 56(5): 609-613. DOI: 10.14188/j.1671-8836.2010.05.003
摘要:基于等腰劈等倾干涉原理,利用新型光学装置设计出二维微位移测距系统.运用单片机控制技术对经过CCD(charged coupled device)光电转换后的信号进行采集与存储,再通过VB(visual basic)平台最终在PC终端实现实时监测与显示.该系统针对工件精密加工中的二维位移实施两维度传感与控制,并能对重要建筑物在结构应力作用下的二维微位移实现实时监控和显示其移动速度.系统对两个维度方向的微位移及速度进行分时段交替测量,测量精度能够达到可见光半波长即微米级.
关键词:等倾干涉;单片机;串行通信;二维微位移;传感器
38
|
265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279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研究论文_计算机科学
信息安全学科体系结构研究
张焕国,王丽娜,杜瑞颖,傅建明,赵波
2010, 56(5): 614-620. DOI: 10.14188/j.1671-8836.2010.05.022
摘要:详细阐述了信息安全学科的体系结构.给出了信息安全学科的内涵:信息安全学科是研究信息获取、信息存储、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领域中信息安全保障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从数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计算理论等方面论述了信息安全学科的理论基础.论述了信息安全学科的方法论和现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论文指出,信息安全学科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任何一个现有学科都无法完全包含信息安全学科.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信息安全学科体系,因此应理顺信息安全学科管理,加强信息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确保我国的信息安全.
关键词:信息科学技术;信息安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72
|
1494
|
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426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第五届中国可信计算与信息安全学术会议(CTCIS 2011)征文通知
2010, 56(5): 621.
摘要:<正>为了加强我国可信计算和信息安全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技术交流,促进该领域的学术繁荣、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由解放军密码管理局和中国计算机学会容错专业委员会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
88
|
7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3290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加载中...
上一期
下一期
批量引用
0
批量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