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12 58 S2

      专业人才培养

    • 赵红,胡顺仁
      2012, 58(S2): 1-4.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01
      摘要:本科"导师制"成为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不少高校中得以实行.本文在分析现本科"导师制"在实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松散型本科"导师制",体现在导师构成、学生构成、师生关系上的松散,强调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结合,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同时有利于师生教学相长.  
      关键词:松散型;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50
      |
      428
      |
      7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63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贾丹平,桂珺,朱建光,刘丽钧
      2012, 58(S2): 5-8.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02
      摘要:特色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在明确专业定位的基础上,以沈阳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省级特色专业建设为例,介绍了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方案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各种举措,发挥科研优势,加强教学管理研究,深化教学改革,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专业特色的形成,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示范作用.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创新能力   
      111
      |
      577
      |
      1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71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杨智,陈荣军,许清媛,苑俊英,陈海山
      2012, 58(S2): 9-12.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03
      摘要:根据国家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要求,探讨了电子信息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与内容,提出了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模式.从低年级学生中选拔有学习激情、自学能力强、善于思考的优秀本科生组成卓越工程师班,在信息学科校企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制定拔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采用"3+1"的校企培养模式并通过学科竞赛等手段,使学生在保证学科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突出工程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并完成卓越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关键词:电子信息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实习实训   
      69
      |
      881
      |
      29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81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王琦,陈小桥,周立青
      2012, 58(S2): 13-16.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04
      摘要: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探讨了电子信息类精英人才培养的内涵,提出了电子信息类精英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重点讨论了如何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条件下实施精英人才的培养,从全天候实验室开放体系建设、课程考核机制创新和师资教材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路,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对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资源有限情况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展精英人才培养有着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关键词: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全天候开放;课程考核   
      35
      |
      153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86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边莉,赵金宪,李海军,江晓林,陈纯锴
      2012, 58(S2): 17-20.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05
      摘要:分析了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发展历程,并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情况、实践教学、导师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通过提升教师内涵,形成由专业带头人、课程主讲教学骨干构成的教学梯队,高级职称比例从专业建设之初(2007年)的10.53%提高到50.00%;依托"导师制",注重能力培养,形成了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体系;课堂教学改革成果丰硕,2009年专业建设负责人主持申报并获得《通信原理》省级精品课;积极开展"坐"中学向"做"中学转变,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丰富,以毕业设计带动学习风气,就业率逐年递增,2009~2011年平均就业率为93.1%,得到了社会和市场的认可.本专业建设的成功实践,为其他相关专业的建设与改革提供了参考价值.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建设;改革;导师制   
      78
      |
      267
      |
      6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72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于卫,张正华,胡学龙
      2012, 58(S2): 21-24.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06
      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适应社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而提出的重大教育改革项目,也是当前高等工科院校各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本文以国家和用人单位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出发,分析了当前电子技术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现状,阐明了以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培养要求;依据卓越工程师的"国家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创造性地提出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宗旨的电子技术教学和校企联合培养新教学模式;构建了适应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关键词:卓越计划;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模式   
      79
      |
      270
      |
      7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64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赵明富,罗彬彬,胡新宇,全晓丽,曹阳,胡顺仁,黄丽雯,叶斌强
      2012, 58(S2): 25-31.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07
      摘要:本文依托重庆市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和重庆市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围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主线,以提升学生的"多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能力等)为途径,以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即插即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探索.文章构建了"按类招生、211分段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专业间的界限;构建并实施了"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优化了现行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适应了教育个性化的趋势;提出并实施了"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构建了"多层次、多类别"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以培养方案为根本,辅以实践能力培养补充方案"的培养模式,解决了教学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合不紧密的问题,确保了学生的"多维能力"得到同步提升.教学改革在校内完成了3个轮次(5年以上)的教学循环,从实际运行的各项观测指标来看,学生的整体素质、多维能力、社会认可度等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本校直接受益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为512多人,间接受益的"电气信息类"学生1500余人.  
