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资讯列表页 >
科普小知识 | 红潮登颊醉槟榔
科普小知识 | 红潮登颊醉槟榔
发布时间:2024-07-10
来源:本站

 

 

 

 

 

 

 

 

 

 

 

 

 

 

概述

槟榔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成熟种子,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和截疟等功效。嚼食槟榔后,人往往感到精神兴奋,面颊绯红。

成分

槟榔中蕴含有丰富的天然活性成分,主要为生物碱类(0.3%~0.6%)和酚类(31.1%)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为生物碱类化合物,均与鞣质结合存在。生物碱类化合物中主要含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异去甲基槟榔次碱和去甲基槟榔次碱等。

 

 

 

 

 

 

 

 

 

 

 

 

 

 

 

相关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槟榔具有抗寄生虫、抗氧化、抗结核、抗细菌和真菌、抗炎镇痛、抗过敏、抗缺氧、调节血糖和血脂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尤其对寄生虫病、消化功能紊乱和抑郁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作为传统中药,槟榔从1953年至今被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历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推荐中药(饮片)用药中,槟榔饮片用药频次为7。

但是,有很多研究结果显示,槟榔及其主要成分槟榔碱过量使用时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风险,而关于食用槟榔可能致癌的报道也时有披露,特别是导致口腔癌发生的风险更是令人担忧。这也使得人们过于关注槟榔的危害,而忽视了其长期使用的历史和有益的功效,影响了对槟榔其他功效的深入挖掘。

目前,关于我国槟榔主产地的饮片多组分系统分析尚未见报道。吴娇博士及其团队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ESI-Q-TOF-MS)法对不同主产地槟榔中的4种主要酚类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为槟榔的综合利用和安全用药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技术参考。

 

相关推荐

 

01

槟榔中4种酚类化合物的UPLC-ESI-Q-TOF-MS分析

 

 

END

☑排版 | 熊淑菲

☑ 助理编辑 | 郭春妮

☑审核 | 曹启花 谭辉

 



 

批量引用
0