      关键词:电子信息;即插即用;多维能力;应用型人才   
      47
      |
      1107
      |
      3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95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谢琨,郭涛,卢杨
      2012, 58(S2): 32-34.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08
      摘要:培育创新型、德才兼备型、且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各高等院校多年来常抓不懈,实践探索的重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为核心目标的基础上,固本促创新,进一步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探索基于"研究-实践-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两层四类"的实践创新结构,更新了实践教学观念,丰富了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引导学生尽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使更多的大学生从中受益,并在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得到更好的提高.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探索;实践   
      31
      |
      261
      |
      2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66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刘丽钧,修国一,孙洪林,曾碚勇,车新生
      2012, 58(S2): 35-37.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09
      摘要:针对目前电子信息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及社会需求,分析了目前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并结合这些措施,介绍了具体的做法,即以项目为依托将工程设计与工程实践融入到教学中,基于校内实习平台强化实习环节,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常态化、多元化.经过实践,该措施初见成效,以待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电子信息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研究;实践   
      76
      |
      187
      |
      6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84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王欣,田雨波,李锋,彭曦,宋波
      2012, 58(S2): 38-40.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10
      摘要:通过对目前人才需求和教育现状的研究,分析了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意义,并系统介绍了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目标、实施思路、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对江苏科技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现状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58
      |
      384
      |
      1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94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邓婉玲,马晓玉,黄伟英,黄君凯
      2012, 58(S2): 41-46.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11
      摘要:紧扣培养实践性创新人才主旋律,提出了具有综合性大学特色的"多维结构实践教学模式".在突出模块化启发性教学思想和分层次研究性自主实践理念的基础上,建构了由"多维模块化实验教学系统"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系统"组成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多维结构实践教学体系".以多层次不同特征的共享型、共建型和产业型的不同实践教学硬件条件为依托,借助动态模拟仿真和虚拟实验等技术建造网络化交互式实验教学软性平台,完成了多层次不同特征的系统化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基础分析、综合应用、工程设计和技术创新等能力,培养实践性创新人才.  
      关键词: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性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体系   
      100
      |
      407
      |
      2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17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葛广英,孙长勇
      2012, 58(S2): 47-50.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12
      摘要:从电子类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需求出发,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进行综合改革,构建课堂教学、常规实验、课外实践、工业实习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培养模式,创建"三二三"人才培养体系,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密切结合,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教学改革;培养模式;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38
      |
      197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65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张颖
      2012, 58(S2): 51-54.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13
      摘要:对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从教学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学科竞赛体系构建及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等角度出发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践,有效地促进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49
      |
      287
      |
      1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15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周亚同,刘剑飞,池越,张伟
      2012, 58(S2): 55-58.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14
      摘要:结合河北工业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与培养现状,基于多年的培养实践与探索经验,就如何加强工程硕士培养管理、提升培养质量进行简要论述,同时介绍本专业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特色和效果,并分析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以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人关注本专业的建设,这对拓宽本专业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空间、规范培养工作、提高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实践与探索   
      38
      |
      277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68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仇润鹤,刘堂友,倪琳,白恩健,许武军
      2012, 58(S2): 59-62.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15
      摘要:按照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要求,高等学校需紧密结合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改革和改造传统学科和专业的基础上,加强工程型、应用型学科的专业建设,积极探索和研究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2011级起东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行培养,文中对其培养目标、知识体系、基本教学条件、企业培养方案,以及一年来的实践情况进行了介绍和说明.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工程型人才;企业培养方案   
      66
      |
      286
      |
      7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08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肖明明
      2012, 58(S2): 63-66.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16
      摘要:以教育部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结合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根据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和所具备的办学基础,选择性参照实施该计划的模式,提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推进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以赛促学,促教,促改,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特色专业建设;卓越工程师;电子信息工程   
      82
      |
      429
      |
      6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93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于洋,苑玮琦,杨理践
      2012, 58(S2): 67-70.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17
      摘要:在当今通才教育的背景下,普通高等院校定位于本科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电子类应用型技术人才应突出工程意识的培养,从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体系入手,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加强工程性实践课题训练多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工程意识;应用型人才;知识体系   
      36
      |
      154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87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陈虹,黄文恺
      2012, 58(S2): 71-73.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18
      摘要:为了弥补学生在校动手实践机会的缺失,创造机会给学生开展动手实践,广州大学实验中心对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实践创新人才进行了实践探索,开办了科研与竞赛创新班,通过对科研与竞赛创新班的强化培训,使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工程师素养,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就业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本文详细介绍了科研与竞赛创新班在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具体操作步骤.  
      关键词:创新人才;实践教学;科研与竞赛;创新班   
      69
      |
      136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73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专业教学方法

    • 王磊,胡铁乔
      2012, 58(S2): 74-76.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32
      摘要:结合《卫星通信》优质课程建设的具体实践,从教学内容调整、双语教学实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建设,授课实践表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在理解卫星通信基本知识的同时,动手能力和英语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卫星通信;双语教学;教学方法   
      44
      |
      94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205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柯亨玉,谢银波,陈小桥,周立青
      2012, 58(S2): 77-80.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33
      摘要:嵌入式技术涵盖广,内容多,依靠有限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无法让学生掌握全面的嵌入式技术.为培养具有"创造、创新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嵌入式应用型人才,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嵌入式系统课程组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开放式联合实验室,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设立专门的创新学分,将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和各类学科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有机结合,贯穿于嵌入式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嵌入式;第二课堂;开放式;校企合作;创新学分   
      40
      |
      325
      |
      7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80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王孝平,董秀成,谢维成
      2012, 58(S2): 81-84.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34
      摘要:从电气信息类专业高级程序设计实践教学出发,针对学生对高级程序设计学习的畏惧、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实际践行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学习动力的完全激发,学习兴趣的逐步培养,知识点的重点突破,实践上的逐步推进.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教学措施,使电气信息类学生对高级程序设计的掌握,不仅满足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目标,而且能够站在专业发展的角度上重视计算机程序开发语言,充分理解和掌握计算机语言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并在未来的专业学习上践行软硬件均衡设计的理念.  
      关键词:高级程序设计教学;教学探索;教学方法   
      61
      |
      121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99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佘丽,胡顺仁,全晓莉
      2012, 58(S2): 85-88.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35
      摘要:运用实证方法,研究和比较了美国(德州大学泛美分校)和我校(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层次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数据,分析了两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特色,为我国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提出了应用型本科层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应注重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课程设置;电子信息工程   
      61
      |
      227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18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刘超英,成红英,张宪光,吴少斌
      2012, 58(S2): 89-91.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36
      摘要:为解决本科工程教育毕业设计质量下降问题,将学科竞赛活动与毕业设计进行有效对接,一方面可以提早学生投入到毕业设计的时间;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因生师比扩大,毕业设计题目质量不高的问题.  
      关键词:工程教育;学科竞赛;毕业设计;质量   
      48
      |
      245
      |
      9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24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张鸣,李白萍,殷晓虎
      2012, 58(S2): 92-94.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37
      摘要:结合《通信原理》课程的特点,在分析目前通信原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多维教学的具体内容,即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专用软件仿真、典型例题解析和网络教学平台交流等方式进行有机的结合,并以A律13折线编码为例详细说明了多维教学法在《通信原理》课程中的应用.实践表明:该教学方法不但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与形象性,而且可以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从而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通信原理;多维教学;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软件仿真   
      51
      |
      229
      |
      1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35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汪万维
      2012, 58(S2): 95-97.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38
      摘要:分析了目前单片机课程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教学改革方案,目的是培养学生硬件系统设计能力及快速程序开发能力,提高学生利用单片机解决实际生活中一些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创新人才体系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单片机;教学改革;程序开发   
      67
      |
      203
      |
      1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74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毛昕蓉,李荣,张鸣,孙翠珍,李白萍
      2012, 58(S2): 98-100.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39
      摘要:以探究式教学法在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中的实践为例,依据"最近发展区"原理设计课堂探究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统计的结果表明,在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中引入探究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最近发展区;双主体;课堂教学实践   
      96
      |
      159
      |
      1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06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孙淑光
      2012, 58(S2): 101-103.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40
      摘要:分析了卫星导航技术在民航业务中的发展以及应用特点,针对民航行业需求及专业培养目标区别对待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通信专业的学生教学,同时应考虑到民航工作的双语特性,在卫星导航技术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并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键词:行业需求;教学目标;双语教学   
      50
      |
      111
      |
      8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76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王霞,高金雍,刘剑飞
      2012, 58(S2): 104-106.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41
      摘要:针对通信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对河北工业大学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介绍了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满足不同人才培养需求为目标的培养方案改革原则,阐述了基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及创新教育4个层次的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对专业方向设置、课程整合及实践环节的改革思路、内容及实施办法进行了探讨.改革后的培养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现了以人为本、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思想.  
      关键词:通信工程;培养方案;改革   
      56
      |
      255
      |
      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75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高军萍,武睿,刘剑飞,苏彦莽,高金雍
      2012, 58(S2): 107-108.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42
      摘要:针对"独立学院"这一高等教育新型办学模式的需要,对专业基础课《程控交换原理》进行了实践教学改革.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实训项目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就业竞争力得到了提升.  
      关键词:独立学院;程控交换原理;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55
      |
      72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33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马愈昭,许明妍,范懿
      2012, 58(S2): 109-112.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43
      摘要:介绍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课程改革中的3种特色教学手段:将与电磁场、微波有关的物理现象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入电磁场仿真软件以及将课程教学内容与我校民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这3种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不仅使难教难学的理论知识变得简单有趣,为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对教师本人科研与教学的结合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天线;教学方法   
      69
      |
      228
      |
      9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70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李晖,刘笑楠
      2012, 58(S2): 113-116.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44
      摘要: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及方法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传统教学中学生以考试为完成学业的被动学习现象,提出了采用反思式教学模式,并在计算机通信网络课程教学中实践.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应用实例的分析,提出待研究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引领学生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展演、评判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科研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为学生创新精神、独立研究、终身学习、自由表达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应用于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  
      关键词:通信工程;计算机网络;反思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49
      |
      211
      |
      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77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桂珺
      2012, 58(S2): 117-119.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45
      摘要:本文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双语教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肯定了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在国家和学校对双语教学加大重视和投入的大背景下,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教学团队组织、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过程优化及考核方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双语教学的实施方法和改进意见.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过程;考核方式   
      57
      |
      89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03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向倩
      2012, 58(S2): 120-124.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46
      摘要:《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借助音乐对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这一知识点进行了介绍,提出将信号与系统的概念及分析理论与具体的生活实际和工程应用相结合进行讲解的方法.这一方法是创新教学方法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傅立叶级数;音乐   
      35
      |
      275
      |
      7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36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高军萍,张艳,高振斌,王蒙军,贾志成
      2012, 58(S2): 125-126.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47
      摘要:结合本校《通信原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实际,从教学内容的精选、教学顺序的合理安排、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实验教学的分层次设计等方面给出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实验教学   
      79
      |
      129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01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田雨波,张贞凯,李峰
      2012, 58(S2): 127-129.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48
      摘要:《电磁场理论》是电子信息类和电气类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也是微波技术、天线、电磁兼容等后续课程的理论基础.根据该课程难教难学的特点,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给出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希望能够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电磁场;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   
      52
      |
      195
      |
      9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25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胡顺仁,赵红
      2012, 58(S2): 130-132.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49
      摘要:介绍了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认证的功能与作用,结合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对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不利于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明确专业特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高校应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为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能力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工程教育;认证;人才培养   
      61
      |
      676
      |
      19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98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王光艳,姚素芬,张燕
      2012, 58(S2): 133-136.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50
      摘要:总结了引导性笔记在国内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积极作用,以《电路》和《信号与系统》等电类专业基础课教学为例,论证了引导性笔记这种课堂辅助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办法,将引导性笔记纳入课程教学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侧重于工程应用和对元认知问题的解决.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引导性笔记可使学生的预习更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有助于提升课堂笔记的完整性和深度,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课程学习效果.也可以使得教师教学更加系统、有序和高效,具有积极意义和可推广价值.  
      关键词:电类专业基础课;引导性笔记;形成性评价;元认知问题   
      58
      |
      98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89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赵明富,胡新宇,罗彬彬,全晓丽,曹阳,胡顺仁,叶彬强
      2012, 58(S2): 137-141.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19
      摘要:实施"按大类招生"打破了传统专业间的界限,拓宽了学生的专业面,有利于体现"通才与专才相结合.共性和个性相结合.个人发展与行业需求相结合"的现代教育理念.本文提出并实施了"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构建了"多层次、多类别"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以培养方案为根本,辅以实践能力培养补充方案"的培养模式,实现了"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的目标,解决了教学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合不紧密的问题,确保了学生的"多维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多维能力提升;培养模式   
      58
      |
      229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242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仇润鹤,叶建芳,林欣
      2012, 58(S2): 142-144.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20
      摘要:为更好地贯彻培养模式人性化,教学体系层次化,培养途径多元化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东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活动,近几年承担完成了4项上海市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和8项东华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本文结合承担和完成的各类教改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在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方式和手段改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关键词: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   
      90
      |
      207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93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李荣,李白萍
      2012, 58(S2): 145-146.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21
      摘要:《微波与卫星通信》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必修主干专业课,主要讲述微波与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本文首先阐述了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多维立体教学法",分析这种新型教学方法的特点,并将其应用到课程教学中,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微波与卫星通信;多维立体教学法;教学改革   
      60
      |
      104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13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李海军
      2012, 58(S2): 147-150.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22
      摘要:给出了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理解与定位,给出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相关的基本课程,分析了部分特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色之源,提出了构建特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培养方案;校情   
      82
      |
      720
      |
      1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38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韩宝彬,宫锦文,刘雪芳,刘乃安
      2012, 58(S2): 151-152.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23
      摘要:主要研究了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出了任务分解、人员分组,理论结果和测试结果比较分析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简要描述了实施的效果.  
      关键词:通信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41
      |
      152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82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李冬霞,石庆研
      2012, 58(S2): 153-156.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24
      摘要:分析了《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学习中存在诸多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从课程的课堂教学、课后作业以及课程考核等环节探讨了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促进他们主动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后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32
      |
      215
      |
      1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30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张艳,高军萍,高振斌,贾志成,王蒙军
      2012, 58(S2): 157-159.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25
      摘要:结合我学院《通信原理》课程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项目教学在软件仿真和实验箱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案,使实验的设计更加灵活,充分发挥软件仿真和硬件实现的特点,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通信原理实验;项目式教学方法;软件仿真;硬件实现   
      54
      |
      190
      |
      8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78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吴冬梅
      2012, 58(S2): 160-162.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26
      摘要:将研究性教学引入《数字图像处理》课堂教学中,阐述了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设置原则,提出了适合课程特点和学生水平的三类问题或研究主题,以及研究性教学实施的4个主要步骤,并讨论了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数字图像处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34
      |
      237
      |
      2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83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刘洪山,谢家兴,代秋芳
      2012, 58(S2): 163-165.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27
      摘要:通过归纳专业课双语教学在国内实行以来的经验,结合微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经验,提出了开展微电子专业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在实行过程中需要把握的4个问题:以传授专业知识为核心,教学模式必须循序渐进,国外原版优秀教材的取舍,双语教师水平的提高,为微电子专业双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双语教学;微电子;分析   
      63
      |
      77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96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蔡芸
      2012, 58(S2): 166-168.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28
      摘要:结合多年的工程硕士专业课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及信息化平台建设几个方面探索一种基于创新教育的工程硕士专业课教学模式,为如何在研究生专业课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创新教育;工程硕士;教学模式   
      60
      |
      84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79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任辉
      2012, 58(S2): 169-172.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29
      摘要:通过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对比,肯定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势.通过分析信息化环境下公安院校教学模式转型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公安院校应立足自身特点,在严格遵守保密制度的前提下,围绕教员、学员、教学管理体系这3个核心要素,以提高教员信息化执教能力和学员的信息化素养、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为目标,创造性地推广信息化教学模式,为国家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的人民警官.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模式;公安院校;信息化素养   
      36
      |
      190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22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孙明
      2012, 58(S2): 173-176.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30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高交互性好的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特点,阐明了案例式教学的必要性,提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实例阐述了案例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交互性;传统教学法   
      39
      |
      362
      |
      2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21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刘爱,汪瑞雪
      2012, 58(S2): 177-180.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31
      摘要:模拟电子技术是工科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与实践联系紧密,由于课程本身物理概念抽象,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使得学生普遍反映该门课程入门难、学习难.鉴于此本文在介绍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着重提出小课题实验教学,通过简单的实验项目,帮助学生从直观上认识半导体器件,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引导学生入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模拟电子;教学改革;小课题实验教学   
      71
      |
      252
      |
      17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243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代秋芳,刘洪山,代芬,谢家兴,罗霞,赵懿琨
      2012, 58(S2): 181-184.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51
      摘要:针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现状,分析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引入情感教育的措施.实践表明,引入情感教育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磁场与电磁波;情感教育;教学模式;心理规律   
      59
      |
      139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04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郑浩,朱建光
      2012, 58(S2): 185-187.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52
      摘要:电子信息是信息时代的前沿学科,专业英语是电子信息工程本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出了浸入式教学模式,辅以多媒体资料、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多样的考核方式,实现了电子信息专业英语浸入式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浸入式教学   
      63
      |
      244
      |
      6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95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朱建光,郑浩,刘本伟
      2012, 58(S2): 188-190.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53
      摘要:对当前的单片机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单片机教学和课程设计改革的方法,主要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培养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实践表明,通过教学及课程设计的改革,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实际工程能力.  
      关键词: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61
      |
      187
      |
      1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91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田敏,邓红涛,钟福如,张锐敏
      2012, 58(S2): 191-193.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54
      摘要: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新疆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在"加强基础、突出实践、培养素质、面向工程"的基本思想指导下,对通信原理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为学校进一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工程实践;实践教学体系;考核方式   
      52
      |
      123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26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专业实验与实践

    • 钟洪声
      2012, 58(S2): 194-196.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55
      摘要:从人类的认知规律角度出发,讨论了实验对于理论认识的重要性.针对目前大学电路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通过笔者实际教学试验,取得比较明显的教学效果.课程教学已经被全程录制为课件,共计70集,其中穿插大量实验演示内容.  
      关键词:理论课程;电路;教学;实验;认知   
      69
      |
      99
      |
      7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27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张兰,田茂,李晓蓉,龚子平,江爱萍
      2012, 58(S2): 197-200.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56
      摘要:建设高水平的专业实验室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微波射频与天线实验室作为电波传播与天线等专业的专业实验室之一,其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实验室的建设宗旨和总体规划出发,分别阐述了微波技术实验平台、射频实验平台、天线实验平台以及仿真实验平台教界4个实验平台的实验内容及平台的构成,从该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特殊性方面对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建设微波射频与天线实验室的一些思考与实践经验.  
      关键词:微波射频与天线;电波传播与天线;仿真;实验平台   
      122
      |
      279
      |
      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90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赵珂,贾杰,方芳
      2012, 58(S2): 201-203.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57
      摘要: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一个既具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价值的重大课题,也是高校在推进研究生培养中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针对我校研究生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研究生培养模式应从课程教学、创新平台构建及产学研联合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出科研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   
      57
      |
      672
      |
      1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07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王蒙军,刘剑飞,宋涛,郭志涛,徐晓辉
      2012, 58(S2): 204-206.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58
      摘要:校外实习基地是高等学校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是使学生了解企业,走向社会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省属高校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积极意义出发,针对校外生产实习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总结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原则、建设模式、管理经验,加强了实习基地的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了科学规范的管理运行机制,推行校企合作,对省属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技术人才的实验实践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实践教学;管理机制;校企合作   
      67
      |
      204
      |
      7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16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邱菡,朱俊虎,李玉峰,周天阳
      2012, 58(S2): 207-210.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59
      摘要:归纳了实验教学考核模式改革的一些经验,在此基础上,针对《网络攻防技术》课程实验的考核模式进行了改革,设计了网络攻防实验考核测评指标体系,构建了网络攻防实验考核平台,提出了全过程跟踪的实验考核评价方法,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实验教学;考核模式;测评指标体系;考核平台;评价方法   
      54
      |
      391
      |
      27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14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顾奕
      2012, 58(S2): 211-213.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60
      摘要:介绍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指出了各课程之间由于独立授课,知识点相对零散,不容易成体系的问题,提出了开设"综合课程设计"以解决这方面问题;并分析了"综合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与指导教师的要求.通过"综合课程设计"的开设,能使教师和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及前沿研究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好地适应信息行业的最新发展.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综合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创新能力   
      46
      |
      372
      |
      1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39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张开洪,张颖,李伟
      2012, 58(S2): 214-216.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61
      摘要:通过学科竞赛平台建设的研究,探索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在分析学科竞赛平台建设的意义、学科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学科竞赛平台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学科竞赛平台建设的目标、内容、思路与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学科竞赛平台建设的成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引导;学科竞赛   
      35
      |
      1008
      |
      4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96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李阳
      2012, 58(S2): 217-219.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62
      摘要: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积极思维分析能力相对较弱从而造成理工类课程的教学存在一定困难的问题,本文基于可编程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及实验,分析了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的特殊性,探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在其实际教学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提出一种基于实例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学模式;可编程控制技术   
      58
      |
      7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94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章辉
      2012, 58(S2): 220-222.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63
      摘要:交换原理与技术是通信类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针对交换原理与技术的教学问题,提出了问题导向教学法,该教学法将交换原理的知识点总结概括为4类基本教学问题,即技术演进型、基础概念型、标准协议型、时间流程型.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提高了交换原理课的授课质量,学生听课反映效果良好.  
      关键词:交换原理与技术;问题导向;通信;教学   
      40
      |
      86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11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冯青,王续乔,刘海涛
      2012, 58(S2): 223-227.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64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技能、独立思维能力以及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检验教学效果的首要衡量标准.本文针对移动通信课程具有多学科背景、知识更新速度快和实践性强的特点,结合我校优质课建设中的实际经验,主要围绕兴趣牵引、启发思维的教学模式,从教材的选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通过授课实践表明,此种改革方式效果显著,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了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移动通信;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启发式教学   
      70
      |
      230
      |
      1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12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李冬霞,叶倩文
      2012, 58(S2): 228-232.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65
      摘要:在简要介绍循环冗余校验码(CRC)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使用Visual C#编程语言设计CRC码仿真实验系统,具体给出了CRC-8,CRC-16以及CRC-CCITT 3种标准的编码、解码过程;针对差错信道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随机错误和突发错误情况,实验系统仿真CRC码在单比特错误、双比特错误、奇数比特错误以及突发错误等差错信道下的漏检情况,分析并计算CRC码的漏检概率,从而验证CRC码检错性能.  
      关键词:循环冗余校验码;检错性能仿真;漏检概率;Visual C#   
      107
      |
      169
      |
      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28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刘华,卫勇,常若葵,杜艳红,刘源
      2012, 58(S2): 233-235.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66
      摘要:近年来,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为了提升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就业质量,提出了"贝赛(BASI)"实践教学体系.本文重点阐述该体系的构建与特点.该体系的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动手实践的兴趣与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关键词:工程实践;贝赛;综合素质培养   
      53
      |
      85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92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范懿
      2012, 58(S2): 236-238.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67
      摘要:大工程观已成为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大工程观要在教学中通过各门课程加以落实,因此课程改革是核心问题.本文围绕《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介绍了改革的主要思路和内容,突出了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兼顾了民航业发展的需要.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的探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大工程观;高等工程教育;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改革   
      44
      |
      191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99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苑俊英,陈海山,杨智
      2012, 58(S2): 239-243.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68
      摘要:基于企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及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探索了一种实用的依托校企合作培养卓越软件工程师的模式:兼顾学生、学校与企业三方面的需求,以"强能力、以就业为导向"作为核心,依托校企合作共建的实验室与实习基地,采用"2+1+1"的模块化教学模式,逐步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卓越软件工程师.该模式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运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理论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迅速提高,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关键词: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卓越软件工程师;实习基地   
      46
      |
      342
      |
      1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88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张红
      2012, 58(S2): 244-248.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69
      摘要:从学生基本信息(性别、年龄,现有外语水平)、自身学习情况(学习态度,学习的主要困难,学习效果)、学生对专业英语教学的评价、以及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定位四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反映出: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对专业英语普遍不重视,尚未适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学生期待专业英语教师将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训练融入课堂教学中;应更加重视专业英语教学.  
      关键词:专业英语;教学改革;问卷调查   
      61
      |
      315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088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朱辉,刘北水,李晖,刘乃安
      2012, 58(S2): 249-252.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70
      摘要:为满足网络信息安全实验教学的现实需求,充分考虑到仪器设备资源的利用率,本文基于虚拟化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套软硬结合的信息安全综合实验平台,提供满足信息安全专业教学需求的实验环境.其中:硬件作为系统的支撑平台,满足不同实验所需的环境;软件采用虚拟机的方式,集成各种软件环境,方便实验室的维护和建设.基于此平台开发了密码学及其应用、防火墙、入侵检测和漏洞扫描技术等多种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虚拟化;信息安全实验;实践能力   
      87
      |
      260
      |
      17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23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韩萍,吴仁彪,宫峰勋,倪育德,刘瑞华,刘海涛,李海
      2012, 58(S2): 253-256.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71
      摘要:结合现代民航空管领域对通信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设计了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综合改革建设方案,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以及教学管理改革等方面,给出了主干课程体系图,为加强工程教育、突出专业特色,更好地为行业服务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民航;空管;通信工程;专业建设;综合改革   
      82
      |
      22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09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卢丹,王颖,崔铭,倪育德,王健,刁卓铭
      2012, 58(S2): 257-260.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72
      摘要:《导航原理与系统》课程是非常具有民航特色的一门专业课程.由于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设备价格比较昂贵,在教学中学生很难直接接触这些设备,因此本文把MATLAB语言应用到导航原理与系统课程的教学中,利用MATLAB软件实现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的仿真,从而使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陆基无线电导航设备的原理,为学生从事航空电子设备维修工作、技术管理工作和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教学方法;无线电导航系统;航空电子;MATLAB   
      75
      |
      171
      |
      8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236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何炜琨,韩萍,庞勇,冯青,石庆研
      2012, 58(S2): 261-266.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73
      摘要:为了克服《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公式繁杂、理论性强的难点,结合教学实践,将SIMULINK仿真技术引入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它将课程抽象理论以视觉、听觉两种形式直观展示,让学生在丰富的直觉认识基础上理解抽象原理,并对传统理论教学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引导学生以工程应用的视角学习《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工程素养.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教学方法;SIMULINK;工程教育   
      87
      |
      357
      |
      9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00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唐向宏,施永强,李陬,吕庆飞
      2012, 58(S2): 267-270.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74
      摘要:以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为契机,从实验教学平台搭建、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介绍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实践.实践证明,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改革,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验中心;实验课程体系;创新能力   
      100
      |
      88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207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常若葵,刘华,杜艳红
      2012, 58(S2): 271-273.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75
      摘要:为了贯彻测控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训教学理念,本文总结了本校测控专业在电工专题实习方面的探索,通过对最小单片机系统的元器件认知、焊接、调试等过程的训练,培养了学生工程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了实践情感和实践观念,为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素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实训教学;元器件;焊接;调试   
      40
      |
      80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02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成慧,陈有生,张萍
      2012, 58(S2): 274-278.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76
      摘要:数字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针对电子信息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更新的特点,本文探讨了电子信息和通信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以倒立摆小车的理论分析与系统实现为实例,向学生讲述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控制领域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数字信号处理与控制技术的交叉联系,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Z变换是数字信号处理中重要的分析工具,应用Matlab软件,通过分析倒立摆小车的开环系统及反馈闭环系统在Z域内的稳定性,加深学生对Z变换的掌握和应用.以基于嵌入式系统的一级倒立摆小车为实验平台,通过可编程实现小车倒立摆的稳定,让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建立闭环反馈控制的基本概念,并了解数字信号处理与控制技术两个领域间的相互联系.  
      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倒立摆小车;工程实践能力;学科综合能力   
      78
      |
      272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92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陈冠玲,马文新
      2012, 58(S2): 279-281.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77
      摘要:实践性教学是工科院校特别是应用型工科院校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本文结合应用型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经验,详细阐述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于"递进式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归纳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保障措施.实践证明,通过对实践教学的构建,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具有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实践教学;应用型   
      48
      |
      447
      |
      2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29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张利华
      2012, 58(S2): 282-286.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78
      摘要:专业建设是高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培养具备社会适应性、创新性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介绍了华东交通大学以国家轨道交通大发展对电子信息人才的重大需求为切入点,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导引,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设轨道交通特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具体措施.探讨了华东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的总体方案,具体分析了专业建设的思路和原则,设计了具有轨道交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特色培养环节的设置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轨道交通;CDIO;专业建设   
      50
      |
      281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19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陈万培,胡学龙,储诚明
      2012, 58(S2): 287-290.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79
      摘要:自2010年江苏省开展独立学院专业建设抽检工作以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十分重视专业建设工作,并将其作为学院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抓手.广陵学院通信工程专业通过建立一支与独立学院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相协调的师资队伍,注重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独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教学研究   
      45
      |
      6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241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吴韶波,周金和,王勇
      2012, 58(S2): 291-294.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80
      摘要:随着网络视频应用的飞速发展,达芬奇技术作为一种新平台逐渐成为数字视频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针对网络视频传输实时性要求高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基于达芬奇技术的数字视频综合实验设计方案,TMS320DM6467平台具有ARM+DSP双核处理器,能够提高系统性能,缩短开发周期;DSP内核视频数据编码算法选用H.264,大大提高了数据编码效率;ARM核负责控制视频采集以及实时传输通信,便于学生对数字视频应用前沿技术进行探索.  
      关键词:H.264编解码;达芬奇技术;TMS320DM6467;实验设计   
      41
      |
      11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31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 谈振辉
      2012, 58(S2): 2. DOI: 10.14188/j.1671-8836.2012.s2.081
      摘要:<正>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意见》的有关精神,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决定2012年10月13~14日在武汉大学召开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学科与工程类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会议由武汉大学承办。  
        
      47
      |
      2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4140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4-02
    批量引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